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出生时直射斗牛的两道金光,原来是帮如来的
《西游记》第一回记载,孙悟空出生时,即“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问题是,孙悟空两道金光闹出这么大动静,除了惊动了玉皇大帝,还有谁看到了呢?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两个大佬。一个是太上老君,一个是如来佛祖。巧的是,孙悟空出生前后,他们俩都纷纷到人间去渡劫了。
此刻,如来佛祖渡劫的身份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于公元前623年,29岁出家,35岁时,在菩提树下修炼四十九天,看到东胜神州孙悟空射出的两道金光,顿时开慧成佛。这一年,正是孙悟空出生的公元前588年腊月初八。这年是戊申年,所以,孙悟空是属猴的。
如何证明佛祖成佛日与孙悟空出生日相吻合呢?咱们可以算一算。
01
孙悟空被拘到地府时是342岁,就从这里开始算。
大闹地府销死籍1天(除了人间,一天都按照一年计算)。343岁。
上天当弼马温“半月有余”,按16天计算,359岁。
李靖第一次派兵围剿孙悟空1天,360岁。
当齐天大圣“半年光景”,大约183天。543岁。
第二次天兵围剿,与天兵天将打了1天,544岁。
与二郎神打了1天,545岁。
炼丹炉49天。594岁。
与王灵官及雷部36将打了1天,595岁。
请来佛祖,与悟空打赌,被压五行山,1天,596岁。
王莽篡汉被压五行山下。这一年是公元8年。倒推一下,孙悟空出生年份基本可以确定为公元前588年。再与佛祖成佛日互相印证,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会在这一年出生呢?要了解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先分析一下,太上老君与如来佛祖为何都选择这个时间段下界渡劫。
前面说了,如来佛祖出生于公元前623年,而太上老君也化身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按照这个年龄,老子比孙悟空还小17岁呢。
孙悟空一出生射出的两道金光,实际上是帮助如来佛祖在大雪山渡劫。如来佛祖渡劫成功结束,才遇到了孔雀吃人。《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佛祖说:“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
佛祖在人间驻留了多长时间呢?他是圆寂于公元前544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传播佛法。不久,就被孔雀吃了他的丈六金身。佛祖正好借机重返灵山,恢复了佛祖本相。
太上老君为什么也要在这一段时间下凡呢?此事,还要从《西游记》的开篇说起。
02
西游记开篇有这样一段话: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我们又可以把这十二会分为四段,分别为:盛世(子、丑、寅),衰世(卯、辰、巳),中兴(午、未、申),末世(酉、戌、亥)。
盛世之时,人心最是敬天礼地,心爽气平;衰世之时,人心性拙情疏,无多作践;中兴之时,不贪不杀,养气潜灵;末世之时,人心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这一点,是不是与佛祖点评四大部洲人性特点相吻合呢?
时代不同,风气也就不同,人心也不同。盛世,人心正气最足;衰世,人心正气下降;中兴,人心邪气上升;末世,人心邪气下降。
那么,孙悟空出生的时间,就属于中兴时代的申时,恰好属于邪气上升的高点。这点似乎比较难理解是吧。其实也不难。无论正气邪气都有一个顶端。这个申时,就是邪气之顶;如同寅时是正气之顶一般。
关于“十二会”的理论,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事情,咱们就点到为止吧。总之在这个阶段呢,人心邪气最旺,通常就会出现许多精神上的问题。按照我们现代医学来说,就是抑郁综合症。
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孙悟空就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生了。他出生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佛祖救世而来。也就是说,佛法将成为三界救世的暂时法宝。
那么太上老君这时候下界渡劫又是为何呢?
也许有人认为,太上老君渡劫一定是为了阻止如来佛祖的佛法东传。其实恰恰相反,作为圣人来说,太上老君的眼界可没有那么窄。只是在佛祖成佛之日,他看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了阻止如来佛祖渡劫,魔王波旬率领一群妖魔前来阻止。
经过一番激烈交锋,魔王波旬被打败。不过,最后魔王说了一句话,瞬间让佛祖流泪了。波旬说,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我让我的弟子们穿上你的袈裟,混入你的僧宝,曲解你的佛经,破坏你的佛法。世人都有贪欲,我就满足他们的贪心和欲望。到时候,你的佛、法、僧三宝就会全被我的徒子徒孙占领了。你怎么办呢?
听到波旬的话,佛祖无言以对,默默流下了眼泪。
正因如此,所以太上老君决定下凡渡劫,他想帮助如来佛祖,化解波旬的魔法。
就这样,太上老君化身老子先在周王室做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官。之后,骑青牛过函谷关,遇到关尹,向他传授了《道德经》。这就是说,在如来佛祖准备“佛法东扩”之前,太上老君已经率先将《道德经》传了下来。
留下《道德经》的目的,是太上老君为人间留下一部正法。因为他知道,佛经虽多,但不是人人都能读懂。加上波旬弟子们的曲解破坏,很容易把人带入歧途。
紧接着,老子继续西行出关,化胡成功。这个化胡,通常被认为是老子向释迦牟尼传道。传道之后,老子的任务完成,也就回到天庭,恢复了太上老君的身份。
太上老君做的这件事,在人间来说不过是几十年的事情。那时候,孙悟空还正在花果山上率领群猴“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呢。
既然说,人间已经有了太上老君留下的《道德经》,为什么还要进行佛法东扩呢?
03
关于这个问题,如来佛祖早就说过,南瞻部洲之人欲望多且刚强难伏。《道德经》道理深奥,一般人难以理解。不像佛经,针对具体的事情,都有具体的经法。这就叫做“对治”。对于南瞻部洲之人来说,“对治”就是目前最有效的开智之法。
当然,此事有利也有弊。太过于具体和直接,又容易让人们陷于执着之中。所以关于到底传什么经,如来佛祖与燃灯祖师也产生了分歧。因此,开始时候迦叶与阿难传了白本经书。后来被燃灯祖师破坏掉了,最后才重传了有字经书。
无论有字无字,其实都是好经。只是这些经书,如果到了波旬弟子手中,方法、内容都被遭到曲解,这效果就很难说了。对于此事,如来佛祖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好在还有太上老君的一部《道德经》。
为了让世人知道道法与佛法之间的源流与关系,道教专门记录了老子化胡的故事,这就是《老子化胡经》。
只不过,佛教之中鱼龙混杂,这部《老子化胡经》让许多人不爽,也因此引发了多次佛道大辩论。
到了元朝,佛道辩论达到了高峰。
事实上,在成吉思汗时代,道教地位还是非常高的。道教掌教丘处机还因劝阻成吉思汗的“止杀令”而闻名于世。不过,丘处机与成吉思汗死后,道教的地位受到了很大冲击。
1254年,在蒙哥主政期间,曾经让阿里不哥组织过一次佛教与道教的大辩论。道教代表人物是李志常,也就是丘处机的得意弟子之一。这次辩论,基本平手。1258年,忽必烈主政期间,一场更大规模的辩论赛开始了。
此时,道教的掌教是张志敬。张志敬无论辩才还是威望,都比之前全真教历任掌教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差了许多。而佛教这边的首席辩论师是德高望重的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因此这次辩论的结果是,道教完败。按照约定,参与辩论的道教樊志应等17人被带到龙光寺削发为僧,烧毁道教“伪经”45部。其中就包括这部《老子化胡经》。至此,老子化胡就成为了一种传说。
此后,佛教兴起,道教基本处于一种隐退状态。只有在乱世时候,道教才出来渡世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