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画·人:《呐喊》
爱德华·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说到蒙克,有位文学家对他的绘画可谓情有独钟。他就是鲁迅。
1935年1月18日,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信中写道:
在同一版上,涂以各种颜色,我想是两种颜色接合之处,总不免有些混合的,因为两面俱湿,必至于交沁。倘若界限分明,那就恐怕还是印好几回,不过板却不妨只有一块,只是用笔分涂几回罢...曾见E.Munch之两色木板,乃此版本可以挖成两块,分别涂色之后,拼起来再印的。
这里所说的E.Munck,中文译为蒙克,乃挪威画家。其作品多是惊恐、灰暗、变形的东西。鲁迅注意到蒙克是在三十年代初,他的学生徐诗荃从德国为其寄来大量的蒙克的作品。这些怪而新颖的艺术一下子把他吸引了,随后鲁迅想编印蒙克的画册,但未能如愿。
这些年有些鲁迅研究人员对他的艺术世界开始有所介入。可能看多了他文学作品的针砭时弊,需要寻找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收藏了很多画家的版画,而且对艺术也有独到的审美观念,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画作,他不但欣赏、研究,还临摹。
我曾几年前到过一次周氏兄弟故居,有一间屋子,陈列了许多关于鲁迅徜徉于艺术世界的作品,比如拓片、版画、书法,以及他封面的设计等等。
蒙克的《呐喊》与之后鲁迅创作的《呐喊》似乎互为呼应。是巧合吗?还是鲁迅借鉴了蒙克的艺术风格,而借此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要知道,鲁迅的《呐喊》不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还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其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它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创作一定是多元共生的。鲁迅的散文和小说的审美情趣,或许灵感一部分来源于他的艺术偏好。但他并没有张扬过他艺术的一面,而是将其融入到创作和设计之中。说他是文学家、思想家,不足以确切地描述他自己。
1895年,蒙克用平版印刷画再次创作《呐喊》(Cri)这个主题,他在画作背后写下下面这段简短的说明,讲述了当时他所处的情境,以及画中亦可看到的克里斯汀娜河边的乡村: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我感到一阵忧伤。突然,天空变成血红色。我停下来,疲惫至极,靠在栏杆旁,看着深蓝色的峡湾和城镇,上方是火一般的云。我的朋友继续前行,我站在那里,在恐惧中颤抖——我感到一阵巨大的、无尽的号叫穿破自然而来。”
蒙克画的红色天空,很像工作之余,我刚刚到回家不久,凭窗远眺的一道风景,像是傍晚时分的火烧云,只不过四周被高楼遮蔽了。
我拍过很多地方的云。飞云之下,有平地,有湖泊,有大江大海,有沼泽,有山川,有高楼,有花有树有草……有时还有我们。不过,大多时候,只有我自己。
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Donald Olson)提出了一个假设,发表在2003年12月的《天空与望远镜》(Sky& Telescope)杂志上,他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1883年,印度尼西亚克拉卡托岛上的派尔布坦火山(Perbuatan)有一次极为强烈的突然暴发,海啸随之而来,导致爪哇和苏门答腊海岸线数千人死亡。
火山灰熔岩颗粒随空气传播,遍布全球,导致阳光的衍射。欧洲和美国这么远的地方,都可能看到酒红色的日落。这种现象被挪威的新闻界广泛报道,并持续了三年之久。
因此,蒙克可能真的看到了似乎火烧一般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