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9386--我家的小孩总是灵秀乖巧
秦汉时期的峨眉武术
在我国武术界,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鼎立而三始于明代,而他们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可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够找到这三派起源的记载寥若晨星,故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史》也未能论述三派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目前关于这三派的起源,都只有传说: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潮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初创的,而峨眉派则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臂拳。
通臂拳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创编的。动乱和战争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有些诸侯国家或部族战败后,一些逃脱追杀的战神因而隐居在西南地区避远的险山恶水之间,司徒玄空便是其中佼佼者。司徒玄空潜修期间观研猿猴等动物搏杀技法并结合自身征战经验创编了古老的通臂拳并传播于众,因其常着白衣,徒众多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
《中国武术史》记作"战国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术大全》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乐山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文士,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就难以考订了。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脉相承。
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臂猿猴"、"白猿通臂"等套拳,清代改为"六合通臂",现传流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而今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猢狲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猿猴特征造拳,发力时"通肩"、"通臂",于闪、展、腾、挪、拍、起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甩膀抖腕、双臂交换劈、拧腰切胯等特点,勾手的动作比例占得很少,所以它跟猴拳还有明显的差异。通臂除拳术外,还有通臂功、通臂掌、通臂连环刀、通臂连环棍、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双刀、花枪、双剑、单剑、短剑等练法。
据《乐山市志》记载:“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伐蜀,蜀王战败被杀,秦灭蜀。遣大批富豪、文人、艺人,移民入川,废除奴隶制,改巴蜀二国为巴郡、蜀郡置南安县(今乐山市市中区)。由此,大量的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武学、艺技流入四川,从而使峨眉武术得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丰富。
东汉建安19年,公元214年,刘备在四川以成都为中心建立蜀汉政权,赵云沿岷江而上攻取犍为郡城,任李严为犍为郡太守。大量的北方、中原文化和武术流入四川,再次丰富多彩了峨眉武术。
巴蜀历史上大的战争与大的移民,外来文化、武艺的充实,使峨眉武术文化这一主体得以不断的丰富、融促。这对峨眉武术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荣昌缠门钱鼎文先生演示巴渝缠丝拳三段教学参考视频)
附:巴渝缠丝拳三段(初级缠丝拳 六十四式)动作名称
01.请手提气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步挤手 04.右挂步挤手
05.沉气灌劲 06.右挑闭左掌
07.左挑闭右掌 08.缠退压断
0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双擒左侧踹 54.双擒右侧踹
55.和身双炮捶 56.回挂右平肘
57.上步左挑肘 58.上步右挑肘
59.上步左平肘 60.盘旋右挑肘
61.右挑闭左掌 62.左挑闭右掌
63.钩挂提气收脚 64.导气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