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学发展贡献最大的三个人
荀子。传统儒学在战国时期并不吃香,具有开放思想的“黄老道学”校长荀子,引进黄老道的法术思想,对孔学进行了第一次丰富改造,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荀子
他反对对“天”的盲目崇拜和神秘主义,提出“天道有常”和“天人相分”的观点,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荀子是与时俱进的一代大儒,他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由于他的博闻广见和兼容并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鄙视秦,一生不入秦,荀子却入秦,并对秦国治理理念给予褒奖,他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汉代儒学,影响到董仲舒。
稷下学宫
董仲舒。如果说荀子是以一己之力改造了传统儒学,那么董仲舒则是通过国家意志,强力推行儒家思想。不同的是,董仲舒直接受命于汉武帝,服务于汉武帝的“削藩”和巩固中央集权,因此,董仲舒的“事功”色彩更浓,他的学术思想在荀子基础上,更加超越,他将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杂糅道、法、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汉儒体系,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董仲舒
与荀子的自然天道观不同,董仲舒赋予天以神格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下万物皆受制于天。因此,国家治理和政治思想都应该与天道合一,而“三纲五常”就是天下的常则。他的“大一统”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时代需要,他的“天人感应”论,以自然灾异来诠释社会现象,认为天灾不断就是君主无道所致,规劝君主节制私欲,以合天道,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这个主张却惹恼了汉武帝,差点送命。
朱熹。两汉之后,玄学大兴,儒学成为虚设,唐末五代以后,讨论天道性命成为新的学术思潮,“北宋五子”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开始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结合起来,邵雍的思想更是根植于道教。
朱熹
在享祀孔庙的弟子里,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的弟子,之所以享受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他在儒学的改造方面,贡献最大,他以程颢、程颐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道佛思想而形成,成了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也成为元代以后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范畴是“理”,亦称“道”或“太极”,最高主宰是上帝,又称皇天、天理,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君、师(孔子、孟子。后人将朱熹加上,亦称师),理是超越的形而上者,世界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它是万物存在的依据,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董仲舒
朱熹认为,理生气并寓于气中,气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它是形而下的情、状、迹;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程朱的“天理”学说,是有意志的道德神学,也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建立了依据。
朱熹认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体的不同称呼。儒教祭祀与周易六爻则是宗教心理活动的体现。
理学在宋朝并没走上前台,相反,在两宋时期一直备受打击,只能活跃于民间,直到元朝才被正式确立为官方思想,因为需要“君臣大义”的思想来掩盖“华夷之辩”的主流价值。
明代学术思想一直沉闷,直到王阳明,理学才生发出生机,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心”与“理”合一,不可分离。他认为认为“良知”乃察知善恶的本能,世人因受各种物欲蒙蔽而隐没良知,故须下“致”的功夫,以摆脱私欲,回归原有的本性。
王阳明
但他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与朱熹“知先于行”的主张截然不同。
传统的儒学,经过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的升级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开启了忠君爱国的思想高潮,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自此,封建王朝没有再向唐代之前那样,从内部瓦解,维护了内部的统一,社会相对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僵化之风随之产生,元代之后,科举选士一律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同时,忠贞观、贞洁观也导致社会意识趋于沉闷。
朱熹《四书集注》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犹如自远古流淌至今的汤汤大河,这条大河从没断流,就因为百家争鸣,相互融合,兼容并包,才有了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坚韧不拔的理性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