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一部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和错误,听我细细说来(1)

周建理 本能系统医学论 今天

来自:蒲公英

导读:2020版药典其他部分据说起草的都很好,唯有这第一部(中药部分),起草的是错误连篇,千疮百孔。

最近有人传是药典委领导说了,这些都是历史的原因,是古代人对中药搞得不清楚,是各地用药习惯不一样,所以可以甩锅给古人,甩锅给他人。

我回一句,中药的药典许多错误的确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可以向前背甩锅给前辈,但甩锅给古人就不靠谱了。也可以朝旁边甩锅给药典委其他的成员,但甩锅给外地用药标准的不一样就更不像话了。

记得秋天有一位国家药典委的委员在他下榻的高级宾馆里召见我,说是我的意见40%是正确的(但他说是不代表国家药典委)。前两天你们又发了一个更正,五个药里有两个药是我提到的(丝瓜络和蜂胶),占40%。看来天外有天啊,在我之外还有60%的正确意见?

至今我已经发了近180条药典的问题和错误。两下合到一处,说这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漏洞百出"看来是不为过了。

就这样一本国家的法典,慢慢出的勘误文吧,最后也能集成一本书了。

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着重谈一谈为什么中药在药典中老是出现问题,而且一直得不到正视?文章比较长,我将分几部分发出,请大家耐心看。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老汉说话罗嗦。

在全文之前,我想先说两个小的笑话,活跃活跃气氛,毕竟这个问题太沉重了。

前天还有一个网友在谈到,麦冬饮片加工为什么要砸扁?群里面很多朋友都说不上来,如果四十年前你们来过亳州,看过那里的麦冬加工,你就明白了。

麦冬古代加工是要去芯的,中药讲究取象比类,说去芯可以除烦,真正的做到“清心”。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还有不少地方有这样的习惯。去芯的加工过程是这样的,把麦冬砸扁,用镊子或者什么别的工具把露出来的中柱(芯)一拽就拽出来了。

后来有人嫌太麻烦,又有人发文章,认为药理实验表明,芯的功效与肉的功效是一样的,这位也是个奇葩,不知道他是怎么在动物身上造出来一个阴虚的“病理模型”,也不知道那个“生津”作用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更不知道“润肺”是如何润的?“清心”是如何清的?反正到最后国家药典委承认了他们的创意,药典标准的麦冬就不用去芯了。

按照常理,不用去芯也就不用砸扁了。也许当年这位起草专家并没有搞清楚麦冬的去芯过程,在他的笔下,“去芯”拿掉是上面的指示,那就执行吧,至于“砸扁”?搞不清楚就不动了。这正如过去讽刺那些庸医笑话,师傅叫他去把伤员身上的箭给拔出来,他就去把拔出来,至于伤口的缝合包扎,师傅没说我就不管了。

我一直在安徽工作,搞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鉴定,所以陪同大专家上亳州药材市场常常是一个重要任务。

记得是多年前的某一天,说大专家要来了,市场上早已严阵以待。大专家领着一群人(也包括我)走到了一个卖吴茱萸的摊位上,在写着"大花"的袋子里抓了一把,说“这个原植物来自吴茱萸”,又指着旁边写着“中花”的说,“这个原植物来自一种叫石虎的植物”,再指着小花说,“这个就是来自疏毛吴萸了”。“大家要知道,它们三个分别来自不同的植物”。

这时我看见那位摊主把脸背过去捂着嘴在笑。我知道我们走后,那位摊主肯定和周围的药商说,“什么狗屁专家,全在胡扯……”。

业内的人士可能都知道,吴茱萸早就成片种植了,每个基地种植的也都是一个品种,目前主要种的是中花石虎。亳州的商人一般大多数是从南方拉大货过来,用两层筛子一筛,筛出大、中、小三等。这才有大花、中花和小花。

有朋友说:如果这一种专家也算"中药专家",也来参加国家药典中药的编写,编出来的国家药典能不出毛病?更有同仁说,应该让国家药典委中编写中药的每一个委员都到市场上来认认药,中药都不认识,编什么药典?

在这里我要说一个公道话,朋友的说法并不正确。编写中国药典是一项多方面的技术活,如果这个专家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就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据有人说,国家药典委的某些领导人分配任务时,出现了打包的现象,强迫起草人做到面面俱到,一个化学分析功底很好的专家,在完成化学检测标准的同时,也要完成这个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标准,如果不会做,自己去想办法。

还有同仁反映说,特别是复核过程更是打包进行,要叫每一个药典专家都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这是不可能的。但没有办法,药典委领导就是这么要求的。

中药四大鉴定技术是编写中国药典一部核心的核心。怎么会如此的跑偏?下一篇我将从,中国药典起草的九十年历史,仔细地分析形成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的根本原因。

各位,今天说到这,且听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

  • 【中药一】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 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其中不属于扶正功效的是 A.补气 B.助阳 C.活血 D.养血 E.滋阴 正确答案:C ...

  •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常用剂量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常用剂量

  • 《中国药典》规定,麦冬用量为6~12g。...

    <中国药典>规定,麦冬用量为6-12g.但<金匮要略>中麦门冬汤中的麦冬用量值得深入研究.该方用麦冬二升(汉代一升约合198mL),折合约400mL,<伤寒论>中竹 ...

  • 相约亳州 | 共谋中药材绿色种植与品质提升之路

    聚合实战专家,赋能品牌升级,成就沃土丰收.2021年3月30日,由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发起.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药材绿色种植与品质提升融创大会" ...

  • 中国药典一部标准版.doc

    中国药典一部标准(2005年版) 阿胶 拼音名:Ejiao 英文名:COLLA CORII ASINI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130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 的干燥皮或鲜皮经 ...

  • 中国药典 2015年版 第一部

    中国药典 2015年版 歌渝公 川贝止 咳 露 (川贝枇杷 露) l郁蓄ouryao · com 粒和粉末 :味苦 . [用法与用量] 口服 .一次2〜3 粒 ,一日3〜4 次,重症 [鉴别] (1) ...

  • 孟婆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中国的一部上古奇书中,找到了孟婆汤的真正配方!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妇人叫孟婆,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 人死后经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 ...

  • 世界上公认的5部“神级”电影,中国仅一部上榜你有看过吗

    世界影史上盛开过许多璀璨之花,电影人用他们艺术展现出这个世界的众生百态.人情冷暖,给观众们既带来了美的享受,又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领略下五部公认的世界"神级电影&qu ...

  • 【《中国药典》脑得生: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首选用药】

    脑得生(浓缩丸)---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首选用药 [处方]三七78g.川芎78g.红花91g.葛根261g.山楂(去核)157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 ...

  • 干漆《中国药典》:干漆

    图片 拼音Gàn Qī 别名漆树 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 ...

  • 世界公认的前十名电影中国唯一一部上榜,榜首建议看10遍

    在平时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去欣赏好的电影,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不光是单纯用来欣赏,更多的应该是从电影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我们每个普通人只有一个人生,但是电影中却能让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生,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去感 ...

  • 中国唯一一部未破解天书

      1980年,在海州区桃花涧景区的将军崖,有一处轰动海内外的惊人发现.一面约三.四十平方米的黑色浮雕岩面上,雕刻着树型人面像.河流.水草.动物.日.月星辰等神秘符号的组组岩画,默默穿越数千年历史时空 ...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药典2020版 一部二部三部四部 标题 来源 页码 一部凡例 一部 0 一枝黄花 一部 3 丁公藤 一部 3 丁香 一部 4 八角茴香 一部 5 人工牛黄 一部 5 人参 一部 8 人参叶 一部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