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记(六月)
1.《母乳与牛奶》
牛乳哺育为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这种新的哺育方式如何颠覆清末以来妇女亲自乳儿的良母标准?哺育方式的转变揭示清末民初怎么样的社会文化转变? 本书作为妇女史的一部分,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是以妇女作为母亲的眼光探索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本书采取论述与经验并重的模式,分析母亲角色和牛乳哺育论述之余,也会阐释母亲的哺育经验。清末民国能书写的妇女有限,以哺育为题而留下生活点滴的就更少;即使找到片言只字,亦难免有偏重知识阶层妇女之嫌。为此,本书在文字资料之外,也会参考电影、照片、漫画等图像资料,试图整合出较全面的近代中国母婴历史。牛乳作为一种西方的物质和饮食文化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也可展现中国现代性的进程。
2.《清溪远流:清代绘画思想史》
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是史上一个很长也很重要的朝代,已有的中、外学者论清朝绘画史,都集中在清初的四王吴恽和四僧,盛清的扬州画派以及晚清的海上画家,很少人讨论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一世纪的画坛动向。本书的创新之处即在于补足并梳理了这一缺失时段的历史,为清朝绘画思想的演化提供有序的讯息。同时,本书亦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对清代的文化、思想、审美风尚,以及政治与经济,都做宏观性的论述。从而使本书在一般意义的史论基础上,具有更广泛的文化总结的意味和更高层次的理论观照和把握。
3.《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五卷本)》
本书作者20多年来始终坚持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开展对汉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互动问题研究,本书为其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纵论胡汉文化如何在汉唐时期进行深入交流互动,具体考察了入华胡人的生活状况,探讨外来文明对中原建筑、书法、绘画、雕塑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挖掘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作者长期工作于考古文博的一线,亲身接触大量新出土但尚未刊布的考古文物及文献成果,其研究文章对于推动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对于建立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作者关注的地域空间大多与汉唐以来丝路沿线的族群、政权相关联,对于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的基础性研究,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构想有着积极作用。
4.《乾隆色谱:17-19世纪纺织品染料研究与颜色复原》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是纺织、历史、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部分回顾了17—19世纪欧洲和亚洲各地区的染料使用情况,并对同时期中国和日本的染色工艺、颜色品种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染料鉴别常用的分析手段。第二部分列举了复原乾隆色谱的工艺方法和步骤,展现了清代宫廷服饰的真实色彩。第三部分为附录,收录了明清文献中有关染料和染色的记载。
5.《古今和歌集》
继《万叶集》之后的第二部和歌集,成书于公元905年,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天皇敕命编选)”的和歌集,与我国的《诗经》一样,反映了当时的人文风貌。显示了和歌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形成了与浑朴的“万叶风”所迥然不同的纤细、婉约、浪漫、唯美的“古今风”,奠定了后来陆续编纂付梓的多种“敕撰和歌集”的基础,《古今和歌集》序,则标志着所谓“歌道”(和歌之道)即和歌理论的形成,《古今集》与《万叶集》、《新古今集》一道,是日本文学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三部古典和歌集,对此后的日本民族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品,《古今和歌集》是一部巨大的文学宝库,其文之流畅与优美奠定了其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
6.《跟随利玛窦来中国》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第一个将中国文化典籍“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欧洲;他在中国生活28年,操汉语、习汉字、着儒装,以求融入中国社会;他在中国刊印了十几种中文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交友论》表达了将东方和西方、中华文化与文艺复兴的西欧文化、悠久辉煌的中国文明与欧洲世界连接起来的美好心愿。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撰写了《中国札记》,被西方人公推为认识中国的基本著作。本书以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主线,分别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西学东渐”部分有8章,“中学西传”部分有2章。谓之通俗易懂,属于有创新的、面向大众的学术读物。(检索了一下是本再版书,一直想做几本传教士的传记,虽然没什么市场,但是有文化价值)
7.《语石》十卷
以叶昌炽原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其他各本详见本书整理说明。
《语石》一书,既是古代石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从内容详略到卷次篇幅都经过了作者的细致安排。杜泽逊教授在《文献学概要》一书中评价《语石》“之于石刻学犹叶 德辉《书林清话》之于古书版本学,而精谨或过之”。
作为我国石刻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论性著作,时至今日,《语石》确定的研究范畴和构建的理论体系仍为石刻学者所沿用。《语石》的撰写始于光绪庚子年(1900),次年完成初稿,其后不断进行修改,直至最终定版印行。
全书分十卷,四百八十四则,近二十万字。卷一以朝代为序,概述历代石刻;卷二以地域为别,分述各省石刻,兼及域外;卷三至卷五分论石刻的形制与类型;卷六介绍石刻的义例;卷七至卷八列述石刻的书人与书体;卷九条析碑文的范式;卷十讨论石刻的传播与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