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狮山记忆——讲座复盘

往期精选307:2020/11/13

11月13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冠明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并带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语言和文学为例”的主题讲座。

主 讲 人

朱冠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词汇语法史和佛教汉语。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专著《〈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研究》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一等奖。2016年专著《先秦至中古汉语语法演变研究》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01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思想史的一次重大事件。前有法显玄奘踏破鞋履取佛经,后有刘庄李纯建庙修寺迎佛骨,官方的支持与众多传经译经人的努力推动了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除此之外,本土宗派的建立,僧侣信徒的增加,都有助于这一“巨人”自西来入我中国,以致落地生根,自成气候。佛教信仰很快在南北朝攀上了一个高峰,至唐代达到了鼎盛,至今仍影响不衰,深远而持久地润泽着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02

文化的重要载体即为语言,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至微至妙处,可从一些方言词与形容词中窥得几分状景。在武汉方言、徽语与吴语中,“他是个造孽的人”也就是“他是个可怜的人”之意,该词的源头是佛教词汇“作業”,意为造作。该词在历时百年的运用与传播中,在语意的草原里萌发了新芽。从《西游记》到各种白话小说可以看出,造业因情境语境的不同,逐渐从动词转变为了形容词,展现了文化流变与发展之中的动态之美。

03

“不懂佛教,就不能体悟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至今, 汉语中仍有不少源于佛教的常用词,如“世界”、“转变”等等。而我们如今可能引以为常的词汇“自己”,在朱教授看来也是由佛经翻译而渐渐产生的。在他的的研究成果《从中古佛典看“自己”的形成》中,“自”与“己”两字本单独使用,在东汉前的典籍里未见过同如今“自己”一样的用法,但当东汉大量译经,两种语言的接触带来了词语的“移植”之后,“自”产生了新的用法,与“己”相连共同表达“本身”的意思。

04

佛典文字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丰盈的宝库:佛典中的思辨与议论文字推动了清新深刻的唐宋散文出现,摆脱了六朝重辞藻修饰的骈句桎梏;敦煌变文以诗句和叙事相合,发源出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的脉络;禅师们朴素活泼的语录,为宋明理学家的著述立学提供了范例。佛典的传入为中国文学引入了活水,让这条激荡的大江更加深广而澎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