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趣味诗(17)

01.同头诗 02.绕头诗 03.数谜诗 04.拆字诗 05.字谜诗

06.联边诗 07.连环诗 08.宝塔诗 09.藏头诗 10.一字诗

11.嵌字诗 12.叠字诗 13.复字诗 14.数名诗 15.十字图诗

16.联珠诗 17.离合诗 18.独韵诗 19.翻韵诗 20.八音诗

21.盘中诗 22.回文诗 23.回文词 24.回文曲 25.药名诗

26.歇后诗 27.独桥诗 28.间韵诗 29.促句诗 30.幽默诗

31.谜语诗 32.缀名诗 33.集句诗 34.偷声诗 35.柏梁诗

36.同调诗 37.哲理诗 38.尖塔诗 39.神智体 40.韵字诗

41.掉脚诗 42.吃语诗 43.叠韵诗 44.同声诗 45.双声诗

46.穴名诗 47.星名诗 48.姓名诗 49.地名诗 50.五行诗

51.转韵诗 52.排比诗 53.卦名诗 54.节气诗 55.四季诗

56.六忆诗 57.八音诗 58.十二时 59.建除诗 60.粘对诗

17.离合诗

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文字的诗。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离合,字相析事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意也。”现存的离合诗,以东汉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为最早。南朝诗人作离合诗特别多。以离合诗唱和的,似从唐代权德舆、张荐等人的作品始,此外,又有陆龟蒙、皮日休的药名离合诗唱和之作。后者是将两字组成的一个药名,分离于两句诗的首尾,首尾相边,合并则成药名(见药名诗部分)。

离合诗近人多视为是一个谜种。但严格地说,离合诗应是一种诗体,是一种具有谜味的诗;诗为主,离合为辅。每首离合诗的吟咏都有一个主题,可以和所离合的词语意思相同,也可以另咏他事。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离合诗》把离合诗形式归纳为三类:

其一、离一字偏旁为两句,四句一字,如孔北海之作;

其二、离一句偏旁为两句,六句一字,如南朝(宋)谢灵运《离合诗》:“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劇哉归游客,處子勿相忘。”此诗离合为“别”字;

其三,离一字之偏旁于一句之首尾,而首尾相续为一字,如唐代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之一:

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前二种为离合诗,第三种为离合体诗。

离合诗的离合的方法是:

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离合诗。也有六句离合为一字的。所离析的字以首字为多,但也有取第二个字的。

另一种是每句句尾的字与下一句句首的字合成一字的离合体诗。

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

以离合体作诗为谜,相传以东汉·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为最早,诗曰: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渔去水)

进止,出行施张。(,时字)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吕去口)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域去土)

好是正直,女回予匡。(好去女)

海外有(隹乙),,隼逝鹰扬。((隹乙)去隼)

六翮将奋,羽仪未张。(翮去羽)

龙蛇之蛰,俾也(它)可忘。

玫璇隐曜,美玉韬光。(玫去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誉去言)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按去安,举字下面是手字。)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孔融阐述自己目前的处境、主张及抱负;但它又是一首离合诗,全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离合的方法是:先以每两句为一组,把上句的首字或第二个字,用下句的首字或第二字离去,可得一字;同样,下面一组的两句,离析后也可以得一字;此前后两组所得二字再合成为一字,换言之即每四句得一字。

有些的离析的字只是近似,如“与峕进止,出行施张”得“日”字就是如此。时字的古文近似于“出”下一“日”,在离析时就作为出字析去而得日字。其它诗中亦有类似情况,顺便在此提一下。

此种离合诗谜,到晋和南北朝时,仿效者甚多,许多有名的诗人,都曾做过。形式以四言为多。

离合诗 晋·潘岳

佃渔始化,人民穴处;

意守醇朴,音应律吕。

桑梓被源,卉木在野,

锡鸾未设,金石拂举。

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溪谷可安,奚作栋宇。

嫣然以熹,焉惧外侮;

熙神委命,已求多祜。

彼季末,口出择语,

谁能墨诚,言丧厥所。

垄亩之谚,龙潜岩阻,

义崇乱,少长失叙。

此诗每两句第一个字相减,得一字;然后所得字两两相加,二十四句共可得六个字:“思杨容姬難堪”。

赠江藻 陈·沈烔

门枕荒野,井上发红桃;

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

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

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

朋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

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

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

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

诗文描绘一群远离市井者怡然自得的情景,并用先离后合的手法,每四句组成一字,得“闲居有乐(乐)”四字,与诗的主题紧密扣合。

用骚体来作离合诗者并不多,较著名者有南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离合诗》:

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

意气悄以无乐,音尘寂而莫交。

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

阁盈图记,门满宾僚。

仲秋始戒,中园初凋,

池育秋莲,水灭寒漂。

旨归途以易感,日月逝而难要,

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谣。

手法也是先离后合,每四句得一字。全诗隐“悲客他方”,与诗意相符,亦不失为一佳作。

离合诗 梁元帝萧绎

寥云物净,水木备春光,

龛定方无远,合浦不难航。

○全诗隐一宠字

离合诗 赠尚书令何敬容 梁·萧巡

伎能本无取,支叶复单贫,

柯条谬承日,木石岂知晨,

狗马诚难尽,犬羊非赐驯,

既不似,学步孰能真,

由紊朝典,是曰蠹彝伦,

俗化于兹鄙,人涂自此分。

这首诗离合为“何敬容”三字。

离合诗 齐·石道慧

好仇华良夜,子欢我亦欣,

昊穹出明月,一坐感良晨。

娱字。

离合诗 宋·何长瑜

宜然悦今会,且怨明晨别,

肴蔌不能甘,有难不可雪。

古网(網)字。

咏雪离合诗 宋·王韶之

霰先集兮雪乃零。散辉素兮被檐庭。

曲室寒兮朔风厉。州陆涸兮群籁鸣。

第一句的头一个字“霰”中去掉了第二句的头一个字“散”,则为“雨”;第三句的头一个字“曲”中去掉了第四的头一字“州”(“州陆涸”,意即“州”字中已无三点,只存三竖),则为“彐”。“雨”、“彐”相合即成“雪”字。

作离合诗 宋·谢灵运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

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

哉归游客,子勿相忘。

“离”的手法同上,也是每两句首字相减,得“口、力、刂”;“合”则是三组相加而成。诗本身描写的就是男女离别缠绵之情,所隐藏的又是离别的“别”字,与诗的主题吻合,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离合诗 宋·谢惠连

夫人皆薄离,二友独怀古,

思笃子衿诗,山川何足苦,

放棹遵遥途,方与情人别;

啸歌亦何言,肃尔凌霜节。

这两首诗离合成“念”、“各”二字。

又夜集作离合诗 宋·谢惠连

四坐宴嘉宾,一客自远臻,

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离合诗 南朝宋·贺道庆

促席宴闲夜,足欢不觉疲。

咏歌无遗愿,永言终在斯。

 

“促席”两句,离“亻”;“咏歌”二句,离“言”字。“亻”、“言”合这“信”。此诗写夜晚宴饮时,拉近座位饮酒、唱歌、交谈,尽情欢乐。离合成“信”字,点明交朋友之道在于诚信。

离合赋物为咏 南朝齐·王融

冰容惭远鉴,水质谢明晖。

是照相思夕,早望行人归。

此是咏火。“冰容”两句,离“冫”,意为冰不能照火,水火亦不相容。“是照”两句离“人”,“人”与“冫”合成“火”。前两句明写冰、水,暗中寓“火”,因为冰火相克,水火不容。后两句意谓夜晚灯火照着思妇,盼望远行人早早归来,而行人夜归,亦需灯火照明。

春日离合诗二首  周·庾信

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

三春竹叶酒。一曲鸡弦。

第一首离合春字,第二首离合日字。

离合诗也有作于古书的题词或序,用来暗示作者的姓名,看起来就更像是谜了。由采录传闻异说撰写而成的《越绝书》,由于未署作者姓名,原先众说纷纭,有说是子贡,亦有认为是伍子胥。到了明朝,杨用修对该书的后序作了仔细推敲,发现作者已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制成隐语置于其中。此后序为:

以吉为姓,得衣乃成。

厥名有米,覆之以庚。

禹来东往,死葬其乡。

不直自斥,托类自明。

文属词定,自于邦贤。

以口为姓,承之以天。

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杨用修的解释是:“吉得衣,乃袁字。米覆庚,乃康字。禹葬会稽,是会稽人袁康也。其‘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厥旨书昭然,欲后人知也。‘文属词定,自于邦贤’,言共著非康一人也。以口承天,吴字;屈原同名,平字;与康同着此书者,乃吴平也。”全诗隐“会稽袁康著同郡吴平审定”之意。

另外有一本为后代丹经之祖东汉道家魏伯阳的《参同契》,情况亦相似。据明·郭子章《六语·隐语》引《杨用修集》载:“魏伯阳《参同契·后序》云:

郐会鄙夫,幽谷朽生。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

循游廖廓,与鬼为邻。

百世一下,遨游人间。

汤遭厄际,水旱隔屏。

隐“会稽魏伯阳”五字。清·周亮工《字触》所引载亦同。但所说隐此五字中,‘会稽’二字从隐语的角度来看是不成立的。另据钱南扬《谜史》引《魏伯阳参同契》: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

循游廖廓,与鬼为邻。

沦寂无声,形化而仙。

百世一下,遨游人间。

敷陈羽融,东西南倾。

汤遭际,水旱隔并。

柯叶委黄,失其荣华,

各相乘负,安稳长生。

原都以为是修仙长生的秘诀,经明朝人的研究,方知是离合诗。全诗隐"魏伯阳歌",阐明作者姓名。并引俞琰的《集解》:“首四句隐魏字,‘沦寂’四句隐伯字,‘敷陈’四句隐阳字。委邻于鬼,魏字也。百去一乃白字,白合于人,伯字也。汤与阨遭隔去其水,而并以阨旁,阳字也。”又陶素耜《集解》:

“‘柯叶’四句,藏歌字。柯失其荣,去木成可字。乘者,加也,两可相乘为哥。负者,欠也,哥旁附欠,为歌。”

近人大多认为,此二书都是东汉时期所作。比起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这两本书可能更早些;诗的本身,固然不如孔作,但从隐语的角度来看,似比孔作尤佳,更近于谜。

起源于汉晋的离合诗谜,到唐代更是盛极一时。最有名是权德舆的《离合诗赠张监阁老》:

黄叶从风散,共嗟时节换。

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

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

帐殿汉官仪,巾车塞垣草。

交情剧断金,文律每招寻。

始知蓬山下,如见古人心。

两句成一组,其首字离析得“田、心、弓、长、八、厶”;每

四句相合而成“思张公”三字。

此诗当时曾引起许多诗人的兴趣,一时和者众多。受赠的张公就是张荐,他酬和了一首。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 张荐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

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

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用的是同样手法,离之得“禾、厶、木、又、门、各”,合之则得“私权阁”。“私”有偏爱之意,也与思字通,而“阁”即阁老,是唐时对资深官员的敬称,此三字也与“思张公”意思相似。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聊继此章 崔邠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

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

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

苦文俱盛,即时人并命。

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

 

此外,崔邠、杨于陵、许孟容、冯伉、潘孟阳、武少仪等均有离合诗唱和之作,成为当时诗坛佳话。

答权载之离合诗 唐·许孟容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

亦有擅风骚,七联文墨曹。

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

化识从臣谣,人推仙阁吏。

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

简下威凤,系霜琼玉枝。

和权载之离合诗 唐冯伉

车马退朝后,聿怀在文友。

词宗伯雄,重美良史功。

亦曾吟鲍谢,二妙尤增价。

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

覃思各纵横,早擅希代名。

息心欲焚砚,自腼陪群英。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中书舍人) 杨于陵

校德尽璋,才臣时所扬。

放情寄文律,方茂经邦术。

 

王猷符发挥,十载契心期。

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

 

信兹酬和美,言与芝兰比。

昨来恣吟绎,日觉祛蒙鄙。

和权载之离合诗 唐·武少仪

少年慕时彦,小悟文多变。

木铎比群英,八方流德声。

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

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

傅野绝遗贤,人稀有盛迁。

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

和权载之离合诗 潘孟阳

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

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

 

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

计彼官接联,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

烟云竞文藻,因喜玩新诗。

每组四句离合后可得"词章美"三字。

这些酬和诗,水平参差不齐,从离合的角度而言,以潘孟阳所作较佳。

空海和尚(774—835年)即“弘法大师”,是日本国德高望重的僧人。他殊好佛经和汉学,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作为“学问僧”之一,随第17次“遣唐使”藤原野葛麻吕入唐。滞留在福州开元寺期间,曾作《灵源深处离合诗》,诗曰:

磴危人难行,石碱兽无升,

暗迷前后,蜀人不得登。

浣溪沙 三台送客,作离合体 元·元好问

锦带吴钩万里行。青云人物旧知名。百壶春酒过清明。

渺渺荒陂冰井路,青青杨柳玉关情。斜阳无语下西陵。

离合诗两首 书剑双绝

往来复三月,主人意切切。

涂鸦黄河畔,水色冷如铁。

华年早不惜,化做霜与雪。

搏虎壮士意,手拭山君血。

奈何剑气阑,示君空长叹!

迁来孔融樽,千里共相欢。

叶随秋风凉,十里露如霜。

叹君意凛凛,又韵多泱泱。

移山填小词,多情不疏狂。

逞才非豪杰,走马赋焕章。

东闽有佳茗,八品犹余香。

旦闻子一曲,日日音绕梁!

 

离合诗(猜诗名)小古董

旱田千里日如煎,一草难生正可怜。

愁悯农家呼暴雨,心非府馆摆华筵。

今晨役吏临茅屋,口诵文书敛税钱。

且把耕牛充作赋,不教欠债到明年。

合·娥·韦娟抱雪

三生幸相逢,一见吾心醉。

为情为爱痴,繁星点点碎。

柳絮因风起,此情何所系。

用心不足惜,只盼半生依。

已患相思恙,还盼心药医。

昊穹独此人,一日难不思。

此念告琪儿,未知可有吉。

似木立雨中,才子犹叹息。

 

合·娥·韦娟抱雪

一轮玉盘挂,吾心长戚戚。

人去几千载,年年忆后羿。

七月鹊桥会,撇己独嘘唏。

何处舞清影,仃广寒栖。

离合诗·我爱琪儿抱雪 己卯年秋

天鹅湖畔,鸟去他乡。

为美受伤,十次何妨。

花开堪折,置诸土上。

一念过后,兀自神伤。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