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皮肤潮红、心跳加速是为啥?一文解答酒精的吸收、代谢和排泄
酒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诗词歌赋。上至达官显贵,下到市井小民,饭桌上都少不了酒的身影。
如今,生活水平改善,不论是亲朋好友聚会,还是单位的团建联谊,饭桌上都会有酒的影子,不论是白的、红的还是啤的。开心了,可以喝几杯,也可以一醉方休;伤心了,还是可以喝几杯,酒醉后烦恼事都抛诸脑后。
如果留意身边的“酒友”,你会发现部分酒友喝酒后全身皮肤潮红、眼睛布满血丝、心跳加快,部分酒友喝酒后全身皮肤苍白,也会有部分酒友千杯不倒,这当中有哪些缘由呢?
酒
市面上售卖的白酒、红酒、啤酒等等,对人体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酒精(乙醇),乙醇属于无色无味的液体,我们饮用的白酒中含有杂醇(甲醇,毒性较大)和脂类,所以有特殊的味道。
食用酒的度数按照纯酒精的比例制定,例如60°白酒即酒精浓度为60%,市面上售卖的白酒大多数低于60°,有极少数高于60°,高于60°的酒称为“高度酒”,啤酒的度数一般为10°左右。白酒经提纯后酒精浓度为75%时为医用酒精,99.5%为无水乙醇。
粮食酒(纯粮酒)是通过对高粱、小麦等粮食发酵酿制而成的,味道很纯,但市面上有些在售酒类饮用后有苦涩的味道,因为当中含有杂醇和醛类。
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和排泄
不论是饮用的白酒、红酒还是啤酒,人体吸收的最主要的成分为酒精,90%的酒精通过胃肠道吸收,饮酒后5分钟即可吸收入血,空腹饮酒比饱腹饮酒吸收更快,所以空腹饮酒更容易醉。
吸收进血液中的酒精等着被代谢和排泄,由于大脑组织脂肪含量极高,而酒精又是亲脂性物质,所以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几乎是血液中酒精浓度的10倍,这也是为什么喝醉后头痛欲裂甚至胡言乱语的原因所在。
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很快,但代谢很缓慢,通常头天晚上喝酒后,第二天早上都会难受。大约95%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少部分通过尿液或肺呼吸直接以酒精的形式排出体外。当我们与喝酒较多的人面对面交谈时,会明显地感受到酒的味道,这就是肺呼吸直接排除酒精的结果。
人体对酒精的代谢
肝脏为人体最大、最重要的代谢器官,酒精的主要代谢器官为肝脏。
吸收进人体的酒精的代谢依赖于肝细胞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醛在P450酶系的作用下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脂肪。
乙醇和乙酸对身体无毒无害,但乙醛属于剧毒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乙醛归类于一级致癌物(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致癌)】。乙醛可以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使组织液渗漏,出现皮肤潮红、睑结膜红染等症状;且乙醛具有神经毒性,出现心跳加速、头晕、头痛等症状。
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和活性个体差异很大,乙醛脱氢酶缺乏的人,体内的乙醛代谢缓慢,只能靠P450酶系缓慢的代谢氧化。乙醛对人体危害很大,民间说“喝酒脸红的人能喝”是完全错误的,喝酒脸红的人长期酗酒,患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风险远高于常人。
饮酒后的三种表现
人体对酒精的代谢依赖于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饮酒后的表现有三种结果。
一种是“千杯不倒”,他们体内两种酶的活性都非常高,吸收进体内的酒精能够很迅速的代谢掉,和这类人喝酒只有自认倒霉。一般来说,欧美人中两种酶活性都高的较为常见,我国北方或高原地区的人两种酶的活性较高,平原地区或汉人中两种酶活性较高的较少。
第二种是皮肤苍白,这类人体内两种酶活性都低,吸收进体内的酒精在血液中堆积,稀释血液后出现皮肤苍白,这类人应该绝对禁酒。
第三种是皮肤潮红,这种情况是因为乙醇脱氢酶活性高而乙醛脱氢酶活性不足,我国这种情况常见。
总结
最近几年,我国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这与酒精的使用关系紧密。喝酒后出现皮肤潮红、睑结膜红染、心跳加快等症状,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堆积在体内的乙醛不能及时地被分解。乙醛对人体有巨大的毒性,发现自己“喝酒上脸”后应当避免饮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因此我呼吁大家戒酒或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