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父爱
“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父母不爱我,这样的念头根植在我的内心深处40多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是我自己没有感知到父母的爱……”
发出这一感慨的卜敬,70年代生人,来自河北。她没想到,小时候一个念头,把自己的整个前半生都给困住了。
家里的老二,
干活最多却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卜敬,家里孩子中排名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温饱问题刚得到解决。但是,弟弟妹妹的到来,顿时让一家人原本不愁吃喝的生活变得捉襟见肘。而爸爸也因计划生育失去了大队会计的工作,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年龄尚小的卜敬,不得不帮父母分担农活。姐姐上初中,学业重,因此家里的琐事也落在了卜敬的头上。她8岁就学会了蒸馒头、洗衣服、整理家务、照看弟弟妹妹,成了家里干活最多的孩子。
每到暑假,卜敬不仅得顶着炎炎烈日,去地里帮父母收玉米杆子,还要随时照顾在田埂上嬉闹玩耍的弟弟妹妹。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小小的卜敬早已汗流浃背,汗水流进了眼睛里,辣得她生疼。想到在家的姐姐和在地里玩耍的弟弟妹妹,她不禁委屈极了,泪水涟涟。
从小到大,卜敬基本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穿的全是小时候姐姐剩下的旧衣。直到五年级,妈妈才给她买过一件红色的背心。卜敬深深地觉得在这个家找不到存在感。
她记得小的时候,家里罕见地买了一台收音机,四个孩子都非常高兴,纷纷走上前去摸,等到卜敬兴高采烈地走过去的时候,父亲喝住她:“别摸了!”
卜敬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姐姐弟弟妹妹都可以摸,就我不能摸?
“对,只有我不被爱,姐姐是家里的老大,是爷爷奶奶的宝,弟弟妹妹深受父母的喜爱。而我只是一粒尘土,无关痛痒的存在。”
“父亲不爱我”,这个念头在卜敬的心中牢牢地种下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离开这个家,独立生活。
于是,卜敬发奋学习,初中毕业直接考取了定向师范生,成为了一名教师。她的第一份工资就开始贴补家用。姐姐上大学的生活费、弟弟妹妹读书生活的费用,都由她来支持。
“找个爱我的人就行了”
不被爱的念头,伴随着卜敬走入了婚姻。
她找对象,第一个念头就是,找个爱我的人就行了。于是,她找了很爱很爱她的男人,也不在乎自己爱不爱对方。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她慢慢地感觉不到先生的爱了。先生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只会做实事,打扫卫生、收拾家务样样来。但唯独不会讲动听的话,不会表白,也不会制造浪漫氛围。
久而久之,卜敬对先生有了怨念。随着先生的工作调往外地,她更是觉得毫无安全感,想要被爱,却总是百般挑剔,气氛一度降到冰点。
孩子的出生,更是打乱了她所有的生活节奏。先生远在外地,完全帮不上忙,婆婆不能过来照顾孩子,而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卜敬心中不被爱的念头再次升起,无法开口求助父母。
无奈的卜敬只能花费工资的一大半来请保姆。为了照顾孩子,她需要每天骑40分钟的单车上下班,工作已经很辛苦了,半夜还得起夜几次给孩子喂奶,卜敬感到累极了。
特别是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更是手忙脚乱。有一次,孩子生病住院20天,卜敬的工作完全抽不开身,但孩子身边除了保姆,再没其他人,卜敬觉得非常绝望。
卜敬不知道人生为何如此艰难,没有阳光,没有爱……
爱,是一种心灵品质
生活的一地鸡毛,让卜敬身心俱疲。她渴望找到打开心门的钥匙,让她的心安定下来。
直到开始学习中华文化,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中,她发现了深藏内心深处“父亲不爱我”的念头突然摇摇欲坠,站不住脚。
不是父亲不爱我,是我没有感知到父亲的爱啊!卜敬发出深深的忏悔。
回头看自己的父亲,一个农民的儿子。在物资匮乏,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不仅养活了四姐妹,还供养着每个人上学。
父亲虽从不表扬儿女,却一直在不辞辛劳地挣钱养家:给人搬砖、盖房子,只要能赚钱,什么苦活累活都乐意干。
卜敬想起,自己上学的费用,是父亲低三下四借来的。邻居时不时地嘲讽:什么时候还钱呐?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啊!还借钱?
而不管旁人说什么,父亲内心都无比坚定,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父亲硬是凭着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秉性,在七八十年代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和一个教师。
这难道不是父亲对自己的爱吗?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深沉厚重的爱!卜敬顿悟过来。
她终于明白:父亲是爱自己的。在因自己的成见而忽视的地方,父母付出了深爱。
父母不爱我,
是人生最大的错知错见
从那以后,卜敬再也没有顶撞过父亲,她开始能读懂父亲了。
父亲不希望儿女为他花钱,经常说“以后不要买这个,我不喜欢吃”。然而把美食带回家后,父亲总喜欢小酌一杯,坐下来慢悠悠地谈论社区里发生的大小事情。
“我不去,怪累的,又挺热。”这是带父亲出游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然而出游回来后,老父亲反复地翻看孩子们拍的照片、录制的视频,眼角的皱纹都溢满了笑。
“出去吃干嘛,在家随便吃点就行了。”这句话的背后,不是父亲不喜欢吃各种美食,而是深深的无力感。在患有帕金森症后,他手不停地抖,端不住盘子。
“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一盘盘地选择爸爸喜欢的菜。这是在为父亲付出吗?不是。是我从心底升起的对父亲的爱,心中是一种幸福。”
卜敬描述着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当她蹲下来给古稀之年的父亲系鞋带,抚摸着他满头的银发,卜敬泪如泉涌:父亲用他自己的方式养活了一大家子,现在依然在奋斗着;作为子女,为什么会看不见父母的爱呢?都是被自己的知见障碍了,一叶障目。“父母不爱我”,是人生最大的错知错见!
现在的卜敬,每周回家两次,带着自己亲手做好的花卷、馒头、烧饼等各种美食,一边听着父亲的唠叨声,一边给父亲整理床铺、换洗衣服,心中洋溢着爱和喜悦。
***
对于父母的爱,我们总是一边享受着,一边抱怨着。
为什么父母偏爱弟弟?
为什么父母忙着挣钱不管我?
面对孩子无止尽的抱怨,一位母亲痛心不已,她抛出了这样一句话:“生你足矣。”
试想一下,今天若有人危害我们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点点,比如伤到我们的手指或眼睛,我们都会跟他拼命。
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就是涌泉之恩。
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涌泉一般,儿女再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
一个不孝养父母的人,人生不可能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父母冷漠,儿女看在眼里,学在心里,长大后,他们也会同样以冷漠来对待我们。这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有一天,当我们为儿女的不孝而伤心痛悔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是否对父母尽到了一份孝心。
心是可以建设的,像卜敬一样明心净心建设心灵品质,就能感知到爱。感知到父母的爱,感知到世界的爱,因而也会去爱他人,走向幸福与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