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片 | 袁洁:从自己内心出发,不要从外部伦理出发
课程
梁永祥/摄影
吞像的评片会已经到了第四季,这是一个长期的栏目,这四年来我们看到了大家从摄影技术和摄影意识的太多提升,可喜可贺,当然,也看到了一些长期的问题存在。
比如,我发现大家经常会投稿这样的作品:养老院里帮老助残、社区里的好人好事、家庭里给老人洗脚按摩、单位里举办了某一互助比赛、职工开代表大会表彰劳模、村支书下乡体察民情、老人照顾孩子……
这类照片在每一期的投稿中都有出现,那么这类照片应该怎么来点评呢?
首先,这类作品在道德上是值得肯定的,的确是在宣扬正能量,大家也有心观察到了这类命题。作为刚拿起相机的初学者,练习拍摄技巧的话是可以的,但长久以往,这类题材并不是深入拍摄的理想话题。每次看到这类作品,我不免心中发问:摄影爱好者需要去拍这样的作品吗?
摄影爱好者不是新闻记者,不是单位的宣传干事,也不是媒体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任何拍摄任务的委派,影友们的创作其实有高度的自由度,可偏偏大家在创作的时候要扮演一个现实感这么强,责任感这么高,道德楷模一样的身份,我想,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让我们来说说摄影的初心吧。我想许多影友最开始喜欢上摄影的原因不太可能是想用摄影去讴歌英雄,去挽救道德,不是这样的,大家一开始都是很纯粹的,想让摄影丰富业余生活,让自己与烦扰的现实工作剥离开,能够进入到艺术和精神的“桃花源”中。既然大家把摄影当成一种“悦己”的行为,则拍的作品应该是最“无用的”摄影,在按快门的时候,只需要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就好,不需要从外部的伦理视角出发。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的摄影创作要回避现实问题,进入一种“鸳鸯蝴蝶梦”的无病呻吟之中,并不是这样。我的意思是摄影爱好者的创作首先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感情寄予在画面之中,多提炼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力,这才是大家正确打开摄影的方式。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
作品中加入太多伦理道德,就会让本来纯粹的作品变成宣传报道式的摄影,在这类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摄影师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看到的都是被反复讴歌过的老生常谈。就算是老生常谈,也很少有人真正深入的谈清楚。大家也只是到了拍摄现场拍完几张就走了,这种蜻蜓点水的记录,不但很难打动读者,可能与摄影师自己的关系都是疏离的。
比如,想表达敬老爱老这一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下的意义,一张给老人洗脚的照片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还容易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之中。深入的去揭示画面中的老人是谁,有怎样的人生,他此刻晚年的心境,他的荣光与悲伤,他的感受,他的后代,中国养老现状,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与配套设施……这些内容才是构建出主题内涵的关键,否则,符号化的按摩与洗脚,只是把老人当成了视觉的符号罢了。这,更加残酷。
其实,有一类摄影作品一直在摄影爱好者群体中是稀缺的,那就是纯粹探究摄影语言美感,进行视觉练习的作品。比如,拍一朵花,就把这朵花彻底的拍出美感来,不要考虑那些高大上的情怀与道德诉求,就是一朵花而已。拍摄一个人,就把这个人的面部五官拍得清晰而赋有尊严,不要考虑这个人是不是贫苦的,是不是可怜需要被同情。
回到大家喜欢摄影的初心上来,不要去扮演伦理卫士,卸下宣传与使命,让摄影作品纯粹一些,回归到画面,回到艺术之美中来。
——袁洁
本期入选作品
《郎木寺和尚的生活》禅声袅袅/摄影
梁永祥/摄影
《看夕阳》大通/摄影
路边一棵松/摄影
《乡野》刘颖/摄影
《跳水》冒号/摄影
《幕后老生》乐行/摄影
水滴/摄影
《背影》大姐/摄影
《夏天的菜园子》君子如玉/摄影
《人间烟火》毛毛细雨/摄影
《喂》无米糖/摄影
《云》苏铁/摄影
《耕田》榕华/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