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低,认知共情能力差,你可能缺乳酸杆菌了

传统理论曾认为: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与个体的遗传基因,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和认知方式密切相关;并在这些理论研究支持下开发过多种心理疾病干预方式,比如精神类药物,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脑部电刺激和磁刺激等方法。

事实上:实践证明,现有治疗方法只能帮助一小部分人,多数人并无法得到有效帮助,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于是这些心理疾病一度被视为不治之症或需要终生干预。

近十几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进展不仅为各种生理疾病的研究揭开新的篇章,更为心理和神经疾病研究带来革命性突破。心理和神经疾病不仅与大脑有关,更与肠脑和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人们发现,在这些疾患治疗过程中,同时注意改变饮食或恢复健康肠道菌群有助于缓解症状,甚至单纯调整肠道微生物(如补充益生菌或粪便菌群移植)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食与心在往期文章中对这些做过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科普养智栏查看自己关心的内容。

那么除了这些异常心理和行为,人的正常心理和行为受肠道微生物影响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情绪、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等不仅受大脑调节,还受肠脑影响;不仅受自身神经调节,还受外来的肠道微生物控制[1]。也许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坚实的数据证明:人的痛觉感知和痛觉反应、情绪情感、认知能力、性格气质、压力管理、社交行为等都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食与心往期介绍过,健康人群补充益生菌4周后,积极情绪得分明显增加,大脑负责情绪加工和识别的脑区活动也发生改变(益生菌改变人体大脑情绪加工和识别);由于感染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心理健康人群,抗生素使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未来十年内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越高(小心!抗生素还能增加精神疾病风险);即便不是抗生素这样的直接破坏因素,而只是不良饮食这样的间接菌群破坏因素,也会增加抑郁症风险(小心!吃快餐真能吃出抑郁症来)。

本期食与心将要介绍的是人的性格认知特征与肠道微生物的联系。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的自我评价和共情能力与肠道有益微生物显著相关;自我评价低、认知共情能力差的人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更低[1, 2]。

文章名:The role of microbiota and inflammation inself-judgement and empath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brain-gut-microbiome axis in depression.

杂志:Psychopharmacology (Berl).

作者单位:

①Division of Psychology,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Nottingham, NG1 4FQ UK;

②Division of Sports Scienc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Nottingham, UK;

③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ckland, New Zealand;

④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King’s College London, London, UK;

⑤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Reading, Reading, UK;

⑥Centre for Cognitive Neuroscience, Brunel University London, Uxbridge, UK

作者:N. Heym, 1 B. C. Heasman,1 K. Hunter,2 S. R. Blanco,1 G. Y. Wang,3 R. Siegert,3 A. Cleare,4 G. R. Gibson,5V. Kumari,6 and A. L. Sumich1,3

研究背景:

一般认为,有特定性格和认知特点的人更容易罹患抑郁。共情,也称同理心,指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类——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情感共情指对他人情绪的感受能力,即感受到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认知共情则指对他人情绪和观点的正确识别能力及对自身的正确判断。

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共情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减小自恋和精神障碍风险,促进个体融入社会,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情感共情加上过分识别将会使个体对他人的不幸过分感同身受,从而增加抑郁风险(过分识别通俗讲即对微小事件产生剧烈情绪反应);而认知共情涉及的自我同情,积极自我判断,则会降低抑郁风险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中的作用,主流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特征与肠道微生物的关联。大量研究显示:调整肠道微生物(如补充合适益生菌)能够改善抑郁,那么与抑郁相关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如共情是否与肠道微生物有关呢,本研究将会为您解答这一问题。

研究对象:健康人群

研究设计:

  • 对400名健康志愿者按照严格标准筛查:年龄在18岁以上;3个月内未用过抗生素;4周内没有用过精神类药物,抗炎药物,益生菌,益生元或者合生元;4周内没有用过通便药,止泻药,灌肠剂,肛门栓剂;6个月内没有灌肠过;4周内没有胃肠道感染;3个月内未经历过手术;没有明显生理疾病,未患过心理疾病等等。通过这些标准尽可能减少被试原有肠道菌群和心理状态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筛选出40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与后续研究。

  • 使用贝克抑郁量表II(BDI-II)评估被试的认知性抑郁和非认知性抑郁得分,使用自我同情量表的分量表评估自我评价和过分识别得分,通过31项量表评估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

  • 收集被试的新鲜粪便,使用流式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肠道微生物。

  • 收集被试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相关指标,主要是促炎症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

  • 对心理测量结果,菌群数据和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对心理测量数据进行零级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认知性抑郁与积极自我评价和低过分识别有显著负相关,即积极自我评价得分越高越不容易抑郁,越过分识别越容易抑郁;情感共情与低过分识别呈显著负相关,即情感共情能力越强越易过分识别。
2. 心理性风险因素与认知性抑郁:纳入性别,年龄,自我同情变量和共情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认知性抑郁与积极自我评价和认知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即积极自我评价越高,认知共情能力越强,越不容易抑郁。
3. 纳入生理指标分析显示:
  • 乳酸杆菌含量与双歧杆菌含量正相关,C反应蛋白含量与IL-6含量正相关;
  • 乳酸杆菌含量越高,积极自我评价越高,过分识别越少,情感共情得分越低,认知性抑郁得分越低;
  • 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积极自我评价得分越低。
4. 乳酸杆菌与认知共情:乳酸杆菌含量与认知性抑郁的负相关主要通过积极自我评价实现,即乳酸杆菌含量越高,积极自我评价越高,并且越不容易抑郁
5.  炎症与认知共情:C反应蛋白含量与积极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即炎症水平越高,积极自我评价越低。

研究结论:人的心理特性和认知特点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积极自我评价低,过分识别能力高,认知共情能力低的人更容易抑郁,这些人往往缺乏乳酸杆菌,同时还可能存在炎症。

食与心点评:事实上,十几年前就有研究者发现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者主要为生命科学领域专家,主流心理学界曾一直对这些事实持怀疑态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把肠道微生物纳入人类心理和神经疾病研究之中:中国科学院行为生物学研究室早就提出肠脑心理学理论和肠道微生物在心理疾病中的致病假说,指出研究人类心理行为及心理和神经疾病不应该只关注大脑和基因,更需要关注肠脑,肠道微生物以及饮食,并且早在2005年就开发了身心健康相关的微生物菌株和制品。只有同时关注大脑和肠脑,才能正确理解人类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开发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

国外科学家也提出营养心理学营养精神病学概念,考虑通过饮食调节肠道微生物,从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改善心理疾病。国内外目前均以发现一些能改善心理和行为的益生菌,称为益心菌或情绪微生物,未来可能在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神经疾病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1, 3, 4]。

食与心提示:人的大脑心理和行为非常复杂,人类对此的认识很多是停留在“盲人摸象”阶段,或各执己见,不同方向研究者只看到了“这头大象”的其中一部分。如果简单用哲学的思维去提问"为什么当今社会心理疾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就不难得出结论。只有研究者们合作起来,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揭示人类大脑和心理的奥秘。

欣慰的是:虽然目前传统心理学家界仍在坚持经典心理学理论和观点,但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如中国科学院的金锋实验室团队,奥地利心理学家,英国和新西兰心理学家。相信不久的将来,心理学家们将会取得更多成果,食与心会继续报道这一领域进展。


参考文献

1.              Liang, S., X. Wu, and F. Jin, Gut-Brain Psychology: Rethinking PsychologyFrom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Front Integr Neurosci, 2018. 12: p. 33.

2.              Heym, N., etal., The role of microbiota andinflammation in self-judgement and empath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brain-gut-microbiome axis in depression.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19. 236(5): p. 1459-1470.

3.              Liang, S., etal., Recognizing Depression from theMicrobiota(-)Gut(-)Brain Axis. Int J Mol Sci, 2018. 19(6).

4.              Sarkar, A., etal., The Microbiome in Psychology andCognitive Neuroscience. Trends Cogn Sci, 2018. 22(7): p. 611-63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