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关键是自制力

在市场里混的久的投资者,都知道“知行合一”不容易。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

1、投资者没有把自己的认知转化为可以执行的纪律标准。

2、虽有纪律但因为投资者本人自制力不够而无法得到执行。

要说知行合一很难,并不是难在第一点,因为交易的纪律标准,只要你主观上想做,基本还是可以做的出来的,就是我们说的构建交易体系,这本身不难。更多的情况,难在了第二点,难在投资者虽然有交易体系却无法有效执行,难在自制力不过关,难在投资者无法抗拒人性的弱点。

今天,就举个例子你们看一下。这个例子,是发生我身边的真实的事。

某X(我一个朋友)一直有给家里的闲置资金理财的意识,以前银行体系比较稳的时候,他就把钱放在银行理财产品里,一年稳定4%+的年化,也勉强不错。

去年初,某X得知银行理财产品先后爆出雷,且资管新规不再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刚兑,他有些心慌,就决定给他的理财产品进行转移。

几番思量,并经过询问相关人士后,他决定选择股票市场的一只稳定分红的大盘股作为投资标的,把原来的理财资金,每半年投资一次,分批转移到这个标的上,并把每年的分红转化为股利。

对于这笔交易,首先他的安全性是非常非常高的,这一点我十分认同。其次,他构建了一个可执行的交易体系,大概就像下图显示的一样:不管首次买入后股价是涨是跌,他都会分季度执行,定期买入,同时每年年报的时候把红利转化成股份。

一切准备就绪,某X在2020年5月份的时候执行了首次买入。按照计划,他需要在8月的时候执行第二次买入计划,仅此而已,不需要考虑任何其他的事。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你们猜的到发生了什么吗?

2020年7月,也就是距离他首次买入该标的不到一个季度,该标的随市场暴涨。某X内心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考虑是不是卖掉一些首次买入的股份等股价下跌再买回来。好在某X的综合素养比较高,懂得适当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多方咨询后,他成功地抵抗住了诱惑,持股不动。

接着,时间到了2020年8月,即计划中的第二次买入时间,标的震荡回落,虽然他还时不时地后悔自己没有在7月份卖掉一些,但还是按照计划执行了第二次买入。

随后两个月时间,该标的低位震荡,但按照交易计划,某X的下一次买入应该在11月。然而,剧情就是在这里发生了变化:长达3个多月的底部震荡,让某X认为该标的非常便宜,跌不下去了,于是在10月份的时候提前动手加仓标的(违规买入)。

11月,他按照计划继续加仓了该标的(原计划中的第三笔)。12月初,该标的再一次大涨,这一次他仍然觉得应该卖出一部分股份做差价,但朋友们的建议还在耳边,于是他再一次放弃了高抛的想法。随后,该标的再一次回落,回到之前3个多月的震荡平台中。

某X根据自己几个月来的观察,得出这个平台就是该标的的底价,因此他再次执行了“违规买入”,到此时某X已经在交易计划之外,额外买入了两笔该标的。这两次加仓,已经提前把2021年2月和5月的加仓资金全部用完。

到此,这个故事告一段落,我写下这个故事,是让你们来考虑一下,为什么一个近乎完美的交易计划,会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出现了两次“违规操作”?答案是:交易者自身的情绪和感觉。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过程中朋友的耐心建议,某X可能执行了更多的“违规操作”,至少,两次股价上涨带来的“卖出诱惑”他都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未来,这个故事还在继续中,我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但这种违规操作肯定还会有出现的可能,而且概率非常大。交易者之所以无法贯彻自己的认知,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没有交易体系和纪律,而是无法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冲动和不靠谱的“我感觉”,去随意地进行“违规操作”。

随意打破交易计划,就是给自己的未来留下了被动的隐患。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运气”么?自制力,是一个交易者成熟、成功的基本素养,没有它,交易者将永远无法战胜人性的天然弱点,实现长期稳定盈利,估计也只能交给运气了吧。

想到这么多,写到这里,希望对各位有启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