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抬灵》有感


读《抬灵》有感
文丨贺万春
        什么事是天下最大的事,作为一个和农村土生土长和农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我,司空见惯农村抬灵埋人,我觉得抬灵埋人在昔日即便是现在,都是农村农民天大的事。城市也一样,家家户户都要遭遇这天大的事,而且那一家也单独埋不了人。再说实际些,即使火葬,那一家人都没有那个埋人的能耐。
        我忽然想起作家柳青说过的一句话:“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读过段恭让先生的散文《抬灵》,我们何尝不可以说;农村的婚丧大事,把一村人团结起来!这是一种信念凝聚起来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动摇,不可改变,不可抵挡,不可抗拒的,任何人也违抗不得。说得再实在些,它是有些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谁要胆大妄为,不遵守这个潛规则,他就要受到人们的指责和舆论的谴责。如作者所言,村民们合力抬灵这件事,是人民群众相互支持抱团取暖的仗义行为,是民风民俗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是一种宝贵的同甘苦共患难求生存求发展的艰苦奋斗精神!
        土葬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丧葬形式,在广大中国农村特别我们关中平原上,而今还沿袭着抬灵埋人这样的习俗。尽管当今农村丁壮者多出外打工,丧葬抬灵一时似乎成问题,一些自然条件好的地方竟然有人用架子车拉灵柩,这就未免对死者不恭。《抬灵》一文作者就给我们透露着自己家乡一位老人对抬灵埋人的态度,他说;“用架子车拉我,我不去!我要这伙崽娃子用肩膀抬我······” 这话道出抬灵埋人在农村人心目中的天经地义。
         我觉得,不管平原还是山区, 即使土葬,还是抬上灵柩埋人体面。我也曾在乡间亲耳听到人们对架子车拉灵柩埋人的诽分之言;“埋人哩还是缴猪哩!用架子车拉起灵柩哦!”说到抬灵埋人,那实在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一种最好的哀悼方式,也被国人用于对英烈高度的祭奠。
        作者对家乡人群力抬灵埋人的态度进行很好地诠释:在村里,只要谁家老了人,下葬之日唢呐一响,家家户户的人都来了。作者又对这种积极踊跃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剖析:“这当中不管死者是谁,不管贵贱高低,不管德性好与不好,昔日的恩怨情仇一下子就扯平了······这种不忌讳前嫌的思想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是乡民最难能可贵的。他们的说法是:”都是一个村子的,谁对谁错,还不是都在一起搅和了一辈子。”正是基于这种宽宏大度的思想,抬灵埋人才在农村变得那样争先恐后,天经地义。如果有人还因昔日一点恩怨一时转不过湾子,就要被乡党们讥笑为没见识,把人丟大了。
        乡民如此地纯朴厚道,胸怀宽广,在他们的心里,认为家家都有埋人的时候,抬灵埋人在他们眼中又算得了什么!作者身为农家出身,亲自见证着并亲自参与了农村抬灵埋人,而最为感动的是葬埋他的父亲。兄弟二人多在外少回家,几十年不能参与乡里抬灵埋人,父母晚年又接到自己身边,一住十年,和乡亲几乎音信断绝,然而,却在葬埋父亲时,乡党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踊跃。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乡亲争先恐后抬灵的情形:扛不上灵杠的,就用手扶着举着,一大帮人簇拥着,踏坏人家庄稼也没人有意见。就连在外打工的,也牺牲一天半晌挣钱的机会来抬灵,下过墓葬,不赴宴席,拉也拉不住,扬长而去。这使作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发出我感动于我的乡亲,我感动于我的乡情!
        而封土填穴过程,大家边收土边怀念老人的生平和德行,人人有口皆碑,都为老人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真是盖棺定论的总结,何等有意义的事情!
从作者的文稿中,我们也获得许多重要信息,一个老者告诉他:“咱村这一样好得很,老人了,不管忙闲,不论亲疏,不管天气如何一起上······”这段话道出了他们故乡人一个好传统,是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縮影。这约定俗成之事,是任何人也难于改变的。对于作者这长期居住外地的人,在葬埋父亲时也一视同仁,没有推诿和怠慢,受惠于身之人,当然过意不去,觉得欠了乡亲的情,无法偿还,也在情理之中。
        而更有让作者感到难为情的事,在他的父亲去世不到三月,母亲也走了,一想到抬埋父亲,多少乡亲停下正在打工之手来帮忙,他感到实在有些内疚。现在又要给他们添麻烦,为了自己心灵得到一时的安慰,准备先拿出些钱犒劳乡亲。然而,不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反而把大家惹恼了。我们从作者这一厢情愿的良苦用心,却隐隐地看到他知恩当报的伟大人格,特别在乡党既耽搁功夫又贴赔钱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合情合理的。
        让乡党更为恼火的是,他从劳动力市场请来二三十个抬灵的,就引起大家极大不满,硬是逼出乡亲的仗义执言,他民志叔就说:“你娃把乡情忘记得完完地了,你把村里人看成啥了!“还有的人说;“你爸你妈跟我们都是没有红过脸的好邻家,你娃娃弄地啥事情!”村上人和作者算起老账来!这事简直让他给捅下烂子。让我说,无非把乡党看外了,又是拿钱来,又是请外人抬灵,乡亲感到脸没处放呀!你说说你到底弄了一场啥事情?乡亲既和你摆理,还和你分情哩!更有义正词严的语言:“給你娃娃说,这是火烧寨,不是你城里!”言下之意,事情不能这样做,你把乡亲们小看了,火烧寨人不是你们城里人那么鼠目寸光,唯利是图。事到如今,作者完全被摆放到审判的位置。作者也吐出实言;我和他们好象不是从一个街道走出的人。这一时地违背乡风民俗,就能把人入另册。
       由此,我深深地感到乡风民俗的不可违背,它是有尊严的东西,不可小觑,它是一件伟大的严肃事。我这里只想说,作者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他是个识时务的人,更是一个知恩必报有心的谦谦君子。然而,乡亲却不领他这个情,这就足见乡亲目光远大,把抬灵埋人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他们感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被剥夺了,就要和你没完。这对作者思想是个大大的冲击,给他上了民风民俗大于一切的一课,让他充分认识到乡风俚俗的不可冒犯。作者最终也意识到自以为是的做法却践踏了乡亲的尊严,不管你的理由再充分,解释八遍八十遍,他们还是要固守他们的民俗长城,谁挖了窟窿都不答应。
        作者是个聪明人,他很会反思自己:“尽管我有我的考虑,但是在他们固执的坚持面前,我的考虑显露出浅薄的一丝子小家子气,市井之气“。作者已认识到只有让步,才能真正理解乡亲乡情。
       以村庄为单位 聚族而聚合村抬灵埋人的风气,体现村民仗义互助抱团取暖的正义感,更是一种民族传统,只有继承发扬才可使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然而,在一切商业化的今天,却令人不无担忧,优良的乡风民俗到底还能坚持多久。作者表达了他的真诚愿望:希望这个优良传统继续下去,一代传一代。这难道不是一种忧国忧民之心吗?
       说到村民的仗义互助抱团取暖的乡风乡俗,实是至关重要,我已抬埋过二位至亲,都得益于乡党的鼎力相助。由于终生多在外,少在家,逃脱掉多少抬灵封土的事,心存内疚久矣!
        人生首先得活出个德行,在乡村就叫乡行。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同事,因才华出众,后来迈进向阳公司,30年前葬埋家父,因家庭乡行不好,居然从本单位拉回桌凳过大事,遭到乡亲的冷嘲热讽,很是伤心生气,这倒罢了。不料返回单位,又因擅自作主行事,受到批评处分,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一病不起人没了!
        破坏乡风民俗,倒行逆施,似乎冒天下之大不韪,我那位同事,最终自食恶果,是有点残酷!而令人遗憾的是,父辈把乡行搞砸了,自己又不进行修复,再火上浇油,焉有不毁灭之理。
       读罢《抬灵》,感慨多多。恭让散文,意境高远,深沉厚重,趣味横生。直接地气,韵味无穷。运用大众口语,高出一筹,给人留下难忘印象。这样美文,并不多见!

作者简介
 

 

贺万春:1939年9月生人,西安市蓝田县人,从事散文创作二十余年,出版三本散文集,现为省市作协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虽已耄耋之年,不辍创作,犹喜哲理散文。微信名,夕阳无限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微信:mxy2722801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滋水美文
(0)

相关推荐

  • 【六盘人文 ‖1551】散文 · 宁夏西吉 姚矞浡——《怀念父亲》

                     怀念父亲 文 |宁夏西吉   姚矞浡 亲情散文       如果父亲在世的话,今年应该九十五岁了.可这世上没有如果,就像人的一生,谁也给你不了彩排的时间,你所拥有的, ...

  • 富巴子

    了解认识古苗疆绥宁 从这里开始 富巴子 作者:贺剑 在生物学中,组织是由细胞构成,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社会就是一个组织,而社会上的每个人就是细胞,人又分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今天我想要讲述的这个人既不是达 ...

  • 重陽節有感 作者:段永铭【古诗词】

    重陽節有感 文/ 段永铭 (一) 每逢九九重陽至, 秋風嗖嗖结寒霜: 鸿雁列隊飛南方, 遠方游子思故鄉. (二) 眺望沃野呈金色, 田園瓜果盡飘香: 大小車辆似穿梭, 庄户人家秋收忙. (三) 偷闲登 ...

  • 我的老家在金堆!

    家乡情缘 作者:溪流无声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是永远的根,最亲最近的还是父老乡亲.--这是我看到网上的一段话,是啊,前世未了的情缘,才续成了今生唇齿相依的乡亲,没有前世的情义,那有今生我们 ...

  • 老照片:70年代农村交公粮的真实画面,看了不许哭

    小伙伴们,你有见过那些年交公粮的场景? 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重温一下! 让我们一起回顾,让心重新回归原处! 当时经济和农业不发达,交公粮都是用牛或人拉着粮食去公社粮站. 交公粮都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的 ...

  • 胡清涛:想起了那些年悠乡串户的货郎担儿

    儿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想起了那些年走村游乡的货郎担儿 作者 | 胡清涛 原创 | 乡土 ...

  • 为进城务工者生活状态有感而赋‖文:张锋(东篱)‖总第773期

    本平台为纸刊<中国北方草都文学期刊>选稿基地 秦皇岛籍作者的优秀作品可推荐至<秦皇岛晚报> 为进城务工者生活状态有感而赋  组诗 文/东篱  (南京) 七绝·别   (四首) ...

  • 【逸仙散文专评】方绪南/读方良的《逸仙散文》有感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读方良的<逸仙散文>有感 作者:方绪南 方良把他的<逸仙散文>集的清样转发在<潇湘原创之家>文学平台上,赢来一致祝贺 ...

  • 张长兴II千年古镇育人才——梁德新《客家乡情》读后

    千年古镇育人才 --梁德新<客家乡情>读后 文/张长兴 一条大江,作为文化之乡梅州的梅江,浩浩荡荡地流过千年古镇松口: 一条大江,作为客家"母亲河"的汀江,穿州过县,在 ...

  •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1902年的深秋,还在维也纳新城陆军就读的卡卜斯以读者的身份给伟大的诗人莱内·玛利亚·里尔克写了一封信,里尔克真诚热忱地回复了这封信,从此他们便书信往来频繁,直至 ...

  • 20世纪最伟大诗人给青年诗人的信: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北岛荐读)

    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称<忠义水浒全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 ...

  • 【好诗伴读】青年诗人晴天的诗

    晴天的诗 ▌二十岁后,不再任性 时光在流逝中讲着动人的故事 留意一个玩笑 才发现已匆匆二十年 那些忧伤与欢乐的瞬间 都被岁月掩埋 回首凝望  很多人已不再 年轮在树墩上刻下印记 所有的生命不过是微笑的 ...

  • 爱是艰难的:重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电影<海上钢琴家>配乐 "爱,很好: 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 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 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 是最高的工作 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

  •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是我特别喜爱的一本小书,因为它很轻薄,所以出门旅行时我常把它塞进背包里.它的作者是德国诗人里尔克(1875-1926),是他三十岁时写给一位未满二十岁 ...

  • 【品读】杨强《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京邑从为客,耽诗觉有神 --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初见刘能英老师,是在2014年初夏赴南岳衡山参加一次诗友聚会上.那次旅游,刘老师对于我们80后晚辈 ...

  •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八封信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想再和你谈一谈,虽然我几乎不能说对你有所帮助以及对你有一些用处的话.你有过很多大的悲哀,这些悲哀都已过去了.你说,这悲哀的过去也使你非常苦恼.但是,请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些大的悲哀并 ...

  • 郑国柳: 读女儿的信有感

    一直以来  我只把玉雕事业  作为终身理想去追求  岂不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儿璞玉  陪伴  也是对孩子人生精雕细琢的过程  读女儿的信有感  文 / 郑国柳 2020年11月25日晚,女儿郑楠跟 ...

  • 河南周口特邀作家“李诗婷”诗词作品《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李诗婷作品 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前世孽缘须注定,含辛落泪育儿难. 栋梁虽贵贫庐抚,喜报连连合庆欢. 父母为孩甘舍命,晚年孤寂痛肠肝. 养崽自古要防老,谁料今生苦债还! <淡泊人生> ...

  • 贾浅浅|读父亲的信有感

    给女儿的一封信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