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日报:“垃圾基因”调节生物钟;3D图像中显示活细胞分子
1,李丹/刘聪合作阐释hnRNPA1致病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及在渐冻人症中的作用
来源:BioArt
PY-NLS在Kapβ2复合体中以及hnRNPA1 LCD淀粉样纤维中的结构分析
李丹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交叉中心刘聪课题组合作,发现hnRNPA1通过液-固相转化形成高度稳定且具有显著细胞毒性的不可逆淀粉样纤维聚集体,进一步通过低温冷冻电镜解析致病纤维聚集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并阐释其液-固相转化的分子机制。本项工作还加深了对Kapβ2阻遏致病淀粉样聚集机理的理解,为渐冻人症疾病的药物设计与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于2021年1月11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题为:The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mediates hnRNPA1 amyloid fibril formation revealed by cryoEM structure。
阅读链接:
李丹/刘聪合作阐释hnRNPA1致病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及在渐冻人症中的作用
2,Nature Biotechnology:首次在纳米级3D图像中显示活细胞分子
来源:奇物论
阐明细胞内细胞器和分子的体积结构需要在所有三个维度上具有足够高的空间分辨率。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kIlaria Testa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3D、平行、可逆、可饱和/可切换的光学荧光跃迁(3D pRESOLFT)显微镜,其能够在整个活细胞中提供低于80 nm的3D分辨率。通过具有干扰图案的高度平行图像采集,研究人员实现了大视野(约40×40 µm2)的快速(1-2 Hz)采集,从而创建了3D限制且等距间隔的强度最小值阵列。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可切换的荧光蛋白可逆地转换为暗态,从而实现了有针对性的3D荧光限制。研究人员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可塑性期间,可视化了活细胞中细胞器的3D组织和动态以及突触的体积结构变化。
阅读链接:
Nature Biotechnology:首次在纳米级3D图像中显示活细胞分子
3,【PNAS】“垃圾基因”竟然是个宝!调节着你的生物钟
来源:转化医学网
昼夜节律,不仅在理解睡眠方面,而且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中也很重要。被标记为“垃圾基因”的miRNA,通过从信使RNA产生蛋白质的转录机制来影响基因表达。了解miRNA如何调节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生物钟可能会揭示新的治疗方法。
一项新的基于细胞的全基因组研究确定了一组miRNA(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构成了负责昼夜节律的时钟基因的新调节层。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标题为“A genome-wide microRNA screen identifies the microRNA-183/96/182 cluster as a modulator of circadian rhythms”。
阅读链接:
4,大脑发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变化的情况下,记忆仍可得以保留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突出的语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恶化。大约40%的患者有潜在的阿尔茨海默病。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患有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的人可能不会出现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问题。这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上。
研究包括17名患有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PPA的患者。他们与14名患有典型阿尔茨海默病并伴有记忆丧失的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PPA患者的斑块和缠结的数量与典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斑块和缠结的数量相似。但PPA患者脑萎缩的左脑不对称和ApoE4和TDP-43脑蛋白的低发生率被认为是这一罕见类型的阿尔茨海默病保存记忆的潜在因素。
阅读链接:
5,最新研究发现,弓形虫感染可能会增加大脑恶性肿瘤风险
来源:生物世界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能够感染并潜伏在大脑细胞中,形成弓形虫囊肿。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医生开始认识到如果女性在怀孕期间被弓形虫感染,可能会导致婴儿生病,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失明、智力发育迟缓,甚至严重的脑损伤或死亡。
1月12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项题为: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adult glioma in two prospective studi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与神经胶质瘤(一种大脑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有关。
6,国内失独父母PTS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