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八百多年,为什么到了秦朝改制就成为短命王朝?

文/忆暖

夏商一千多年,周朝八百多年,秦王朝15年,就包括后来的西汉王朝也只有近200年,为什么就再也没有出现过800年1000年的王朝呢?

周天子

一、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不一样。

周朝严格来讲其实都不能算是王朝,也只能算一个诸侯联盟。明面上周天子好像是主动把天下分成了许多份,赐给了功臣、兄弟和前朝遗嗣,其实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即使当时把天下都塞在周天子的手里,他也无法管理这么大一块区域。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非常弱,军事控制能力,反应调度等等都不能适应中国广阔的幅员。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是周天子统治中国,还不如说是各诸侯国帮助周天子统治中国,周天子只是挂个名而已。春秋时期各国征伐不断,周天子的威信已经受损;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更是名存实亡。所以说,周王朝八百年更多的只是一个政治符号而已,而实际的控制力其实非常有限。个人觉得,到了齐桓公称霸之时,诸侯的势力已经超越了周天子了。周王朝所谓的大部分寿命,只是各诸侯势力制衡共存而已。

秦始皇

相比而言,秦汉王朝对中国的控制力和周王朝不可同日而语。秦王朝时期,铁器已经普遍应用在农业当中,加上七国的封建化改革,经济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再加上秦始皇统一之后,“废分封,行县制”,严格地将地方控制在中央的管辖之内;政治方面“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驰道”等等,秦始皇的这些政策既是为经济统一谋划,也是为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谋划。

既然秦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那么地方对中央的反作用力也会加强。一旦中央的政策有所差池,反映到地方便会产生很大影响。后续的封建王朝延续的都是秦朝的制度,导致中央(皇帝)的决策对地方的影响非常大。可惜秦王朝成也法家,败也法家。过度使用民力的结果导致民命不堪,从而引起激烈的反抗,导致短命而亡。

二、政治和文化思想已经解放,“兵强马壮者得天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如果说周王朝时期,人民还普遍信奉所谓的“天命”,到了秦王朝统一之前,各国的变法,征伐,吞并,早已经冲击着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这导致了在秦王朝之后,一旦中央地方的权威稍有削弱,地方的豪强官绅便蜂拥而已,建立自己的势力,鱼肉百姓。所谓的“周天子万世一系”的宗法思想早已经不被士大夫阶层所信奉。虽然明面上依然是皇权至上,但是背地里弑君篡位屡现不止,反映得正是这种深层思想的转变。

七国之乱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大一统王朝对地方的强力控制有副作用,为什么像汉王朝、西晋王朝、明王朝那样,把天子的子嗣分封到各地还是会起叛乱呢?这正是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能够让一个王朝具备控制全国的能力,如果此时还逆势而动,就难免事与愿违了。就像现在美国能够插手全球事务一样,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控制力的加强和统一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这个时候再人为制造分裂,增加交流和沟通成本,是不会被社会和历史所接受的。

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三、秦朝的短命是无知,它的灭亡成就了汉朝;隋朝的短命是愚蠢,它的灭亡警醒了唐朝。

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个纷争的时代结束后,紧接着统一的那个时代往往面临较大的政治危机,如果不好好经营,往往夭折。比如说战国之后,秦朝统一后,正是民心思定的时候,然而秦始皇却反其道而行之,仍然延续之前那一套“严刑峻法”的套路,岂不知六国的民心还尚未统一,正是秦王朝需要修养生息,俘获民心的时候,但是秦朝的统治者却没有悟到这一层,从而导致了烽烟再起,秦朝覆灭。再如后来的隋朝,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乱,国家刚刚安定,本来就应该与民休息,隋炀帝却修建运河,建造行宫,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天下汹汹。

前车之鉴,隋炀帝却没有看到,阿房宫毁了秦王朝,大运河毁了隋王朝,这给了所有滥用民力的统治者一个警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