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民工之魂
民工之魂
一
冬寒春暖,本是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但在“蛇”、“马”交替的春节节点,却打破了常规。从风和日丽,气温高达摄氏27度的冬末,变为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气温降至冰点,连续五、六天的初春,竟然形成如此寒暖反差,实属罕见!而春节后要急于出门的民工,或被迫待时而定,或滞留在半路,或在半路绕道而行。总之,他(她)们并未被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所吓倒,依然精神抖擞,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道路,风尘仆仆,直驱目的地,为自己更美好的生活、也为祖国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而义无反顾——这就是民工之魂!
二
“马”不停蹄,“羊”眉吐气。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好不容易回家过个年,家里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尚未吃个够,家人那情真真、意切切的话语还没唠个完,又匆匆回厂来了。为了赚钱,使家庭渐渐富裕,使在家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们,能生活得好,使家里的居住条件能与政府要求同步,还是匆匆些好。作为民工总希望新年图个早进厂早赚钱。其实,谁不想呆在家里尽享天伦之乐呢?即便在家月收入能有一、二千元,也不至于在外四处奔波,赚四、五千,拟或更多啊!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地域之差,促使打工仔千里迢迢,离别故土去拼搏吧。毋庸置疑,在离家时的那一刻,留下上有老下有小而恋恋不舍的情景,谁能忍心!还有那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石阶小道、牛羊鸡鸭、泥墙木壁、炊烟袅袅、锅灶盘碗、亲情乡音,无不历历在目、萦绕脑海!既来之则安之,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赚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与家人的生活条件,也客观上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使得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喜气洋洋,这就是一个民工的“中国精神”!
三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站在改革的潮头,每年民工潮接踵而至。我家居住于城乡接壤处,为添家庭收入,将一楼闲置房出租给外来民工——来自江西的一家人。
一天清晨,我掀开窗帘,打开窗户,俯瞰一楼道坛,一组生动且独特的画面进入了我的视线:租客的女当家在洗涮着一大盆全家人的衣裳,当家的丈夫一只手拿着水龙头软管放水,另一只手将放出的水抹着自己惺忪的眼睛和脸庞,而后再用干毛巾一擦,算是洗脸了;而水正好流入女当家洗涮衣裳的大盆;当一家五口大人(一个未到两岁的小孩不算),重复着同样的程序,将水毫无浪费地流入大盆后,待女当家将全家人衣服洗毕,最后的脏水倒入塑料桶内,还要再冲卫生间马桶呢!
夜晚,我散步回来,踏进一楼租客正门,仔细观察:租客一家六口,女当家夫妻俩、大儿子夫妻俩、二儿子、小孙女,租住的空间面积也就16平米左右,铺设了两张简易床:一张上下铺铁床,一米二宽,靠楼梯隔墙横铺,下铺睡着大儿子夫妻俩,用布帘遮挂,上铺放着全家人的家什;另一张是老式的俩靠背木床(是本家提供的),也一米二宽,顺坐北朝南屋向靠前大门而竖铺,睡着老夫妻俩、二儿子、小孙女四人;谁也想不到,四人一床竟横向而睡!各人头顶隔壁中墙,脚朝东面裸露。而两床中间仅放着一台风力不大的电风台扇,大热天时,摇头共享。
一次,租客女当家与我们一起在巷弄里乘凉,我跟她聊天。她说,她今年46岁(怎么看也有50开外了),他们是江西上饶山沟里的人,全家在温州打工多年。在皮鞋厂务工,鞋厂忙时,能赚到一些钱,闲时也就糊口而已。我问:你们忙时,每人月工资能得多少?她说:每人每月也就五六千吧,全家四人赚钱,当家的我带着小孙女,做做饭、洗洗衣服、买买菜,也够忙活的了。我还问她:你们在外这么节省,这么精打细算,还是能赚到不少钱的吧?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在这里赚钱,省吃俭用,才剩些钱带回家造新房、结婚生子,建立幸福之家,与国家同步前行啊!她还说:其实,现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并不差于你们这里,我们有独家独院的新房住,有更宽敞平坦的大马路,有更为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
是的!而今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越来越得人心,坚信全国人民必将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奔头。因为举国四海为家,民工们始终有一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中国精神”在激励着他们阔步前进!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真名:林春国
笔名:平屹
浙江温州人,喜欢:独坐窗台下,静品香茗茶,关心人间事,自乐自潇洒。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