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市镇云台山探访记
△马鞍山与云台山(向家舟摄)
云台山与马鞍山,湖北长阳东南部的两座高山、名山。两山并峙,云台山在东而地狭,马鞍山在西而地广。马鞍峰高,云台稍低。但是,“非云台不能见马鞍山之高,非马鞍不能见云台山之秀。”(道光《长阳县志》)两座唇齿相依的高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只是长阳人知道马鞍山的多,听闻云台山的少。
△从高家岭远望云台山(向家舟摄)
其实云台山的名字,在长阳地方古籍中不止一次出现。早在266年前的清代乾隆十九年,云台山就被记载在当时编修的《长阳县志》中。这部县志同时记载:“云台山南有一煤洞,深数百丈。当年掘煤,今不敢入。”这说明云台山的采煤历史,比马鞍山更为久远。另据1982年的《长阳县地名志》,清代时,山顶曾建有云台观。其实很多长阳人也不止一次在山下远眺过云台山。从龙五一级公路边的芦溪河边向西望去,云台顶峰独耸,山顶平整,雄踞长阳东南方。按照古代堪舆家的观点和现代地理科学而论,今天磨市镇磨市、玉宝、芦溪、三口堰等村,以及宜都市五眼泉乡境内的一些小山丘陵,均是发脉于云台山。这些见闻都表明,云台山其实也是一座历史地理名山,值得一观。
△民国九年西关外《覃氏族谱》中的云台山图。
2020年5月17日,我携手两位友人,从长阳县城出发,花了一天的时间对云台山进行了考察,见识了山上山下好风光,考察了山上的古道和山顶的云台观遗址。
△云台山北麓的小营头自然村(向家舟摄)
出发前,经文友刘新平先生介绍,我向曾经居住云台山南麓峰山村的梅月生先生请教了上山的路线。梅先生说,云台山顶属玉宝村管辖,登山的路径大约三条:第一条路,是由峰山村的猴子洞湾步行,经玉宝村漂湾登顶。第二条路,是由峰山村的大泉(贤)溪的乡村公路,经水沟煤矿和玉宝村黄家墩,再改小路登顶。第三条路,由救师口村的小营头乡村公路,可直达云台山北麓半山(属玉宝村),再走小路登顶。我们考虑从县城方向过来,第三条路可能更适合,因此选择了这条路线。第二条路的路口,后来我们在山顶云台观和尚坟处见到了,听说还能通行。第一条路,在考察结束原路返回的途中听玉宝村民张昌富讲,现在已经荒废难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由云台山北麓登山的起点(向家舟摄)
当天一早,我们租用一辆面包车从县城出发,约40分钟后抵达了磨市镇集镇救师口西街头,由小营头沿着乡村公路,向云台山北坡驶去。小营头,是救师口村的一个自然村,与马鞍山村的大营头隔和尚山相对。在磨市当地的传说中,大、小营头和马鞍山,都与“猇亭之战”时刘备军队驻军设营有关。
过了小营头,是一个名叫白马洞的自然村。在即将爬坡的公路边,有一个高约3米,宽约1.5米,深约数十米的洞穴,人们叫它“白马洞”,白马洞村名也因此而来。据《长阳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古代有一匹白色的骏马进洞饮水未出,被人们奉为神马。这就是白马洞的由来。由于我们登山心切,并没有在此停留,入洞一探究竟。
△云台山北麓登山起点(向家舟摄)
汽车驶过蜡树坡,水泥硬化路到了尽头。这里的海拔435米,正好是云台山北麓的半山腰,距离云台顶峰还有约400米高程。公路边的油菜地里,农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紧张收割着成熟的油菜,丝毫没有注意到我们这群访客的到来。一位步履匆忙,似乎是赶往地里的中年妇女向我们走来。我向她询问:云台山顶怎么去?农妇一边赶路,一边告诉我们:车子只能开到这里,从前面不远处上山。至于“不远处”是多远,这位妇女没来得及明说,我也占了大意认为不必详问。
△云台山北坡上人去楼空的土房(向家舟摄)
但接下来的一段旅程证明:由于我们没有问清登山的捷径,导致我们错过了上山的路口,走错了方向,绕到了山脊西侧。我们只好将错就错,颇费周折,走了很多计划外的路程。在穿过一面荆棘丛生的陡坡,经过一座废弃的民房,穿过一片被灌木丛掩映的墓地之后,我们终于踏上了通往云台山顶的正路。
△云台山北坡半山俯瞰山下(向家舟摄)
此时,距我们到达路下不远处的村庄已有了1个小时,日头已高。这条沿着山脊和两侧缓坡修建的小路,从路面留下的脚印看应该常有人走。站在路上环顾四周,视野非常开阔。
△云台山北坡半山俯瞰山下(向家舟摄)
大清早经过的小营头,在我们的眼中已变得跟眼前的树木一般大小。向西北方向望去,清江隔河岩库区花桥水域清晰可见。正北方向,远处县城后山、江南的将军岭等大山,近处的多宝寺村和救师口村的小山,如一层层横置的画屏,排闼送青来。山下东北方向、驻马溪边雄峻的二墩坡,此刻也变成了一只“小绵羊”,蜷缩依偎在云台山的怀抱中。一阵阵清风徐徐吹来,站在这里,我们有种良辰美景、置身世外之感。
△云台山上的奇石(向家舟摄)
路边的奇石层出不穷。有一座面积约8平方米的天然石台,微微斜立于路边,台面如经过人工切割打磨般平整,酷似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晒经台”。最奇特的是,石台中间断裂成缝,其间还夹着一个哨子状的奇石。石台周围,生长着一棵棵、一片片嫩绿的黄荆树。黄荆树的枝叶,是发酵豆瓣(制作豆瓣酱的原料)的材料,是舌尖上的记忆,蕴含了40万长阳人的乡愁。而另一处石台则俯卧在一处已经退耕的田地中,平整的石面上呈现着一道又一道、连绵不断的波纹,让人不禁深思这是否是“沧海变桑田”的杰作。
△通往云台山顶的路边,生长着许多黄荆树。(向家舟摄)
沿着这条小路走了100来米,云台山的数座山峰比先前更近了许多。此时,上山的路由一条独路分成了东(左)、西(右)两条,不知哪一条可以通往顶峰?犹豫过后,我们决定先走东路。
△被荆棘灌木掩盖的东路山坡(向家舟摄)
东路所在的山坡,几十年前应该是一片农田。现在已经退耕,荒芜的田间生长着许多野生核桃树,除此之外,多是一些荆棘杂木。站在东路所在的山坡,视野变得比先前更加开阔。站在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磨市镇北部,就连东北方向长江上的船只,正东方向宜都市区陆城的一角也清晰可辨。
△云台山上可远望梁山(向家舟摄)
从东南方向望去,鄂西著名的梁山北麓也尽收眼帘。我拿起望远镜向梁山山顶看去,梁山尖上的楼台直接云天,气势恢宏。看来梁山的壮美确实名不虚传,而“这山望见那山高”这句话更是颇有道理。
△云台山第二座山峰峰顶(向家舟摄)
大约爬坡行进500米,我们抵达了云台山东侧山峰下的岩脚,此时的野路已全然无踪。我们只好顺着岩脚下的陡坡,借助着坡上零星生长的树木枝干,向上攀爬。不一会,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从东数云台山第二座山峰。云台山的主峰就紧挨着这座山峰。我们坐在第二座山峰脊背上向西望去,云台山主峰高出周边群峰,素削如壁,方正如台,峰顶宽广,这与旧县志中对它的描述是完全一致的,也极有可能正是昔日云台观的庙址所在。我们小心翼翼地在峰脊上穿行,试图从这个山峰爬上主峰。但遗憾的是,因为极为险峻,前人并未在这边开辟路径。我们只能选择原路返回,退回岔路口,试试从西路登顶。
△通往云台山主峰的西路岩湾(向家舟摄)
下午1点20分,我们回到岔路口,匆匆吃过几口干粮后,沿着西路再次向主峰进发。与东路荆棘丛生、陡峭难行不同,这条路明显宽阔易行。走过一段约500米斜上的坡路,我们绕到了主峰北侧的岩下山湾。
△云台山古道(向家舟摄)
这时,一条沿着岩湾蜿蜒上岩的台阶石路出现在我们眼前。按照常识判断,这应该就是昔日登顶的古路。岩湾里,翠竹丛生,岩泉流淌,山风吹拂。此情此景,将我们半天来寻路的郁闷和登顶失败的苦闷一扫而光。
△坳口(向家舟摄)
这条古道果然直通顶峰。20分钟后,一个坳口出现在眼前。过了坳口,有一块面积约2亩的平地。
△古松树(向家舟摄)
平地上,屹立着一棵高达20多米,树冠面积10余平方米的古松树,似乎昭示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在这棵古松树下,我们发现了一座古墓,一方圆顶方身的墓碑扑倒于墓前。是什么人会被埋葬在这个远离村庄的地方呢?按照相关史料记载,云台观曾建于主峰。这座坟墓已距主峰不远,会不会是昔日在此住居僧侣的墓葬呢?
△仁海老和尚墓碑(向家舟摄)
我们三人小心翼翼地用木棍将碑从泥土中翻出。我用随身携带的抹布和喷壶,将碑面擦拭清理干净,石碑上的文字慢慢呈现出来。碑文为楷书。碑额文字为“寿藏”。中榜上,书刻着“圆寂师上仁下海老和尚墓”11个字。碑右部,自上而下,数行小字,简要叙述了墓主的生平:“周氏子,生于同治拾年壬申岁七月十九日亥时,受生宜都右第艾家庄土地人氏,享年〔寿数空缺〕岁。”碑左部,自上而下,为:“中华民国十九年庚午岁吉月吉日。”可见此墓确实是一座和尚墓,墓主人法名仁海,宜都人,生前是云台观的僧人。这座碑,应该是他的弟子在其生前(或临终前)刻好的。
△和尚墓通往云台山主峰的台阶(向家舟摄)
看完老和尚墓墓碑,我们由此东折,登临云台主峰。古松树旁一条长达100多米的上坡石台阶指引着我们前行。
△云台山主峰顶坪局部(向家舟摄)
台阶尽头,一个占地约5亩、荒草杂树丛生的大坪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就是云台山的主峰,海拔约833米。
△电视差转站遗址(向家舟摄)
坪中东部,出现了一栋破败无屋顶的房子,墙面上有用白色油漆书写的“电视差转站”五个大字,表明在很多年前这里还有一家基层事业单位。
△云台山主峰上的老砖、残碑(向家舟摄)
从房屋墙壁裸露的青砖、屋前屋后草丛中散落的灰瓦来看,这家电视差转站就是利用旧时云台观的建筑材料改建而成的。在坪中,我们还发现了两块石碑的残石,从文字看,是昔日捐资修庙的功德碑。
△《章氏族谱》中《廷选子孙茔图》上的云台山和云台观形象
据1982年《长阳地名志》记载,云台观被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大约一些记载此观历史信息的碑刻也随之被毁。因此,该观究竟建于何时、供奉何神、建筑规模,都难以考证。但清代光绪四年《章氏族谱》中,曾绘有云台观的地形和庙貌,可以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云台山上向东北方向俯望(向家舟摄)
长阳昔日的寺观,大多都像云台观这样建在高山险峰之上。但从占地和形胜而言,很多寺观并不能与这座云台观同日而语。遥想一百年前,这座庙宇尚未荒芜,崖边的树木也没有现在这样茂盛。当时的人们,在登山礼佛之余,驻足庙前,听晨钟暮鼓,览两江(清江、长江)山水,该是何等的意趣,何等的旷达。
△形似黄山迎客松的古松树(向家舟摄)
从顶峰下来,我们又爬上了和尚坟西侧的小山峰。山峰上的古松树,比和尚坟那里更多。有一株形似黄山迎客松的古松,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从迎客松枝叶缝隙间往山下俯瞰,屋舍俨然、良田阡陌的峰山村纳入眼底。
△紧邻云台山的马鞍山东侧山峰(向家舟摄)
放眼南望,乌钵池村的香圣观和大堰乡的柳垭,层层山峦叠翠。站在山包上西望,马鞍山如一条巨龙向云台奔来。旧志中说:“非云台不能见马鞍山之高”,非常客观而有见地。
△黄昏时分的云台山(向家舟摄于小营头)
日影西斜,我们踩着落日的余晖,向云台山挥手作别。这一天的旅程,我们既有探路的惶恐、迷路的困惑,更有追寻的乐趣、达成的愉悦。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通过这次旅行,对我这句话有了更深的领悟。在登顶的途中,如果没有走错路的“乌龙”事件,我们又怎能更多发现云台山山里山外的魅力呢?
△从芦溪村远望云台山(向家舟摄)
△云台山上远望芦溪等村(向家舟摄)
据说,云台山以及相邻的马鞍山真正的魅力还在于云雨天气。对此,道光《长阳县志》进行了美好浪漫的描述:“每将雨时,浓云晓雾,覆盖二山之上。自宜都西关望之,云峰、山峰相杂莫辨,流丹染青,蔚然天表。”喜欢云台山的朋友,不妨抽空登山访古寻幽,也不妨在雨后初晴或晴后初雨的日子,在远方静观山上云卷云舒,全面感受它的魅力,找到生活的美好。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