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上海家化因“家事”错过早期电商流量红利期,后有拉芳家化求变失利、业绩下滑,以“蒂花之秀”闻名的名臣健康进军电商却也是不见起色,我简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冲动,本土日化品牌到底是怎么了,这是我最近最想说的话。2019年名臣健康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下降5.27%,其中日化用品5.06亿元,同比下降5.24%;实现归母净利润2307.67万元,同比下降22.2%。公司一再提出的目标又一次落了空,那么2020年能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目标呢?
高端定位失利
销售高度依赖线下渠道
名臣健康也曾重点打造高端产品,2019年名臣健康重点推出“高端洗护领导品牌”盈寇,并借助腾讯动漫顶尖IP“狐妖小红娘”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花重金构建产品二维码红包系统来实现自己的品牌年轻化战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年报显示,名臣健康日化产品2017-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6.24亿元、5.33亿元和5.06亿元,而营收增速分别为7.63%、-14.56%和-5.24%。很明显,想要通过产品重新定位来实现业绩的增长,不只是喊喊口号、搞几个活动那么简单。更多要依靠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老化也许是名臣健康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研发投入不及同行,创新力度明显不足。产品老化的问题不只有名臣健康遇到了,拉芳家化也同样存在,可是拉芳家化研发投入强度却是强于名臣健康的,在2019年拉芳家化研发投入0.38亿,占比为3.96%,而名臣健康却仅有0.16亿,占比为3%,这点我们不可否认。而对比化妆品行业巨头上海家化,由于其体量巨大研发投入占比较低为2.41%,但绝对量为1.83亿,这是名臣健康无法比的。不过这三者都存在着重研发轻营销的问题,这也是由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所引起的。
不过这三个上市公司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销售渠道多依赖于线下。打开名臣健康的招股说明书,其2014-2017年上半年其经销模式占比分别为97.18%、96.6%、96.5%和96.6%,而近三年的财报都提到过其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占比超过95%,虽说传统商超、百货、专卖店是日化用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未来的趋势更多是线上。而反观拉芳家化,2019年居然要重点布局线下,提出要建设“万店工程”计划。不知道这步棋下的对不对?其实,名臣健康一直希望通过电商、并购和发展新品类来实现营收规模的快速扩张来实现营收净利双收的目标,结果却是不令人满意的。另外,名臣健康的期间费用率一直低于同行水平,六年平均为29.60%。三者最大的区别是销售费用占比不同,2019年名臣健康、拉芳家化和上海家化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43%、42.94%和42.18%,我想这也是名臣健康营收下滑比较大的原因之一。你没有人家公司宣传力度大,只仰仗老牌子“蒂花之秀”等品牌的知名度那也是不现实的。
卖不动货的名臣健康
只能用减产来解决问题
尽管名臣健康的库存量在降低,可是存货周转速度却是在下降的,而存货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减产行为,也反映了公司产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产品不再吸引当代消费者为其买单。2016-2019年,名臣健康存货周转率在逐年走低,由2016年的1.8次下降为2019年的1.24次,而2017-2019年生产量同比分别下降0.7%、9.06%和-5.22%,而销售量同比变化3.68%、-18.43%和-2.71%。
预收款项的减少似有
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
通过浏览公司的审计报告,很明显写着存在管理层为了实现目标而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
不过想想也很符合逻辑,公司为了上市必须把报表做好,2015-2017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0%、1.46%和7.64%,为啥2017年营收反弹幅度比较大呢?纸是包不住火的,2018年业绩立马给你一个下马威,营收下降14.86%,而2017年也是预收款项下降幅度很大的一年,直接由2016年的0.67亿下降为2017年的0.25亿元,而2016年和2017年营收分别为5.96亿和6.42亿,预收款项下降的这0.42亿与营收上升的0.46亿相差也不是很大,这是个巧合吗?
值得提一下,其实公司高管也不看好名臣健康。高管余建平,彭小青,林典希,许绍壁,陈东松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金额约为4300余万元。其实公司内部的经营状况高管才是最清楚的,只能说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总结
曾听人说过,上市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提升知名度,另一种就是圈钱。我想未来的名臣健康该如何走下去,公司高管应该好好想一想。我觉得公司只要想变得更好,总有方法改善自己的经营情况。继续推进品牌年轻化的进程,提升产品质量,洞悉时代潮流,增强创新能力或许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ty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