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干货】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理论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那便是不可让伦理道德成为僵死的教条。
王阳明极力反对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尤其反对言行脱节、只说不做的学风。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提出每个人都必须严格践行自己的德行,做到知行合一,将道德规范变成每个人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
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晳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先生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人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立志这件事情必须要专一,且不可受到个人主观意志的影响,更不可武断而行,不可让自己的志向太绝对。一个仅仅凭借着个人的主观意志确立的志向,往往会偏向一方;而武断又绝对的志向,同样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一次,王阳明在与弟子陆澄交谈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那天,陆澄问先生:“孔子将他的弟子们聚到一起畅谈志向,子路和冉求想主持政事,公西赤想主管礼乐,多多少少还有点实际用处;而曾晳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看到陆澄满心疑惑,王阳明说道:“在孔圣人看来,无论是子由、冉求,还是公西赤,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有些凭空臆想且又绝对的意思。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偏向某一方面,顾此一定失彼,因此,孔子不赞许这三位弟子的志向。曾晳的志向比较符合实际,正合《中庸》中所谓的'谓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人而不自得矣’。也就是说,子由、冉求、公西赤三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材,而曾晳是'君子不器’的仁德通达之材。孔子之所以没有批评子由、冉求、公西赤三人的志向,是因为孔子知道,这三位弟子都有卓越的才能,不是那种空谈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王阳明认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即使志向偏于某一方面,也会因为其说到做到的个性,而将这种志向变成现实,就像子由、冉求、公西赤三人,他们偏于一方面的志向并不能影响其最终梦想的实现。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是所立的志向偏于某一方面,就会由于缺乏行动力而导致志向变成空想。由此,王阳明特别提醒世人,在确立志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从全局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确定最终的志向,如此,才能避免志向变成空想。
识别关注
才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