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 | 独犁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人民前线》、《基层生活》、《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江苏交通报》、《江苏城市客运》、《大湖徐风》、《分金文学》、《中国道路运输》、《党的生活》、《中国交通报》、《劳动时报》、《重庆农民文化报》、《乡情》、《城头山文学》、《长淮》、《芙蓉国文汇》、《淇水文艺》、《中华日报》、《千岛日报》、《宿豫文艺》、《中华时报》、《家乡》、《校园作家》、《齐鲁文学》、《南来北往》、《国防时报》、《滨海时报》等报刊杂志上。出版散文集《岁月沉香》。

独犁

独犁,在六七十年代,是农村人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农具。

在我记事的时候,就知道生产队有好几套犁犋,犁犋手一般都是固定下来的。我父亲就是我们生产队最好的一个犁手,耕地、耙地成了他的职业,与犁、耙和牛打了一辈子交道。那个时候,父亲才四十开外的年纪,长四方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光,久经风吹日晒的皮肤黝黑透紫,身穿着粗布裤褂,少许白发上落了一层稻糠,走起路来噔噔直响,一看就给人有一刚健朴实的感觉。在我的记忆中,从春季到夏季再到秋季,父辈们除了夜晚睡觉的几个时辰外,其余的时光都是在田里地里田边地角度过的,他们那一张张被日头晒得幽亮的脸就是我们乡村里年成的晴雨表,父辈们因田地里的庄稼年成好差程度而忧而乐。

犁,是父亲幼年的第一件礼物。目不识丁的父亲由于姊妹多(一个姐姐五个妹妹一个弟弟),十二岁就在生产队里扶犁耕地。在家乡的黄土地里,父亲吆喝着老水牛或黄牛,长鞭在悬空中打了一个个问号,驱赶拉犁,在长满野草的田垄间走过来又走过去。一道道新鲜的泥土,不知翻出多少陈年旧事,划上一波又一波的伤痕。那根能拉直季节的牵牛绳,却没能拉直那只独犁。农事沧桑,父亲用自己特有的朴实厚道与犁静默地交流着,春耕夏种,年复一年。晨露打湿父亲的眼角,霜雪熬白父亲的双鬓,父亲的脊背幻化成犁的剪影,被黄褐色的泥土磨得铮亮。

犁,由犁弓、犁板和铧组成,形状就是一个斜卧的“力”字。铧,是一个三角形,被泥土磨得锋利雪亮。耕地时,犁铧向下,深深插进泥土。但犁要真正动起来,在土地上纵横辟阖,挥洒泥浪,雄霸田地,必须有牛拉动。拉犁的牛,称为耕牛,是经过长时间严格训练的牛。固定牛的叫牛梭。牛梭是弓形,套在牛的前肩胛上,就像枷。牛梭两端,系着缰绳,缰绳绾住犁弓的前端,和犁连接起来。犁田的人一手握着犁,一手扬起牛鞭,一声吆喝,低着头的牛奋力向前,犁便开始缓缓向前移动。牛在前,犁在中间,人在后,人和牛默契地合作,便将一块块土地唤醒,翻新。新耕的土地,弥漫着泥土的馨香,就像新褥的被子,铺展在大地上,静候着一粒粒种子的入住,睡眠,醒来发芽。

犁,只有在夜间不耕作时才静静靠在墙壁的一隅稍作休息,而且是悄无声息的。那锃亮的犁,身上还沾满了些许的泥土,有时甚至感觉犁的上面有几滴清泪。犁在月亮的映衬下通体迸射出幽幽冷光。犁即便是漆黑的夜里,周身也遍布着泥土的芳香。

犁,最早发明者是中国的农民,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然后犁才被传入欧洲各国。正是有了犁,荒芜、野蛮才被开垦,从此农民与犁肝胆相照。犁的历史就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历史,一个有关耕耘、辛勤与收获的历史。

在大集体时代,父亲习惯了耕、耙地的生活,很有规律地每天早早吃点玉米饼就着萝卜干喝点白开水后,就去生产队的牛屋子拾套犋。在大集体时,生产队里地多,通常耕地都是用三条或两条牛拉一个独犁。按照“领头牛”、“配合牛”和“拉单牛”的顺序逐一上好套,然后把套在牛身上的拉单横棍的挂钩挂在拖车上,拖车上边放着木把犁或木齿耙。拖车,全是用木头做的,没有轮子,用两根二十米见方的方木当腿,长度约有一米二,宽度有一米,在两根木腿的两头十五公分处,有两根较腿稍细的方木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方形木框,在木框架的上边,扣上一个似底坐一样的一个正方形,中间在两根木腿上各支撑着两个站柱,两边的站柱较上口的正方形木框突出十五公分,这样就形成了拖车。木犁,是个弓字形的,有一米高,犁架是木头的,犁铧和犁铲头是铁的,安在犁架上的,称为木犁。木耙,是用两根长三米,厚度十五公分的方木,和两根宽七十公分的方木合扣而成,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方木的前后横棍上,每十五公分的间距间,安有一个约有二十公分长的耙齿,这就形成了木耙。拖车是专门放木犁和木耙用的,每次下湖耕、耙地,都是用拖车拖着犁和耙下地。父亲每天天蒙蒙亮时就套上牛,挂上拖车,肩上搭着一个长长的牛鞭子,赶着拖车,漫悠悠地走出了牛舍。

父亲通常都是早出晚归,中午母亲都是把饭菜送到田头,父亲吃饭的时候同时也在喂牛,待老水牛吃饱转嚼的时候,父亲就靠在田埂休憩一会。父亲在那块反复耕种的黄土地里孕育着希望,希望用独犁划出偏僻乡村的富裕,在那扬鞭的喝叱声中,冥想驱走家乡的贫穷。父亲不大言语,见人总是微微一笑,使人顿着感到亲切。父亲的活路,大都不需要队长再作按排,该犁那块地,该耙那块地,每天都装在了父亲的心里。

父亲是个耕、耙地好手,他不仅能熟练地掌握耕地的深度、浅度和进度的快漫,而且还非常了解每头牛的脾气性格,耕起地来,既显得轻松,又得心应手。父亲的号声在我们老家那一带是很有名的。声音洪亮,能听几里地呢!

1995年,自从父亲癌症动过手术后,老犁一直靠在东厢房墙上,父亲常常看着它,还时时轻声交谈着,我听不懂他们交谈的语言,父亲是用眼神,老犁则用犁心来回答。就像一辈子的老伙计一样,彼此懂得,彼此已慢慢变老。父亲曾嘱咐,什么时候都要好好保管这张老犁,人不能忘本。我不敢确定,能不能扛得起这张老犁,因为,犁里面所包含的很多很多,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份坚守。

父亲今年已经八十岁了,真的老了,现在犁也老了,犁知道父亲再也扛不动它,就静静的挂在老家东厢房墙上。

我虽然没有扶犁耕过地,但我小的时候在生产队里,跟着耕地的父亲在田地里玩,非常熟悉耕地的过程。静静的湖地,一望无际看不到头,收完庄稼的人们都忙碌着其它活去了,剩下来的就是一片片白茬子地,父亲悠闲自在地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握着约有六十公分长的鞭把,长长的大牛鞭搭在肩上,身后拖着几米长的鞭稍,嘴里不时地哼着号子,自由自在地踏着茬子地漫漫的向前缓行,随着木犁的前行,父亲的身后,一道长长的墒沟不断再现,一股股浓厚的泥土芬香,从木犁的底下散发出来,沁入心肺,沐浴着大自然的新鲜气息,顿觉轻松和惬意。

人生,何常不是块耕地。辛勤的耕耘与丰收的喜悦往往成正比,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天,是播种的最佳时节,只要是把握住这个季节,就能得到收获,人生的耕地却饱含着感情的成份,也需要把握。虽然直到今天,我也没有碰过犁,我深以为憾,但是我对犁,却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有着一份奇异的思念,这是作为农民的后代一种永远无法说清的情结。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0元以外(包括100元)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20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六十;300元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七十。

4、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诗歌、诗组不低于三百字。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春天的故事大赛征文启事

1、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

3、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500元(现金),优秀奖十名,发荣誉证书,在《文学百花园 ·微刊精选》杂志第二期选登 , 赠送《文学百花园·微刊精选》第一期杂志。

4、 收稿时间:即日起到3月25日止。

5、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1403384853@qq.com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2月10日

 补充说明

本次大赛为月赛,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在第一名获奖者奖金不变的情况下,另外增设五位获奖者。从第二名到第六名,每人各获100元奖金,发获奖证书等待遇与第一名相同。

大赛结果将在4月 10日 公布

 已截稿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2月20日

(0)

相关推荐

  • 徐名发:力尽筋疲卧残阳

    力尽筋疲卧残阳 ---春耕话耕牛 安徽怀宁 徐名发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说的是惊蛰一过,中华大地自此进入春耕季节.自古以来农民们都重视春耕,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曰:&q ...

  • 散文||借 牛【征文】

    借   牛 潘宗旭||贵州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牛年春节假期已是过半,有一句世说新语,叫做"假期余额已不足".是的,对于我来说,岂止是"假期余额不足",而是牛年来 ...

  • 【三秦文学“乡愁”同题征文41】曲京溪:【三爷爷的牛和犁】(散文)

    Happy New Year | 新年快乐 三秦文学"乡愁"同题有奖征稿启事 (请点开查看详细内容) 三爷爷的牛和犁 文/曲京溪 清晨,一个汉子,牵着一头牛,猏着一架犁具,走在乡村 ...

  • 【记忆之河】木 犁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4-06-19 15:33 回老家祭祖,在老屋里寻找上坟工具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陈旧斑驳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破旧的木犁.几经烟熏尘漫,早已失却了原来的本色,黑咕隆咚,斑 ...

  • 青未了|牛年牛事

    文/鹿剑林 随着除夕夜零点钟声的敲响,我们终于送走了多灾多难的庚子鼠年,迎来期待已久的辛丑牛年.在十二生肖当中,牛寓意着健壮和力量,代表着踏实和勤奋.人们对牛的感情深厚而悠远,农耕文明延续了数千年,牛 ...

  • 华州南塬人家的农具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南塬人家的农具 --耙模犁铧耩子牛根头 作者 王立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华州农村,广大的农村生产队,即农业社,农户农民,耕地种庄稼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 ...

  • 吕小平:与云雀相伴的日子

             与云雀相伴的日子 文/吕小平       (一) 我当上耕田手是一个意外. 那天,我们在江湾大田里劳动,恰逢生产队的耕田小组就在大田的其它田亩里耕地.西高东低.两山夹峙的梯田之间,三 ...

  • 【散文】乔加林/故乡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故乡往事 乔加林 远去的粮仓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从小便是在田野里和草垛里玩大的,农作 ...

  • 乔峰独战四大恶人,身负重伤,康敏趁换药时表明爱意

    天龙八部--乔峰 一入金庸深似海从此江湖不是梦,金庸武侠剧<天龙八部>中,有一个义薄云天的大侠,原以为自己是汉人,却不知真实身份,竟是遭汉人唾弃的契丹人. 天龙八部--乔峰 但他一生有情有 ...

  • 乔加林:让孩子轻松参加中考

    文/乔加林 2020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学生们的上学计划.在漫长的假期里学校实行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对于自律的学生来说占据绝对的优势,对于一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就 ...

  • 乔加林: 摔纸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时光荏苒 ...

  • 乔加林:与感恩结伴同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在我们的 ...

  • 乔加林:火盆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从冬至开始,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天. ...

  • 乔加林:读书看报其乐融融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人生旅途充满着坎坷.希望.幸福. ...

  • 他山之石||(乔加林)儿时夏天的乡景乡情乡愁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儿时的夏天 文/乔加林 儿时的夏天,好像特别的热,白天烈日炎炎,阳光灼人:火一样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池塘和小河里的水都被晒得烫手,大地和犁过后的泥土在 ...

  • 乔加林 | 酒壶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