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年终专稿】盘点欧洲2017年古典音乐之最
英国卫报年终专稿
盘点欧洲2017年古典音乐之最
原文 / 费安娜·马多克斯
(Fiona Maddocks)
编译 / 林楠
无论怎么看,2017年都是西蒙·拉特的一年。从两年前任命他出任伦敦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开始,拉特就一路疾驰,像一串“罗西尼渐强”,越来越响越来越快,最终到达了巅峰——九月份开幕的第一场官方音乐会《这就是拉特》,引爆一系列头条。看起来像是炒作,但炒得命中要害:试问还有谁能在上任第一弹就任性地表演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
九月,西蒙·拉特与伦敦交响乐团
在巴比肯艺术中心
拉特的到来为伦敦的新音乐厅计划注入了一股新动力,计划得到迅速推进。音乐厅预计建在巴比肯艺术中心附近,由纽约一家创新性建筑师事务所承接设计,同时,围绕巴比肯艺术中心,一个叫“文化里程”的项目也应声启动。
对于新音乐厅的建设,目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肯定态度,但是今年成功开放的两个新音乐厅:汉堡的易北爱乐音乐厅(Elbphilharmonie)和柏林的布列兹音乐厅(Pierre Boulez Saal),无疑为它开了个好先例。
2017年1月,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开幕音乐会
如果说古典音乐界男女平等问题依然没有获得质的飞跃的话,那么今年女性音乐家们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任命了第一位全职唱诗班女歌手:来自伦敦南部的凯利斯·琼斯(Carris Jones)。
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apel)也打破了自己五百年的性别禁忌,让女中音歌手塞西莉亚·芭托莉(Cecilia Bartoli)与一个50声部的男性成人儿童混合合唱团同台演出。
索菲·基尼恩(Sofi Jeannin)当上了BBC 歌手室内合唱团的第一位女团长。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唱诗班
作曲家洛克萨娜·帕努芙妮克(Roxanna Panufnik)和剧作家杰西卡·杜晨(Jessica Duchen)联手为加辛顿歌剧院(Garsington Opera)创作了歌剧《白桦树》(Silver Birch)。
瓦斯费·卡尼(Wasfi Kani)抱着不懈的决心,克服重重繁琐手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田园歌剧音乐节(Grange Park Opera)”“建造”了一个新歌剧院。
另外还有两位女性,在今年卡迪夫世界声乐大赛(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中获奖:女中音歌手卡特琳娜·莫里森(Catriona Morison)捧回了卡迪夫大奖,女高音歌手路易斯·阿尔德(Louise Alder)获“最多观众投票奖”。
今年也有些“年终风波”:备受爱戴的老派大师马里斯·杨松斯(Mariss Jansons)对那些终于搏得“高级工作”,站上了指挥台的女指挥家们说了一句“不是我的菜”,惹得抗议一片,最后公开道了歉。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长期音乐总监詹姆斯·莱文(James Levine)因面临性骚扰的指控,被歌剧院停了职。连带效应是,指挥家安德里斯·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因声称古典音乐界没有性骚扰问题而引起众怒,差点不能上台效力。英国ISM音乐家协会随即展开欧洲全业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诉说曾遭遇性骚扰。
因性丑闻丢饭碗的詹姆斯·莱文
英国脱欧的影响深远,原驻英国牛津的欧盟巴洛克管弦乐团宣布即将迁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原驻于伦敦的欧盟青年管弦乐团则会搬去意大利。
在BBC逍遥音乐节期间,脱欧反对者们因为挥舞欧盟大旗,惹了些麻烦上身。
在一场欧洲的音乐节演出上,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带着他的柏林国家交响乐团发表了一通即兴演讲,呼吁欧洲团结(没有提及英国脱欧),提醒英国人别有“孤立主义倾向”。
英国的各大歌剧院各自安置了新指挥。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的捷克指挥托马斯·汉纳斯(Tomáš Hanus)在俄罗斯音乐季上大获成功。
苏格兰歌剧院的斯图亚特·斯特拉福德(Stuart Stratford)完美演绎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大卫·麦克维卡改编版),硕果累累。
北方歌剧院则不那么幸运:被寄予厚望的亚历山大·马尔科维奇(Aleksandar Marković)几乎一来就走了,没留下任何解释。
英国国家歌剧院的新任音乐总监马丁·布拉宾斯(Martyn Brabbins)首战告捷,他的《玛尔尼》从指导到演出都非常专业。
此外,尼克·慕里(Nico Muhly)携手瑞恩·韦格斯沃斯(Ryan Wigglesworth)的新作《冬天的故事》在英国国家歌剧院上演,布雷特·迪安(Brett Dean)的《哈姆雷特》在格林德伯恩歌剧院上演,托马斯·埃德斯(Thomas Adès)的《泯灭天使》在皇家歌剧院出演,这些演出都吸引了众多追捧者和批评者。
今年十二月,格林德伯恩歌剧院突然宣布塞巴斯蒂安·施瓦茨(Sebastian F Schwarz)离职(也算是英国脱欧的余震?),施瓦茨做了两年总监,任期反响不错。
布雷特·迪安的《哈姆雷特》在格林德伯恩
今年,有一些成就卓著的欧洲音乐家去世,其中两位指挥家:74岁的杰弗里·泰特(Jeffrey Tate)和71岁的基里·贝洛拉维克(Jiří Bělohlávek)。
在歌剧界,87岁的彼得·霍尔(Peter Hall)作出的贡献也会被永远铭记。俄罗斯男中音歌唱家,55岁的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Dmitri Hvorostovsky)与世长辞,这位银发、英俊、出色的歌手兼演员的早逝,引发了一片惋惜。
还有一位无名人物:荷兰公园歌剧院公众区的工作人员,45岁的黛博拉·兰普雷尔(Deborah Lamprell),在今年6月14日的格伦菲大楼火灾中未能幸免于难。为表哀悼,各路明星汇集为其演奏了威尔第的安魂曲。她的在天之灵看到了应该会倍感惊讶。
英国年度最佳古典音乐 Top 10: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婴儿》
苏格兰歌剧院,格拉斯哥
(Pelléas et Mélisande/BambinO, Scottish Opera, Glasgow)
表演优美,舞台效果直击人心。面向儿童的巡演剧目《BambinO》(意大利语:婴儿)也不分伯仲(观看于罗奇代尔)。
《婴儿》
《哈姆雷特》,格林德伯恩歌剧院
(Hamlet, Glyndebourne)
布雷特·迪安的新作,格林德伯恩歌剧节的重磅节目,一路高人气巡演。
《哈姆雷特》
短篇集锦,北方歌剧院
(Little Shorts, Opera North )
把一些小众又冷门的短篇歌剧巧妙地编排在了一起,如:《命运》(Osud),《大溪地风暴》(Trouble in Tahiti),等。
《命运》
《大溪地风暴》
《彼得·格莱姆斯》(卑尔根歌剧),
爱丁堡亚瑟音乐厅
(Peter Grimes, Bergen Opera at Usher Hall, Edinburgh)
惊涛骇浪般的表演,由爱德华·加德纳(Edward Gardner)指挥,男高音斯图亚特·斯克尔顿(Stuart Skelton)和合唱团献声。
《彼得·格莱姆斯》
《这就是拉特》,伦敦交响乐团,
巴比肯艺术中心
(This Is Rattle, LSO at the Barbican)
音乐制作相当大胆,激动人心,实至名归。
《这就是拉特》
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 & 米加·格拉基尼特-提拉
& 谢库·卡纳-马森,伯明翰
(CBSO/Mirga Gražinytė-Tyla and Sheku Kanneh-Mason, Birmingham)
管弦乐团+指挥家+独奏家:梦幻般的阵容。
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 & 米加·格拉基尼特-提拉
& 谢库·卡纳-马森
《塞米拉米德》,皇家歌剧院
(Semiramide, Royal Opera House)
大剧院,大手笔,再加女神级歌唱家:乔伊斯.迪多纳托(Joyce DiDonato)。
《塞米拉米德》
《后一天》,莉莲·贝利斯歌剧院
(The Day After, Lilian Baylis House)
乔纳森·多夫(Jonathan Dove)受希腊神话中法厄同的故事启发而作,此版为该歌剧的合唱版本的世界首演,由英国国家歌剧院合唱团华丽演绎。
《后一天》
《杰隆修斯之梦》,哈雷管弦乐团&马克·艾德,布里奇沃特音乐厅,曼彻斯特
(The Dream of Gerontius, Hallé/Mark Elder, Bridgewater Hall, Manchester )
埃尔加的合唱作品,效果震撼拔群,登峰造极。
《杰隆修斯之梦》
安德拉斯·希夫,午夜音乐会
(András Schiff, Late-night Prom)
一双手,一架琴,阿尔伯特音乐厅和巴赫的水乳交融。
安德拉斯·希夫
年度失败之作
《耐心》,英国巡游歌剧团,
哈克尼帝国剧院
(Patience, English Touring Opera, Hackney Empire)
很多人喜欢,但剧中的各种搂搂抱抱和眉来眼去,即便是在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剧里,也未免显得太过火。
《耐心》
译者评点:
说是盘点欧洲,“大英帝国”实际上只盘点自己,因为俺家就是欧洲。英国人不忌惮法国人,德国人也不在眼里,东欧只能摊点背运的花边,历史的傲慢丝毫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