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这些动物我也就遇到了一百次吧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蔡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景观复杂:有草甸、雪山、沙漠、湖泊、草原、森林、农田……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孕育了各种奇特的动物。其中有一类动物,你能看到影子,但不一定看清楚容貌,这类动物就是蜥蜴。
如果从四川盆地出发,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蜥蜴,几乎遍布各地。下面这些就是最容易见到的!
飞檐走壁的游龙
如果你在夏天去成都旅游,可能会在墙上、亭子屋檐下,看到成都市区内最常见的小游龙:蹼趾壁虎(Gekko subpalmatus)。
△蹼趾壁虎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蹼趾壁虎是蜥蜴的一种,和其他壁虎一样,有“吸盘”,其实是攀瓣。壁虎的攀瓣有许多微细的刚毛凑在一起,刚毛的顶端还有更细的纳米级别的毛针状的结构。有了这种非常微细的结构,壁虎们就可以通过范德华力和接触物吸附在一起,轻而易举地在垂直光滑物体的表面攀爬。加之壁虎的大眼睛具有很厉害的夜视功能,能在微弱的光线中发现活动的昆虫,让它成为了科技界多年来尝试破译和模仿的超级生物。
△壁虎的脚掌和攀瓣
图片来源:habr.com
蹼趾壁虎是四川分布最广的壁虎,它们的分布区从华东一直到四川盆地和周边的丘陵。石壁上、土坎上、建筑物墙壁上都可能有它们的踪影,算是最适应四川都市生活的爬行动物之一。不过最新研究可能会把四川盆地及周边的这种“蹼趾壁虎”列为新种。
除了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地区的蹼趾壁虎之外,向南走穿越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在凉山州的西昌周边和攀枝花,你还可能看到其他壁虎:中国壁虎(Gekko chinensis)、粗疣壁虎(Gekko scabridus)和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等。
△中国壁虎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见首不见尾的土地公
逛完了成都市区,去周边的农家乐或者丘陵景区去体验成都人周末休闲,也是不错的选择。不那么热的上午,漫步在乡村小道,脚底草丛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如果你回头寻找,就可能在脚底不远处看到一个灰黑色的影子一闪而过。这不是你的幻觉,而可能是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
四川不少地方把铜蜓蜥这类的动物叫做“脚蛇子”或者“四脚蛇”,动物学家把这类动物叫做石龙子。它们是地栖的蜥蜴,经常出没在石缝、土堆附近,擅长捕捉昆虫。
铜蜓蜥是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地栖爬行动物的代表,也是优势物种,在维护生态系统正常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铜蜓蜥的速度和气温息息相关。气温低点的上午,它们开始出洞晒太阳暖和身子,或者等待昆虫出现。这时候它们并不敏捷,你可以近距离观察。
铜蜓蜥的皮肤很光滑,在阳光下,不同的角度闪耀着不同的金属光泽,有时候是铜绿色,有时候是铜黄色。铜蜓蜥和其他石龙子、壁虎一样,遇到敌害,会自动折断尾巴。折断的尾巴会不停摆动,迷惑吓退敌人,真身就迅速逃跑,留下敌人在风中凌乱。
△铜蜓蜥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除此之外,一路向西,你还可能碰到其他石龙子类。
有粗壮的石龙子,如:盆地北边、西边和南边的蓝尾石龙子(Plestiodon elegans),在大相岭以南个头大的中国石龙子(Plestiodon chinensis),在盆地以北的黄纹石龙子(Plestiodon capito),四川特有的生活在川西干旱河谷里的大渡石龙子(Plestiodon tunganus)。它们的幼体有漂亮的蓝色尾巴。
还有细长的滑蜥,如:适应川西高海拔的康定滑蜥(Scincella potanini),生活在川南的长肢滑蜥(Scincella doriae)、南滑蜥(Scincella reevesii ),生活在盆地北边的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
△钻到花盆里的康定滑蜥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悬崖峭壁的攀登者
从成都出发去青藏高原,经过植被繁茂潮湿多雨的华西雨屏,翻越一些高山后,植被和气候就有点不一样了。再往高处走,就是横断山脉的各条干旱河谷,比如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怒江的干旱河谷。这里的干旱河谷多为高山深谷,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气候比周边区域热而且少雨,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山谷里经常可以看到风化堆积的石块,山谷植被稀疏,不过仙人掌和剑麻倒是长得不错。
在河谷间漫步行走,在你体验羌藏交汇区域的茶马古道,追思当年红军经历千辛万苦翻越雪山和草地的时候,脚下哗啦啦响起,那一般就是铜蜓蜥或者苗条的滑蜥,运气好的话可能看到大渡石龙子。
不过,眼前石坡上攀爬的忽闪而过的东西又是什么呢?这不是别的,是爬坡技艺高超的攀蜥。
△草绿攀蜥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攀蜥脖子后面有一些鬣鳞,有点朋克。它们的趾头比石龙子长一点,也粗一点。爪子像迷你版的鹰爪。靠着精巧的爪子和有力的四肢,它们能抠住石头或者树枝上微小的突起,迅速移动。它们能跳跃,能奔跑,是干旱河谷中少有的捕食昆虫的动物。
春末夏初是攀蜥躁动的季节,它们开始谈婚论嫁。雄性蜥蜴不停地点头,显示彩色的喉褶,吸引雌性注意。不同的攀蜥喉褶颜色也各有不同,白色、绿色、黄色、橙色。
这些河谷是攀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之一,河谷里的攀蜥不少是全国特有。各条干旱河谷有各自独特的形成历史,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攀蜥也形成了不同的种,如:岷江上游的汶川攀蜥(Diplodermazhaoermii),大渡河上游的草绿攀蜥(Diplodermaflaviceps),川南攀枝花的裸耳攀蜥(Diplodermadymondi),金沙江上游的巴塘攀蜥(Diploderma batangense)等。也有一些不是河谷物种,如秦岭区域的米仓山攀蜥(Diploderma micangshanense),盆地低海拔长江支流附近的丽纹攀蜥(Diploderma splendidum),川西丘陵低山区域的四川攀蜥(Diploderma szechwanensis )和攀枝花的山地攀蜥(Diploderma swild)。
△丽纹攀蜥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沙地里的小和尚
如果你想上高原,那么若尔盖值得一去。那边有国内最美的草原,若尔盖湿地让这片草原保持着长时间的绿色。草原中,还有团团沙丘。沙丘以古河道为中心,同草地和沼泽镶嵌分布,位置则在十几万年的历史中不断变化。
当你走近沙丘时会发现,沙地上有一串串的小脚印,脚印中间,还有一条细线。脚印的前面,就是一个小光头,趴在沙地上像沙雕一样看着你。等你走近,它们又巴拉巴拉跑到前面去。无论你怎么追赶,它们几乎不离开沙地。
这些小光头就是沙丘特殊的主人——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它们的祖先来自青海,在若尔盖草原这里,经历了几十万年,形成了这片草地独特的种群:青海沙蜥红原亚种。
△青海沙蜥
图片来源:吴亚勇拍摄
和其他沙蜥一样,青海沙蜥脑袋圆不溜秋的,被粗糙的鳞片覆盖,就像一个小小的光头。它们风餐露宿,最爱的就是沙地,从出生到死亡几乎不离开沙地半步。沙蜥有非常适合在沙地行走的脚,稍微有点长的脚趾下,鳞片特化成长条状,就像毛刷子。“毛刷子”配合着爪子,支持它们在沙地上健步如飞。沙子般的保护色,防止被天上的鸟给看见。如果你待着不动长时间观察,就会发现沙蜥会时不时卷起尾巴,或者晃动尾巴,这是它们之间交流的信号。
△青海沙蜥
图片来源:吴亚勇拍摄
在高原,除了青海沙蜥,还可以看到西藏沙蜥(Phrynocephalus theobaldi )、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贵德沙蜥(Phrynocephalus putjatai)等等。
△西藏沙蜥
图片来源:蔡波拍摄
各式各样的蜥蜴,占据了高原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它们和栖息地的生态系统之间磨合了百万年,和其他物种一起维持着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不过,随着城市园林和农村耕地的精细化管理,除草剂、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曾经数量多很常见的蜥蜴,如蹼趾壁虎、铜蜓蜥等等,近几年来,就没那么多了。反而是一些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和老旧小区中,还存有不少。希望它们能世代存活下去。
本文来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重大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课题”(课题号:2019QZKK05010503)。
注:文中拉丁名均为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