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545)-3

演奏者:Ingrid Haebler

有朋友留言问我,为什么封面都用樱桃小丸子?

你不觉得这个曲子和小丸子一样很可爱吗?

哈哈!!


K.545的第3乐章短小精悍,只有73小节,两页。

对于这个乐章,莫扎特留给我们的演奏提示少得可怜,净谱上就只有3个单词:

RondoAllegrettosimile

其中Rondo体裁说明(回旋曲);第61小节的simile指的是相似的、下同的,指继续按照先前的标记来弹奏;严格来说演奏提示只有一个速度术语——Allegretto小快板

莫扎特既然把乐章标为小快板,绝对就有他的道理,如果弹得飞快,就很可能会失去了幽默和优雅的情趣了。

我还见过竟然有人把它弹成Presto(急板)的,请问:莫扎特的优雅去哪里了?


乐章为C大调,是一首回旋曲,遵循着ABACA的规则来写作,曲式划分如下:

A:1-8

B:9-20

A:21-28

C:29-51

A:53-60

Coda:61-曲终

我们先看叠部A的主题,C大调,2/4拍:

从技巧上来看:前面是双手跳音练习,紧接后面是右手的连奏;前面是双手之间的对答,后面是右手的陈述。

如果仅仅把音乐看成是跳音与连奏的训练,那真是枉费了莫扎特的一番苦心!莫扎特怎么可能那么呆板地为练习而练习?短短8小节的音乐里另有乾坤。

先看主题的双手3度跳音,熟悉总谱的人也许就会发现,这里的写法其实就是木管乐器之间活泼的对答:左手是双簧管或长笛,右手是大管的回应;而后连线的16分音符则是把旋律交给了小提琴

So…这个主题不仅仅只是演奏法上跳音和连奏训练的区别,而是一种乐器性格、音乐性格的区别。

莫扎特在写作的时候,肯定会想着通过这些简单的音,引导练习者去想象乐队的音色。

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到这些,而不是很表面地只告诉他:这里要跳音,后面要连奏。


这也就是巴托克编订的乐谱,跳音标记的力度是p,而连线地方却有一个渐强与渐弱的原因所在,因为这里所展示的是一个弦乐力度的乐句:

伟大的作曲家在钢琴上编订的一切都是有所依据,而不是随心所欲的。

我喜欢看作曲家所编订的乐谱,因为同为作曲家的身份,有他自己的敏感,对作曲的技法、钢琴的性能了然于胸。

研读它们会给我许多不一样的启发,比如巴托克编订的莫扎特奏鸣曲,布索尼编订的巴赫作品集……


第8小节第2拍开始的插部B,转至属调G大调:

这里有一个情感上的迸发:比叠部A更为激动!

左手是1、2乐章常见的阿尔贝蒂低音,还是熟悉的配方呀,右手基本以16分音符为主,显得密集而欢快!

从第13小节起回到叠部A的主题旋律,但是调性有所改变,在G大调。


这个段落最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还是第17-19小节的连接:

短短的3小节,用模进手法层层往上,到达顶点la后再用几个半音下行,就让音乐回到了原来的情绪,又带有不稳定的半终止感,引诱人有弹下去的欲望。

素材的简洁与效果的明显,连左手的伴奏都只是相同音符的点缀,这种写作技巧真让人叹为观止:


第29小节开始的插部C转到了a小调,旋律变成由左手先陈述,右手伴奏点缀。

这首K.545的3个乐章,从大调到小调,莫扎特都故意为之,是那种突如其来的转调,之前没有半点征兆,营造出一种非常唐突,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

插部C是乐章最长(共22小节)、也最为忧郁的段落。

第33小节开始,右手16分音符的前连后跳,还是很明显的弦乐弓法模仿,这个乐句不断模进上升,越来越激动,直到切分的高音do为顶点(下图圈红处)。

所以这里的力度显然是要有一个渐强,让情绪上去,再稍缓下来。


插部C的最后,旋律不断上升激动中,却突然踩急刹中断,就像越来越愤怒,却突然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半天上的吊在那里:

没有任何交待、没有任何结束的语气、也没有任何连接,就直接回到主部A,这显然也是莫扎特刻意的做法,以造成一种乐句被切断,非常不适的感觉。


尾声从60小节第2拍开始。最后两小节的左手,是整个乐章惟一的8度技巧,也是全曲的最高潮所在。尾声双手连续的16分音符进行,把乐章的气氛调至最激动、热烈,并结束了全曲。


莫扎特的K.545拖了这么久,终于写完啦,开心开心!

最后做个小广告预告一下:

……

……

……

下一个钢琴练习曲的系列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Op.39)喔,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