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风云突变 潮水将退 谁在裸泳?

这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巨大转变,全球每一个投资者都身处其中。

在过去两周里,各国央行收紧风向越来越明显:加息稳步推进的美联储要开启缩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认欧元区经济复苏,英国央行行长明确加息可能,加拿大央行七年来首次加息。

利率上行,债市决堤,科技股重挫,高利率背景下只有金融股依旧上涨。投资格局翻天覆地,靠高股息股票和债券赚钱的大好日子或将走到尽头。

央行们能十年宽松,给投资者带来躺着也能赚钱的好日子;也能一朝收紧,夺去所有轻松挣钱的美梦。

债市血雨腥风,股市前途未卜,更多央行蠢蠢欲动,在这场大转换中,过去的一周有哪些关键信号不容错过?股债双杀,未来路在何方?

央妈们集体撤梯子?

尽管全球通胀依然疲软,但主要央行近期却释放出集体转鹰的信号。《投资者们小心了,全球央行要集体撤梯子了》一文提到,全球央妈最关注的目标似乎已不再是通胀,而是在民间部门杠杆率放大及资产价格高企时的金融市场稳定。

在2004-2007年间,全球通胀表现良好,但央行收紧政策的步伐过慢,导致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不断累积,民间部门杠杆率都大幅飙升,各类资产价格疯涨,最终酿成悲剧。

在那之后,民间部门杠杆率以及资产价格大幅下滑。而随着发达国家央行长期采取非常规宽松政策,杠杆率和资产价值又重新大幅抬头。有了前车之鉴的央行,在当前这一周期就尤其注意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

摩根士丹利本周警告称,当前各国央行比以往更加在意金融稳定。不管是加息、缩表还是宏观审慎监管,都在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息:全球货币政策立场已经在向鹰派转向,而且接下来会持续如此。

事实上,认为目前全球宽松时代结束时点已经到来的,远不止摩根士丹利这一家机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上周也曾表示,长达九年的持续压低利率、注入流动性,来创造资金驱动经济和市场的时代宣告终结,短期债务周期末期开启。现在应该做的是,“继续载歌载舞,但逐渐接近出口,并随时留意警钟何时响起”。

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像一群豪赌者在等待骰子何时掷下,投资者们正紧张着地盯着这个即将到来的秋天。尤其是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将召开利率决策会议的9月。《为什么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秋天 全球市场会变天吗?》一文讨论了美联储是否会展开缩表,欧洲央行是否会转向紧缩,对“音乐”何时停止做出了判断。

全球债市抛售潮会否继续?

过去两周以来,全球债市再现抛售狂潮,尤以欧洲为甚。

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6月底的0.229%攀升近30个基点,至0.5%附近,并曾一度升至0.58%的18个月最高位。英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升30个基点至1.3%。法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6%升至0.9%上方。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大涨,其在过去九日中仅有二日下跌,收益率从6月底的2.1%左右攀升至近2.4%。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波国债抛售潮?《过去两周你可能忽视的市场大动作:全球债市抛售潮》一文提到,一系列因素综合引爆了这波欧美债市抛售潮,包括技术面及期权gamma等。

从宏观层面看,各大主要央行偏向“鹰派”的表态刺激了债市作出剧烈反应,尤其是欧洲央行。欧洲央行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转折点,上周四的会议纪要暗示会收紧货币政策,行长德拉吉说将会逐步停止扩大债券投资组合。

不过,本周一,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从多月高位回落,部分回吐过去两周的涨幅,德国10年期国债下跌3个基点至0.54%,创下近四周最大单日跌幅。这波债市抛售似乎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市场依然认为,随着欧洲央行将开始削减QE、美联储计划缩表,一个长达30年的债券牛市时代就要结束了。

科技股回调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欧美科技股在经历了6月9日和12日的连续大跌后,虽没有到达一蹶不振的境地,但也进入了显著波动期。有投资者担心这是全球市场由盛转衰的先兆。

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从6月9日984.72点的历史峰值,回落至7月3日的六周新低932.29,随后又一路上扬至7月10日的953.28,并在周一以0.8%的涨势跑赢大盘。

随着科技股回调,预言全球、特别是欧美股市下挫的声音逐渐放大。《科技股被抛弃之日,全球市场拐点之时?》一文给出的其中一个理由是:上半年的科技股就像去年的原油板块,总是随同甚至带领大盘正向波动,投资者惧怕一度炙手可热的科技股被抛弃之日,会协同拉低全球股指。

不过,市场上也存在不少乐观的声音。FactSet统计,在本周五正式打响的财报季中,标普500的二季度整体盈利或同比上涨6.6%,其中科技、能源和金融板块领涨大盘。

CFRA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认为,作为今年表现最好的板块,科技股会因美元走弱而盈利超好。当美元指数在二季度累跌4.9%时,预计二季度科技股EPS将同比大涨11.1%。从历史趋势来看,美股在过去21个季度的实际EPS比预期值平均高出3.6%,代表二季度的盈利预期偏差不会太大。

美股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6月以来,投资者逐渐转向金融股,标普金融板块上涨了7.9%,科技板块下跌1.3%。但这一状况本周出现了转变:科技股普涨,FANG反弹至50日均线上方。这是否预示着,美股的板块“大转换”未必持久?《美股“大转换”还会继续吗?7月财报季见分晓》一文给出了答案。

加拿大紧缩是否再次引领全球?

加拿大央行周三宣布加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由0.5%提高到0.75%。这是该行七年来首次加息,也让其成为G7国家中第一个跟随美联储步伐的央行。

加拿大经济体量虽然不大,但却扮演过全球货币体系重大变化先行者的角色。2015年,加拿大央行的降息举动成为一波降息潮的开端,包括中国、丹麦、瑞典、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国家纷纷降息,这些国家的GDP总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这一次,加拿大的紧缩动作,是否会再次引领全球?《七年了,加拿大央行终于加息了,这意味着很多》一文指出,今年二季度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相继就撤出货币宽松发出信号。加拿大央行跟随美联储的步伐,虽然在影响上不可同日而语,但其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加息之后,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近年来疯狂放大的加拿大楼市泡沫。加拿大五家最大的金融机构紧跟央行动作,将贷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优惠利率(面向信用等级最高客户的利率)由2.7%调整至2.95%,周四生效。

前述文章指出,和短端利率的上行相比,更大的问题在于长端利率:加拿大5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已经翻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升至2014年11月以来新高,而且仍在快速上扬。以美国2004-2006年的历史为鉴,和抵押贷款利率的飙升相比,没有任何其他因素会更快的刺破楼市泡沫。

耶伦“绝唱”如何解读?

美联储主席耶伦本周三、四参加半年期国会听证,并就经济和货币政策问题接受美国国会议员提问。周三的美国市场好像又迎来了久违的“美好旧时光”,耶伦的偏鸽派证词,让所有人都成了赢家。

《耶伦国会听证或成绝唱 一文读懂首日所有看点》一文提到,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对中性利率的讨论是否鸽派。对此,耶伦在首日问答环节的原话是:“以历史标准来看,中性利率目前相当低,联邦基金利率若要达到中性政策水平,将不必进一步上升那么多。”高盛据此认定耶伦的政策长期展望偏鸽派,对9月先缩表不加息的预期信心增强。

野村证券首席固收策略师George Goncalves却看重耶伦的另一句回答:“随着时间推移,当前压制中性利率的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认为这是颇为鹰派的措辞,在基准利率没有达到中性利率的背景下,暗示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不变。

本周听证会的另一大看点是谁将成为下任美联储主席。耶伦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2018年2月3日结束。她在听证会上表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席”。但她也流露出连任意愿,称“如果特朗普总统邀请我谈这件事,我当然考虑(答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