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9 时空均衡模型 第一章 时间论
时空均衡模型 第一章 时间论 孙国生
第一章 时间论
时间是分析市场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已经被无数的投资者所证实,时空均衡理论作为一套完善的投资体系,自然不会忽略这一重要因素。时间论是五论之一,也是五论中与其他四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论,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简单是因为时间的规律总是很明显,复杂是因为时间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市场的方方面面,在任何时候投资者分析市场时都不能忽略它。
第一节 五论的划分
想要真正掌握一种理论或者是方法,钻研是必不可少的。随便翻翻书或者听听所谓专家的建议就能在市场中赚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市场中,你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但杂而不精大抵是要赔钱的。知识的广度决定了你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唯有知识的深度才决定你能否获利,大到股神小到牛散都是如此,可以说,“专注”才是一个投资者是否能够在股市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决定性因素。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也非常推崇“专注”这一品质,他认为这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在与投资者们(尤其是新手)接触的时候,他们总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简单的技巧或者立刻能够赚钱(至少看上去立刻能够赚钱)的建议。我理解人们对于获利的急迫——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钱,这是每一个投资者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我并不是很赞成投资者们把自己的“专注”过多的放在那些简单的技巧上,因为很多时候,神奇和简单是不能并存的,知识的深度决定了你能否获利,但简单的方法注定不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因为简单,所以好掌握,也因为简单,所以没有深度。
所以在我给其他投资者讲解时空均衡理论时,有些投资者觉得时空均衡理论过于复杂,难以掌握,想要换一种简单的技巧,我都会给他们强调这个道理,毕竟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是一定没有收获的。
前文中提到“专注”是一个成功投资者身上重要的品质,想要依靠一种技巧在股市中生存,不在于这种技巧多么的完美复杂,而在于你能够在这种技巧上钻研多深,钻研的越深理解的就越透,也就越容易获利,如果你选择的技巧过于简单,那就没有多少深度可以钻研,也有难以在股市中有所收获。换言之,如果时空均衡理论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又怎么称得上神奇?
所以在学习时空均衡理论的时候,要有这样的心理建设:这种理论并不难掌握,但并不简单,需要钻研才能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如果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想的过于简单,就学不深,也就不能在实战中使用自如。
因为使用均衡理论中有些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在的逻辑需要深入钻研才能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掌握简单的部分,那么在实战中也只得皮毛,效果不会好,唯有足够专注,钻研的足够深刻,才能够在实战中更好的使用时空均衡理论获取收益。
在前言中提到,时空均衡理论包含五论,分别是时间论、波动论、观测论、水准论和型谱论,这五论分为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部分,其中看不见的部分包含时间论、波动论和观测论,而看得见的部分包含水准论和型谱论,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时空均衡理论结构示意图,研究者们可以通过这张图对于时空均衡理论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其中看不见的部分是指用眼睛看不见的,也就是一目均衡表中不显示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需要研究者进行分析的;看得见的部分则是直观在一目均衡表中体现出来的部分。
时空均衡理论的结构类似于极地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大量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之下,不为人知。
五论中两论可见,三论不可见,其中看不见的部分是核心,而在看不见的三论中,时间论是主轴,所有的内容都和时间论有关系,所以对于时空均衡理论的研究者来说,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时间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以时间论为核心逐渐把整个时空均衡理论研究透彻,深入掌握。
第二节 时间论之基本数值
时间论作为时空均衡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主轴,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与其它四论都相互关联,是贯穿五论的核心,也是初学者学习时空均衡理论的最好切入点。
时间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图1.1.A中也有标注,即基本数值和对等数值。
基本数值是明确的数值,或者说是几个固定的数值,与之相对应的对等数值更接近一种比例关系或者对应关系,其代表的数值是根据市场发生变化的。
首先我们从相对基础的基本数值开始了解,在基本数值里面有三个核心数值,分别是9,17和26,时间论中通过这三个数值揭示了市场循环的规律。
前文中提到股市中的基本数值与生活中的节气变化相类似,所以基本数值中的9被称为“一节”,17被称为“二节”,26被称为“三节”。
在超过20年的市场观测中,我们发现市场的运行中往往倾向于九天出现一个循环,这样的概念其实在模型理论第五本宙合序列中曾经提到,也就是场外次序的规律,第四本中的极数折变模型也是由类似的规律而来(当然细节上的差异很大,三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的运行规律与生活中的节气变化类似,平均两周出现一个“节”,每周有五个交易日,两周有十个交易日,每一周都有一个趋势,两个周趋势相连的地方,会有一根K线同时属于两个趋势之中,也就是说,每一个“节”的持续时间为“5+5-1=9”天。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提到的“周”并不是代指严格的五个交易日,而是一个近似值,毕竟国内市场中也不是严格的每个周出现五个交易日的。
时空均衡理论最根本性的理念就是“和”,时空均衡理论的依据就是股市永远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前言中阐述的多个系统之间平衡环相的互相影响),时间就是和谐的音符,无论遇到多少变故最终也是回归本源,时空均衡理论认为股市就是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九九归一,所以股市的原始变化日就是9天,这是股市的第一节周期,也是基本数值9的由来。
数值9是股市中所有变化时间的核心,所有的转折、加速、延长都与数值9有关,而数值17的形成与9差不多,因为数值9是由两个5结合减一而成,其中减去的一是两个趋势重合的那一根K线,而如果每一节的9根K线视为一个趋势的话,两个9相结合,中间也会有一根K线作为两个趋势的重合,那么结合的结果就是两个9相结合减去重叠的一天,即“9+9-1=17”。这样的一个趋势因为是由两个“一节”结合而成,所以被称为“二节”。
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这样的规律得出“三节”等于“9+9+9-1-1=25”呢?答案是不可以。
这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地方,在第一本中我们讲到台阶模型的时候,提到了股市中的一种性质叫做“二阶稳定性”,即无论是从数学的角度还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甚至从股市中形态学的角度,两个台阶构成的系统都是最稳定的,这种“二阶稳定性”也同样适用于“节”长度的计算,即两个“一节”所构成的系统是最稳定的,所以第三节不能等于三个“一节”相加,而是等于“二节”+“一节”,即“9+17=2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二节”的长度与“一节”的长度不对等,所以两个趋势之间并没有重合的K线,这也是为什么“三节”的长度计算公式中没有“-1”的原因。研究者需要建立这样一个认识,方便理解接下来的内容,即一节=9,二节=17,三节=26。
当然,以上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研究者如果能够理解再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能理解,那么就记住一节=9,二节=17,三节=26的结果就可以了。
这三个基本数值代表着股市中循环的最基础规律,被称为“单纯周期”。每一个单纯周期结束的日子被称为变化日,变化日意味着会出现三种情况,即转折,加速或者延长,因为单纯周期有三种,所以变化日也有三种。
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前文中提到,数值9是股市变化时间的核心,时空均衡理论中以9日为一“节”,每一节都可能会出现一个变化日,有可能一节就出现变化日,也有可能两节三节才出现一个变化日,如上图所示,而且变化的情况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转折,还有可能是加速或者延长,如上图所示,转折顾名思义是指趋势的方向变化,而加速是指趋势的加速运动,延长是指原有走势的延长,这里的延长,严格来说是属于趋势性质的延长,达到延长的程度,趋势的发展就已经从短期趋势发展到中期趋势了。
基本数值是学习时间论的基础,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变化实际上都是由一个个单纯周期拼凑而成,掌握基本数值的特性既是理解市场本质的渠道,也是进一步学习时空均衡理论的基础。
我们来看一下时间周期在上证指数上的表现吧!非常神奇,几乎最近的主要高低点都出现了转折。
第三节 时间论之对等数值
在上一节中简单介绍了基本数值的概念以及部分相关的规律,本节的内容中主要在基本数值的基础上开始阐述对等数值的规律。
基本数值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对等数值则是建立在基本数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寻市场变化的规律,具体来说,对等数值是基本数值的重要补充,如下图所示:
与基本数值不同,基本数值带来的周期变化是固定不变的,而对等数值是根据股市变化得出规律的,简单来说,基础数值揭示的是市场运动的固定规律,而对等数值揭示的是某一段市场运动与接下来一段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市场运动之间的规律。
对等数值的特点就是“对等”,比如说一只股票从高点到低点运行了20个交易日,那么根据对等原则,从低点到高点也应该是20个交易日。相应的,如果市场走势从次低点到次低点运行了20个交易日的话,那么从次高点到次高点的运行时间也应该是20个交易日。
市场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变拟”,关于变拟的概念,在模型理论系列的第七本中有过简单阐述,在时空均衡理论中,将会对“变拟”做以更加详细和深入的阐述(以下阐述默认研究者是读过模型理论第七本中阐述的相关内容)。
“变拟”是通过市场已经出现的走势来预测未来的时间变化,其特点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标准的对等数值如图中左侧所示,AB之间从低点到高点运行了18个交易日,而BC之间从高点到低点也运行了18个交易日。
上图中右侧是非标准的对等数值示意图,图中A-B-C一次涨跌的运行时间与CD之间一轮上涨的运行时间相同,实际上,这是两种不用的拟合形式,拟合的形式一共有四种:
四种拟合形式分别是本拟,复拟,隔拟和重拟,其中本拟是指邻近的上涨和下跌所用时间一致,如上图中①所示,往往是V字形走势,也就是一轮涨跌(一波上涨接一波下跌或者一波下跌接一波上涨),其性质多类分形(但形态不一定符合分形的条件);
复拟是指一轮涨跌所用的时间与一波上涨或者下跌所用的时间一直,如上图中②所示,这种走势比较复杂,往往是一轮涨跌的时间等于一波上涨或者一波下跌的时间,最后形成一种N字型的走势;
隔拟是两次相邻的上涨或者下跌所用的时间一致,这意味着两段时间一致的走势中间隔着一段走势,所以称为隔拟,如上图中③所示,多见于N字型走势的市场中,虽然是两段单边走势,但是两个单边的走势并不相连,需要注意的是,隔拟中时间一致的部分不一定是单边走势,有可能是V字型,N字型乃至更复杂的走势,并且隔拟中相似的部分也不一定是上涨走势和上涨走势相似,下跌走势和下跌走势相似,也有可能是上涨走势和下跌走势相似;
最后一种是重拟,这个重不是重复的意思,而是重叠的意思,顾名思义,重拟就是指两段时间一致的走势之间有一段重叠,如上图中④所示。
股价的变化只有这四种拟合变化,掌握了这四种变化,再去回头研究基本数值,就会发现原来很多晦涩的地方茅塞顿开,反过来如果对于基本数值的性质非常了解的话也很有助于掌握这四种拟合变化。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在实际走势中的四种拟合,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1A0001上证指数从2020年2月5日到2020年10月20日的日线走势图,图中分别标识了两处27根K线构成的涨跌走势(黄色箭头标记),两处28根K线构成的涨跌走势(粉色箭头标记)和六处22根K线构成的涨跌走势(白色箭头标记),并将这些涨跌走势编号为①到⑩。
首先来看本拟,如图中编号为④与⑤的两处22个交易日组成的走势,可以看到,在编号为④的走势中,指数在22个交易日内经历了从低点到低点的过程,走势大体呈现“M”型,而在与编号④的走势相连的编号为⑤的走势中,指数同样在22个交易日内经历了从低点到低点的过程,差不多也走出了一个“M”型,本案例中,在两段相邻且时间相等的走势中,指数分别完成了低点到低点的运行,属于四种拟合中的本拟。实际上本拟只要求相邻且时间相等,并不一定要求形态上的相似。
第二种拟合是复拟,如图中编号为②的走势与编号为③的走势,在编号为②的走势中,指数在22个交易日中经历了一个倒V字型的走势,而与之相连的编号为③的走势中,指数在同样的时间内经历了一个明显的N字型走势,两段走势持续的时间相同,但波动的方式却不同,属于四种拟合中的复拟。
而隔拟如上图中编号为⑨与⑩的两处27个交易日组成的走势(黄色箭头标识),在编号为⑨的走势中,指数在27个交易日内完成了“高点-低点-高点-低点-高点”的走势,而在编号为⑩的走势中,指数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完成了一个类似于W型的走势,与编号为④和⑤的走势不同的是,编号为⑨和⑩的两段走势之间并不相连,所以属于四种拟合中的隔拟。
最后一种拟合是重拟,如上图中编号为⑦与⑧的两处28个交易日组成的走势(粉色箭头标识),在编号为⑦的走势中,指数在28个交易日内完成了从一个明显的低点上涨到一个短期高点,而在编号为⑧的走势中,指数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从一个明显的低点上涨到一个次高点,两段走势之间有一小段走势是重合的,这种情况属于重拟。
实际上,在实际走势中,四种拟合中每一段走势所对应的时间多为基本数值的天数,也就是9、17或者26,当然也可能更大更复杂的数值,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有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