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勇者不惧”?三步走,让你摆脱虚弱和苦恼!(收藏了)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挂着虚弱和苦恼的痕迹。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平庸和恐惧。
有些人看起来张牙舞爪的样子,其实他们是在通过“吓唬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
话说人生在世,又有谁不是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呢。
毕竟,在宇宙星辰、沧海桑田和世俗人心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
人之所以平庸,其实就是因为害怕,怕别人笑,怕失败,怕承担,怕这怕那,所以只能乖乖去做个平庸之辈。
你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话,就把世界当成一个游乐场,随心所欲,百无禁忌,那他这辈子无疑会过得很精彩。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勇者不惧”呢?大概可以分为三步走,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古人认为,人生在世,是需要自我修炼的,一个强大的人,应该是有这三种基本修养。
所谓知者不惑,就是强调人的认知能力,我们从小到大,不管上学读书还是工作生活,都是一个不断学习、认知提升的过程。
恐惧来源于未知,如果我们对自己所恐惧的事有清楚的认识和体会,那也就去除了恐惧的根源。
比如很多人都怕死,如果你在医院待久了,见惯了生死离别,那自然就看淡了死亡这个事。人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
还有人怕被别人瞧不起,那你如果明白了世人“趋炎附势”的人性,那你也就可以平常视之。
据我观察,一个人到老的时候,要么是坦坦荡荡,视死如归,要么是提心吊胆,害怕死亡的到来。这就是知或不知、能不能理解和判断的区别。
然后是仁者无忧,“仁”是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大意是我们通过自我的修养,可以做到自知之明,克服私欲,让自己符合宇宙和社会的秩序,从心所欲不逾矩。
要想成为一个“仁者”,他应该是不自私的,他能够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能够承担责任,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
“仁者”首先是一个智者,他既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当你成为一个“仁者”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超越了个人的成败得失,自然就可以“无忧”了。
而很多人之所以贪婪自私、疑神疑鬼、畏首畏尾,一个是因为认知的狭隘和局限性,一个是因为他们困在了一己之私里,不得解脱。
最后是勇者无惧,如果你能够做到“知者不惑、仁者无忧”,那自然容易“勇者不惧”。
“仁”其实是一种超我、无我之境。所谓宠辱若惊,人之所以有恐惧之心,根本在于受个人得失和宠辱的影响。这点老子说得最透彻: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这句话是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相通的,只要超越一个“我”字,天人合一,以世界之大,我们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就会养出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无所畏惧。
希望诸位好好用功,善护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够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