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里头是夏文化,那从考古学上来说,夏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夏人的来源有数个说法。一个说法认为夏人起源自东夷集团,主要支持者为王国维与郭沫若等人。根据《路史》、《吴越春秋》等记载,夏人的始祖禹来自西羌,因此夏人可能与古羌人同源。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中提出夏人源自中国西部。学者徐中舒也主张夏民族源自羌人,他同时主张,中亚的大夏为夏人西移后建立的国家。冉光荣等认为夏人为羌族先祖。学者余太山认为,以黄帝为共同先祖的部落,如陶唐氏、有虞氏、少昊、颛顼等黄帝部落其后向西发展,先形成陆浑与阴戎等部族,后成为月氏人与塞种的先祖。余太山推测这些黄帝氏族可能与吐火罗人、印欧人有关。夏曾佑《中国古代史》认为中国古代有夏族与华族两大不同族群,学者许倬云进一步提出,夏族起源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中国西北地区,与居住在山西的华族,两者融合,形成华夏族,为汉族的前身。刘学铫曾引用这个说法……

如是而言,除了第一说,后几种说法也许可以完美解释石峁,陶寺和二里头的真正脉络………初步猜想应该是石峁(黄帝集团主导的夏族)吞并陶寺(炎帝集团主导的华族),接着逐步入主中原,成为二里头的真正主人……如此,夏(华夏)之来历呼之欲出、不言而喻!

陶寺、石峁、二里头的崛起都是在各种外来势力与本地势力发生冲撞、本区域各新兴集团间经过剧烈角逐,由小集团的竞争与合作而演化出大集团的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说,各种势力和不同社会集团间的激烈碰撞与竞争乃是这几个早期国家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其中战争很可能起到了最重要的催化作用。

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铜器以及与冶铸相关的遗物目前已经发现上千件,西北地区出土的数量最多,出土的地点也最普遍,其次是中原地区,再次是北方和燕辽地区,山东地区最少,约20 件。这些铜器绝大多数出自二里头文化时期,龙山时期的数量不多,其中山东龙山文化只有小件铜器。而下王冈和新砦有铜容器,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陶寺中晚期出土的5 件铜器,包括环、铃、盆、齿轮形镯和蛙,这些铜器的器形独特,看不出外来的影响,表明中原地区已经掌握了铜器冶铸技术。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无疑形成了当地的冶铜业体系,但相关遗物的发现却远不如西北地区的数量多,而且从新疆东部的天山北路到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北方地区的朱开沟文化和燕辽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所见的铜器均与草原地带的赛依玛—图尔宾诺文化(Seima -Turbinno Culture)和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有关。赛依玛—图尔宾诺青铜矛甚至出现在山西和河南西部的淅川下王冈。此外,在天山北路、四坝文化、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峁遗址所见的金器、权杖头、石人像等有中亚和草原地带的影响。

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新疆北部地区连续发现发源于萨彦—阿尔泰和中亚地区的奥库涅夫文化(Okunevo Culture)、赛依玛—图尔宾诺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罗布泊地区分布着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小河—古墓沟文化,墓葬中所见人种有印欧语系的来源,林梅村认为他们属于受赛依玛—图尔宾诺文化排挤,自北疆南下的切木尔切克人的文化。同时,新疆东部哈密地区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马厂文化的踪迹,到四坝文化时期,天山北路墓地可见稳定的聚落并持续发展。四坝文化西城驿遗址的土坯房屋、齐家文化喇家遗址房屋的壁炉等受到了中亚地区绿洲农业聚落的影响。从中原地区经甘青向西至新疆的丝绸之路上在这一时期有定居聚落的发现,成为稳定的青铜时代全球化形成的标志。

夏周同源 商秦本家……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