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可以开悟吗?“存天理灭人欲”可能被误读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戒色”案例当属佛祖释迦牟尼了。

话说当年佛祖还是净饭王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时,与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成婚,王子与公主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一天夜里,乔达摩看到宫女们睡觉的丑态,顿觉美皆虚幻;当他出城目睹百姓的生老病死,又觉生命无常,众生皆苦,有责任寻求大道,普度众生,离苦得乐,于是他夜别妻儿,决心出家,开始修行。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一朝顿悟,用49年的时间,为众生讲经说法,被尊为释迦牟尼佛祖(另译释迦摩尼)。

释迦,是其种族名,意为“能、勇”;牟尼,译为“文、静”。历史上,释迦牟尼也是位能文能武的高人。

释迦牟尼佛不仅自己“戒色”悟道,还感化了妻子耶输陀罗公主,在其悟道五年后,耶输陀罗与乔达摩·悉达多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名释迦族女,跟随佛陀出家剃染受具足戒为比丘尼。

历史上,很多宗教家,甚至哲学家、科学家都推崇“戒色”或独身主义,比如牛顿、达尔文、诺贝尔、特斯拉……

中国的儒家学派虽然不旗帜鲜明的戒色禁欲,但对人的欲望还是有所限制的。

自从程颐说了那句“存天理,灭人欲”后,程朱理学乃至朱熹、陆九渊们倡导的新儒学,或多或少都被打上了“伪君子”的烙印。

尤其是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座中有妓,心中无妓” 的争辩,还有民间流传的“朱熹把俩尼姑点化纳为小妾”的段子,以至人们对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激烈批判一度流行。

最近碰巧翻到王维的《杂诗》之二,对“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却突然有了些许新的感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佛”王维的这首《杂诗》(二)写于隆冬时节,说的是小夫妻两地分居,饱尝相思之苦,有一天从故乡江南来了一位船家,在洛阳孟津的男子迫切的追问故乡的情况,而“绮窗”就是花窗,透出的信息显然是想询问爱妻在家的情形,一剪寒梅傲立雪中,你在他乡还好吗?真是一曲《相思风雨中》,爱恨断愁肠。

曾经写过“红豆生南国”的摩诘居士 ,此情此景何尝不是在诉说自己呢?

所谓人有七情六欲,而佛家认为,诸情皆苦,如果诗佛王维能与二程是同代人,听过那句“存天理,灭人欲”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活得更洒脱自在呢?

其实,程颐也并非要人断绝人欲,他曾解释分明:

“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未者,人欲也。”

由此可见,“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与“人欲”,就像一个太极图,或是一枚硬币,一体两面并非厚此薄彼或者取此舍彼。对《周易》颇有研究的伊川先生其实是在告诫人们,欲望过犹不及,应适可而止,明心见性才是大智慧,得大自在。

比如你偶然遇到一位大美女,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又很投缘,你很想和美女进一步发展关系,但是各种现实情况都显示你俩只适合做朋友而不可能成为爱人,此时你是忘乎所以,继续追求?抑或慨叹命运不公,有缘无分?还是害上相思病,茶饭不思,生无可恋?这个时候“存天理,灭人欲”就该发生作用了。

如何正确处理你和美女的关系?需要从“人欲”中走出来,而考量一下“天理”是什么?或者说把“爱美之心”这一先天本能的欲望引导到另一条道上,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开悟”。

孔子与弟子虽然很少探讨“天理、人欲”的话题(子罕言性与天道),但有一次,孔子表达的非常直率,他没有刻意的去强调消除正当的欲望,而是做了个假设: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由此可见,孔子对天理和人欲的认知也是非常乐观的。对于人欲,他分辨是非可否,实事求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让人的欲望顺应“天理”,这正是《易经》的智慧:乐天知命。

而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稻盛和夫先生推崇的“敬天爱人”思想,不也正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向引导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