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挖出来一部颠覆性的史书,《竹书纪年》
有人说,这是一部颠覆三观的史书。有人说,这是一部盗墓贼挖出来的史书。
晋武帝咸宁年间,盗墓贼在河南汲县盗挖一座战国的古墓,这座墓的主人是魏襄王。
魏襄王是魏国的第四任君主,他在位期间攻打齐国、卫国、任用张仪,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盗墓贼没有想到,古墓中最珍贵的是一批竹简,记述了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后来,这批墓中宝藏被送入朝中,晋武帝下令将其“藏于秘府”。
到了晋武帝太康年间,晋武帝命令一众学者校订整理这批出土竹简。整理出一部十三篇的编年史,起名为《竹书纪年》。
这批竹简用丝线编联成册,由于盗墓贼在偷盗过程中打乱了竹简的顺序,整理起来十分困难。
竹简上的文字是战国古文,到了晋朝时几乎无人认识,只能逐一考证。
这批竹简一共整理了将近20年,到了晋惠帝年间,才整理完毕。这时候,人们发现,这部古史中的内容具有颠覆性。
了解夏商周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史料最具价值。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失传。
《竹书纪年》埋在地下,躲过了劫难。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感慨过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资料年久世湮。
《史记》中记载尧舜禅让,但《竹书纪年》中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尧舜二帝以德治理天下,是明君圣主。
后世的皇帝将二人当成执政的榜样,后世的文人极力赞美那个时代。《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好像一道惊雷,引起天下哗然。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舜帝掌权后,立刻开始了“清理”工作,杀了尧帝的心腹。
大禹的父亲就死于这次“清理”,大禹怀恨在心,在夏地密谋造反。
大禹最终打败了舜帝,将其流放到了苍梧。一直被美化的禅让制,竟然是谎言。
《竹书纪年》还记载了,辅佐成汤建立商朝的伊尹,他后来谋反了。伊尹把成汤的孙子太甲流放,伊尹自立为王。太甲秘密从流放地跑了回来,杀死了伊尹。
由于这部史书颠覆了古人对古代史的认知,遭到了封禁。
儒家学说中美化的制度、贤者,在《竹书纪年》中都“现了原形”。以德治天下,成了一句空话。这样的史书,当然不能再传世。
晋朝以后,《竹书纪年》几次散佚,几次整理,说明学者们还是很看重这部史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