《儒林外史》的反讽修辞

时长

06:09

《儒林外史》的反讽修辞

介绍了《儒林外史》这部小说里头的两大类人物以后,咱们再用一点时间讲一讲《儒林外史》中的反讽修辞。过去咱们都说《儒林外史》是部讽刺的作品,追溯到中国的古代,讽刺作品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的寓言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达到讽刺文学高峰的,却不能不数《儒林外史》。鲁迅就曾经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在,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非常悠久的讽刺传统。比如《诗经》的“美刺”传统,其意义在于以讽刺的言词针砭现实,所谓“讽一劝百”。鲁迅认为讽刺的目的在于“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意旨也在这点上,所以闲斋老人认为《儒林外史》可以起到如下的功能:“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金和也认为作者的“苦心”在于“警世”。的确,“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儒林外史》对儒林的无情的嘲讽实际上是出于有情的挽救的,这就构成了小说讽刺艺术独特的意蕴深厚的反讽修辞。

就是讽刺不是一味的批判,一味的反对,一味的摒弃,不是,它是充满感情的,充满理想的、充满追求的。所以《儒林外史》反讽修辞的精髓,在“秉持公心”这四个字上。鲁迅从讽刺的意义考察《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就认为“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旨微就是旨去非常的微妙,需要你去仔细的体会,深入的考察,那么语婉就是用语非常的委婉,不直说,不直接的批评或者直接的赞颂,而是站在非常客观的甚至带点无动于衷的这样一点情感来进行客观的描写。

“秉持公心”是反讽修辞的精髓。这是首先体现在《儒林外史》明确地以真实作为讽刺的生命。闲斋老人在解释书名的时候就说过:“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中国古代的历史传写有个优良的传统,就是以真实为生命,《儒林外史》就自觉地继承了古代史学的深远的传统,遵循那种“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虚空传响,清浊毕闻”的那种叙事原则,努力的做到诙谐的讽刺和严肃的写实高度的统一,塑造了一批内涵非常丰富的人物形象。咱们刚才分析的人物形象内涵都非常丰富。秉持公心的这种精髓,《儒林外史》运用讽刺手法的时候,能够掌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物,做不同程度的讽刺。比如说对南昌太守王惠、高要县汤知县等贪官污吏,严监生、严贡生等土豪劣绅,小说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严厉的鞭挞;那么对周进、马二先生这样迂腐的儒生,小说则既有讽刺,又有同情;如此等等。当然小说的讽刺往往还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例如,对范进,在他还没有中举之前,小说对他的同情是多于讽刺;而在他中举之后,小说就对他投以辛辣的讽刺了。同样的,像咱们前头讲述的匡超人的形象也是这样的,写匡超人早期的行为的时候,更多的是同情,甚至包含着某些赞许,但写着写着对他的讽刺甚至是批判,就越来越尖锐了。

(本视频为原创,

(0)

相关推荐

  • 张一帆 | 跨进“新生”的“第一步”——重读《伤逝》

    <伤逝>连环画插图(姚有信作) 编者按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向称难解的一篇,尤其对涓生形象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张一帆博士尝试贴近涓生自身的思想逻辑,指出涓生通过"手 ...

  • 【名家新作】李建军《陈忠实的蝶变》出版——满足人们进一步了解陈忠实及其作品的文化需要

    李建军<陈忠实的蝶变>出版 微风轩书香(魏锋 播报)日前,著名评论家李建军著<陈忠实的蝶变>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 去年四月,陈忠实溘然长逝,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悼念 ...

  • 谭德晶:解剖红楼梦这只大西瓜——析红楼梦的主题构成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表述,例如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理论,认为红楼梦通过说明人生苦难的不可避免,表现了一种"解脱"的主题,其相关表述为:"<红楼梦>一书, ...

  • 作文素材 | 鲁迅、陈独秀、茅盾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如果你不相信   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   放纵肯定更不是   廖一梅 <悲观主义的花朵> 嗨,晚上好呀! 刚刚过去的五一,大家都去哪里嗨皮了呢,经历了前两年假期出游的人山人海之后, ...

  • 沈从文小说《医生》的叙事与修辞

    在1934年出版的<从文自传>中,沈从文对自己早年的生活轨迹作了细致的梳理.关于军旅行役的经历,<清乡所见>一篇曾记述一件惊世骇俗的见闻: --另外一件是个商会会长年纪极轻的女 ...

  • 每日荐书20201211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讽刺手法高 ...

  • 『古典小说』儒林外史

    朝代:清朝|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q ...

  • 清朝历史人物——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

  • 《儒林外史》

    文/肖旭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出生于康熙后期,主要创作活动是在雍正.乾隆初期.他生长在一个官僚的家庭里,却又经历了顿入困境的过程.2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他更 ...

  •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

    文/肖旭 <儒林外史>的结构独具特点.全书没有贯穿人物和主要事件,却有整体的布局,作者安排了楔子和尾声,开始介绍王冕,结尾描写四个市井奇人,互相映衬,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反对科举制思想 ...

  •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探窥 ——兼析范进艺术形象

    文/肖旭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 ...

  • 《儒林外史》的版本

    <儒林外史>的版本 嘉庆八年以后,<儒林外史>有多种版本流传,主要的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艺古堂刻本和清江浦注礼阁刻本,嘉庆.咸丰年间苏州潘世恩的抄本,咸丰.同治年间黄小 ...

  •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

    课件分析 知识要点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贯穿全文,全书的思想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科举制度及儒林人士的严峻批判和辛辣讽刺:一是对理想社会和道德楷 ...

  • 中考语文名著《儒林外史》知识点汇总(附习题)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 ...

  • 彻底闹僵!前国脚执鞭中甲争议不止 弃用大牌球星遭自家球迷反讽

    日前,四川九牛队老将汪嵩成为了中国足坛焦点人物.他先是发文称,球队主教练李毅没有让自己随队前往赛区参加新赛季的中甲联赛.然后四川全兴球迷会又为此发布海报声援汪嵩,海报中写到:"天黑不怕,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