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冲锋枪,我们全都说错了!在中国,微冲不是微型冲锋枪!
冲锋枪这个词在中国使用的比较晚,只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近距离作战中霰弹枪、自动手枪,以及斧头和工兵锹等冷兵器的威力都不足以应付战壕和城镇等狭窄空间内的作战需求,而步枪的刺刀用途太单一,当时的机枪又太笨重而无法展开,于是灵巧而猛烈的冲锋枪就应运而生, 德国人最早在1918年设计了MP18冲锋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
到了上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也从外国引进了一些冲锋枪,当时国内通常以轻机枪,短机关枪,手提机关枪等作为冲锋枪的名称,例如称呼德国人MP18冲锋枪为“花机关枪”。日语则称为轻机关铳,英国人还称之为 machine carbine,意思是机关卡宾枪。
一直到解放战争,冲锋枪这个词才开始在我军普遍应用。我军当时把冲锋枪定义为介于手枪和步枪之间,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连发射击,射速高火力猛,很适合近战或冲锋的自动枪械,因而得名为“冲锋枪”。
解放军在四五十年代的“冲锋枪”的概念,并没有轻便一说,也没有微冲一说。那时候的冲锋枪都很重。例如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广泛使用的50式冲锋枪,仿制于苏联ППШ-41波波莎,该枪就比较重,全重达到了七斤三两,比目前现役的95式自动步枪还要重七两。
在50年代初仿制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时候,中国军队的步兵武器思想还很传统,56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而且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步兵班组火力支援用的武器,用于接替54式冲锋枪的位置,任务是在班组内提供近距离的猛烈压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冲”。
到了60年代,国产第一代步兵武器普遍装备部队,新一代新型武器开始陆续设计,这时中国对冲锋枪的标准定义开始明晰。按照《中国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分册)中的明确定义,冲锋枪是一种单兵双手握持,可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请注意这里的“发射手枪弹”和“轻型全自动”这两个关键词,国内对冲锋枪的划分方法是习惯以这两个关键定义作为分类标准的。
很多人都把国产的79式冲锋枪简称为“79微冲”,意思是微型冲锋枪,甚至部队和警方内部也全都这样称呼。其实,“79微冲”这个称呼是错误的。按照标准的枪械分类,中国并没有微型冲锋枪。
中国军队的轻武器,有着非常严格明确的定义、概念和分类标准。通常以一连串缩写子母和数字来标明型号,例如95式自动步枪,正式型号为L/QBZ-95,意思是“陆军 L/ 枪械 Q 步枪 B 自动 Z-95式。而我军所使用的87式5.8毫米步枪弹,正式型号为 L/DBP87,意思是陆军 L/ 枪弹 D 步枪弹 B 普通弹 P-87型。
79式7.62毫米冲锋枪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轻型冲锋枪,在1983年生产定型,一开始是我军侦察兵的武器,后来重点装备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到目前已生产了30万支,主要以单发和点射火力杀伤200米以内的敌有生目标,79式冲锋枪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近距离火力强、携带方便的特点。
79式冲锋枪的正式型号名称是1979年式7.62毫米轻型冲锋枪,也可以称之为79式冲锋枪,也可以说79轻冲,但称为”79微冲“就不准确了。因为“微冲”实际上是“微声冲锋枪”的简称,由于79式冲锋枪没有微声型号,所以只有79式轻冲。
这是八十年代陆军第13军步兵37师侦察连奉命执行“黑豹三号”出境渗透侦察行动。战士们手持1964式微冲,这里的“微冲”就是指微声冲锋枪,不是微型冲锋枪。由于1964式冲锋枪全部都是带有消声筒的微声型号,所以简称只有64式微冲。
冲锋枪就是这样分类和命名的。中国轻武器的国家标准类别代码里,并没有微型冲锋枪这一说,只有微声冲锋枪和轻型冲锋枪两种,型号的英文缩写分别为QCW(枪械 Q-冲锋枪 C-微声 W)和QCQ(枪械 Q-冲锋枪 C-轻型 Q)。所以在正式的枪械名称上,微冲是专指微声冲锋枪的。当然,在平时口语里将微冲理解为微型冲锋枪,也没问题,只是这样的说法不标准。
这是1985年式冲锋枪,研制于80年代中期的85式冲锋枪就有两个型号,同时还有一种安装消声筒的微声型号,也就是带消音器的QCW85式微声冲锋枪,不带消音器的QCQ85式轻型冲锋枪,可分别简称85微冲和85轻冲,二者不能混淆。
如果我们非要和微型冲锋枪扯上瓜葛,中国只有一种很罕见的武器可以勉强称为“微冲”。这是一款很不常见但是比较出名的仿制品,那就是1982式微型冲锋枪。该枪的原型枪是波兰产的PM63式9毫米微型冲锋枪。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军侦察兵在战斗中捕获过越军特工人员,缴获过这支小巧精致的微型冲锋枪。在1981年,我国决定对该枪进行测绘仿制,并命名为1982式9毫米冲锋枪。当时国外对PM63的定位是单兵自卫武器,我军则定义为自动手枪。由于该枪并没有正式的大规模装备,所以在后来的轻武器国家标准类别代码里,没有为该枪备案。
也有网友提问,中国还有一种80式微冲,外观很像是盒子炮。其实,网友说的是1980式自动手枪,也称80式冲锋手枪,是第一种国产全自动手枪,这是一款外形和结构都非常返祖的怪物。在70年代,经过严酷的战争年代的老一辈中国军人,都对德国毛瑟手枪,也就是盒子炮驳壳枪有着不可抑制的情感,以至于新中国的轻武器工业在研制第一支国产自动手枪的时候,竟然设计出一种外形与盒子炮极为相似的怪物。
80式自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发射51式7.62mm手枪弹,初速470米/秒,战斗射速60发/分钟。配用10发或20发弹匣,全重1.21公斤。该枪与毛瑟自动手枪的最大区别是,80式未采用笨重的木盒式枪托,而是用一支多用途的匕首替代,兼做为枪托。无依托手持射击时的有效射程50米,有托抵肩射击时有效射程达100米。
80式研制之初的设想是拟取代54式手枪。耗时十年,费尽心血研制出了一支主要性能与一百年前毛瑟手枪类似的东西,这当然不能令部队满意。80式冲锋手枪属于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产品,在研制之初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好在这种保守固执的设计思想搞出来的返祖怪物并没有装备部队。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式5.8毫米冲锋枪,全枪外形酷似缩小版的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该枪的命名也是分为微声和轻型两个系列。其中安装消声器的型号为QCW05式微声冲锋枪,卸下消声器状态的型号为QCQ05式轻型冲锋枪。
综上,以后再有轻武器爱好者将79式冲锋枪称为“微冲”,那么您完全可以拿这篇文章纠正之。告诉他,只有安装了消音器的冲锋枪,才能称为“微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