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翻覆似波澜:纳粹德国与巴西的军售合约
本文由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授权发布
20世纪30年代末期,军备竞赛已经蔓延到南美大陆,各国争相从欧洲订购先进武器装备,巴西国防压力陡增。巴西战争部认为,另外的两个南美强国——阿根廷和智利已经获得了大批新式武器,倘若阿根廷突然向巴西发动进攻,那么巴西陆军(Exército Brasileiro, EB)将完全无力招架。在最为乐观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勉强抵抗40天,国土最南端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铁定要丢。巴西军队整体装备水平已经落后,炮兵武器的情况尤其糟糕。因此,巴西战争部部长杜特拉将军(Eurico Gaspar Dutra)向欧洲派出代表团,为巴西陆军选择和采购新式武器。
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巴西陆军。
巴西代表团拜访了施耐德、克虏伯、博福斯、安萨尔多和莱茵钢铁等欧洲军火巨头,了解各公司的武器产品情况。战争部开出了巨额预算,准备在未来10年之内采购大批武器,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后来,巴西政府和德国政府又签订了一笔用农产品交换军备的合约。1937年3月19日,巴西为骑兵部队订购了100门75mm克虏伯野战炮,1938-1939年之间到货,一共装备了25个炮连,部署在西部和南部国境防备邻国入侵。当时巴西国内的道路建设情况很差,所以,这些火炮都是畜力牵引的版本。
炮管上带有巴西陆军军徽的克虏伯7.5cm M1913出口型野战炮。巴西早年曾向克虏伯订购几十门该型火炮,一战爆发之后,还没来得及出库的这批火炮被德军征用,其中一部分后来辗转流落到保加利亚。
巴西30年代从克虏伯订购的7.5cm le. FK18野战炮。
1938年3月25日,巴西又与克虏伯公司签订合约,再行订购1180门口径从75mm到150mm不等的轻重火炮,史称“克虏伯大交易” 。除了火炮之外,巴西还订购了配套的各类装备和附属品,如644辆机动车辆、50辆拖车,观测仪器和指挥仪等。这些车辆和设备分别来自蔡司、意力(ELAC,声学设备制造商)、斯佩雷(Sperry,灯具制造商)克劳斯-玛菲、戴姆勒-奔驰、马特拉(MATRA,工具设备制造商)、布辛-纳格和亨舍尔。这笔交易是以英镑支付的,总价值大约有828万英镑,首付15%,其余款项分成25期付清。倘若德国可以如数交付火炮,那么巴西就会成为整个南美洲炮兵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除了武器装备之外,巴西还购买了弹药生产相关的许可证、图纸和机械设备等,准备在本土生产火炮所需的弹药,但高射炮高爆弹配套的定时/碰炸两用引信还是需要从德国进口。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之后,英国对巴西实施了武器禁运,禁止欧洲大陆的军火商经英国港口向巴西运输军用物资。巴西从德国订购的武器本来应该从英国朴次茅斯启运,因此被迫改道意大利热那亚港,用悬挂着巴西国旗的商船运回国内。第一批从热那亚运到巴西的德国武器是4门88mm高射炮,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炮管和火炮主体是分装在不同的船舶里,错开时间分开进行运输的。
第二年,德国又席卷了包括法国在内的一票欧洲国家,英国将封锁范围扩大到整个地中海,巴西从德国订购的军火已经无法继续从热那亚发货。因此,只好先把武器从德国埃森用火车运到中立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再从里斯本港装船发出。
1940年11月,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在直布罗陀海峡拦截了巴西商船“锡凯拉坎波斯(Siqueira Campos)”号,并将其押送回直布罗陀港。消息传回巴西之后,巴西军中爆发了强烈的反英情绪。当时的美国也在向拉丁美洲出售武器,杜特拉和总参谋长以此为理由,请求美国进行干预。最终,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出面协调,化解了这次争端。巴西商船上面的货物被转移到另一艘美国商船上,再经过纽约港运回巴西。类似的事情在1941年又再次发生,这回遭到扣押的是巴西商船“巴热(Bagé)”号——它干脆被堵在了里斯本港口里面,直到谈判结束才放行。
“巴热”号上面的货物是巴西收到的最后一批德国军火。由于战事吃紧,德国军方征用了所有未及交付巴西的武器装备。一些之前已经经过巴西军方代表验收,运到德国、法国和葡萄牙港口等待装船的货物也被德方扣押,巴西方面对此无可奈何。
最终,巴西实际收到的武器装备只有如下这些:
·88mm高射炮28门
·75mm野战炮64门
·5辆Sdkfz 7(订购40辆)
·10辆MATRA野战修理拖车
·6辆亨舍尔33D1越野卡车
·6台大型高射炮指挥仪
·18台听音器
·防空探照灯若干
其中的防空武器和配套设备划归巴西陆军第1高射炮团,分别配发给驻里约热内卢的第1营、驻圣保罗的第2营和驻纳塔尔的第3营。
巴西的Sdkfz 7牵引车,由于配件来源断绝,没用几年就全部退役了,但最后一辆直到80年代才拆毁。
驳船上的巴西Sdkfz 7牵引车。
巴西Sdkfz 7牵引车牵引MATRA野战修理拖车。
巴西装备的德制防空听音器。
巴西装备的德制斯佩雷M1939大型对空探照灯。
巴西装备的德制大型高炮指挥仪。
第1高射炮团第1营是第一支装备德制武器的巴西部队,在1941年2月,他们接收了3个连共计12门88mm高射炮、两辆Sdkfz 7、两具听音器和4台探照灯。同年10月,该部形成战斗力,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1943年,该部又接收了一些美制37mm轻型高炮。1954年11月,该部德制88mm高射炮退役,改装美制M1 90mm高炮,番号变更为第90高射炮团第1营。
第1高射炮团第2营接收到了两个连共计8门88mm高射炮、以及两辆Sdkfz 7。1942年5月,该营被调往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Fernando de Noronha)群岛,与其他单位一道充当守备部队,高射炮连在莫罗多拉库尔(Morro do Curral)完成集结之后,在战舰护送下用轮船运往群岛海区,之后再用驳船摆渡上岛。该营在岛上执行了很长时间的驻防任务,直到1944年9月才回到部队驻地。
第1高射炮团第3营装备两个连共计8门88mm高射炮、Sdkfz 7只有一辆。两个连分别被部署在纳塔尔机场和圣丽塔港(Ponta de Santa Rita),防备敌军从空中和海上进犯纳塔尔市和帕纳米林军事基地。1942年12月18日,驻圣丽塔的高射炮连向海上开火,驱逐了出现在海岸线以外2600米处的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第3营后来也接收了美制装备,但德制高射炮一直使用到50年代中期才退役。巴西人认为,这些克虏伯炮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后来的美国货更加优秀。
巴西接收到的88mm高射炮都是8.8cm Flak 18,改装了类似于Flak 37的表盘式数据传输仪,但安装位置和细节和Flak 37的数据传输仪存在区别。巴西军方将这种火炮称为克虏伯C/56。
巴西陆军的一个88mm高射炮连正在进行实弹演习。
巴西阅兵式上出现的88mm高射炮,牵引车是美国提供的重型卡车。
德国还向巴西交付了一些轻型机动车辆,例如车库中间位置的这两辆造型古怪的Tempo G1200乘用车。
战前,巴西是德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两者经贸往来非常密切。二战爆发之后,巴西一度保持中立,但一直在防备德国从北部海岸实施登陆。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德国潜艇击沉了多艘巴西商船,此举彻底激怒巴西,致使巴西向德国宣战,加入同盟国阵营。1944年,巴西更是向意大利战场派兵,直接和德军大打出手。巴西加入同盟国之后,美国按照《租借法案》向其提供大批军火,巴西陆军缺乏现代化武器的窘境到这时候才得以缓解。
替代德国88mm高射炮的美制90mm高射炮。
进入新世纪之后,巴西又向德国采购了多批包括“豹1”、“豹2”主战坦克,“猎豹”自行高炮在内的重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