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心斗角,精致绝美 | 青海湖之东的洪水泉清真寺

一条大河名湟水,这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无论岁月如何沧桑巨变,历史与地理之间些许的重叠永不会改变。就是这条青海大地上的母亲河,缔造了高原青海版图上峡谷、盆地、湿地等丰富不同的自然地貌,在这条河流的冲刷下,形成了如今青海海东两山夹一川的天然地形。

彼时在山川中驱车前行,这一条古道,是唐蕃古道的要冲,也是青海直通西藏的咽喉要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交接,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里交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正是寒冬时节,暖阳将缕缕金光洒在曲折盘旋的山山洼洼里,生活在这里的不同民族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一缕阳光,这光亮,将久远的历史照亮。

我站在古老的洪水泉清真寺里思考,四百年的风雨岁月,这里有过多少历经风雨?见证过多少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交融的秘密?这是一座清真寺吗?殿与楼均没有大梁,完全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斗拱式建筑风格,层层叠叠煞是好看,这些不会说话的木头,怎会带给我如此的惊喜?

远山为屏,青砖铺地,木构层叠,木头未经任何油彩粉饰,细腻饱满的木雕和六角尖顶楼阁,这种熟悉的古建元素,怎会出现在穆斯林建筑里?

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清代,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将汉族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展现的最为鲜明的清真寺之一。砖木结构,未上漆彩,尽显本色,至为淳朴,这是洪水泉清真寺最鲜明的特色,你看那邦克楼有三层,除一层是砖墙外,上面两层都是纯木结构,勾心斗角,如鸟斯革,镂空窗门,雕饰这般精美,将质朴秀美四字包含的意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看似有些贫瘠的古寺环境,念我翻山越岭赶千里路而来,在猝不及防中,带给我温暖的惊喜,它实实在在的遗存着,展示了传统文化,记录了民族历史,承载了高原先民的信仰,铭记了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呆呆的感叹间,眼望这古寺轮廓,忽又想起似乎大多数清真寺都是坐西朝东的格局,而洪水泉清真寺与它们截然不同,这里保留了传统汉式古建筑坐北朝南的特点。寺门前的照壁也是值得细看之处,精致到顶部有砖雕屋檐、斗拱、滴水等饰件,照壁背面雕刻着精美的花卉,牡丹、月季、芍药、梅花千姿百态,远远望去百花盛开,栩栩如生。如此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砖雕图案,用质朴的情怀修饰着民族风格的古建筑,体现的是和谐的民族风格,明显是多种文化元素在古寺展现嘛!

那座最代表伊斯兰建筑的邦克楼是古寺中最高的建筑,飞檐转角错落有致,想必是地处深山,地形狭长,所以整体布局紧凑。除邦克楼外,寺内礼拜殿也设计独特,点睛之处是天花板的八角藻井,这种精致的小木作藻井,与传统概念里清真寺的雕刻设计大不相同,华美典雅,神秘不渝。

带着好奇心而来,带着敬仰心而去,从洪水泉清真寺建筑细节上体现出的文化符号中不难看出,百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民族,早已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认知与交流通过古建筑而体现。这也正是古建筑的内涵与魅力!古建筑本就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干栏式”遗址中,建筑是人类抵抗自然风雨或阻挡入侵抢掠的屏障。后来的建筑在提供遮风避雨的实用功能之外,变成了一种文化内涵。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时候,建筑又是人类生活的有效组成部分,在信仰寄托精神文明的构建中,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价值。

融合的民族文化在这里记忆着,别忘记它的名字——青海省海东市洪水泉清真寺。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洪水泉清真寺”的名字,便有本篇文章中的古迹定位与简介,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直接导航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