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失效原因及处理技巧总结
手术当中出血比较少;
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感染几率低;
对于粗隆间骨折的病人,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率非常低。
尽管,对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髓内钉固定尤其是PFNA固定这一选择,得到很多医生的肯定,以及诸多文献的支持,但PFNA固定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
髓内钉固定的缺陷:
髓内钉主钉的断裂
主钉的退出
主钉的穿入
......
辅助检查
术后第2天:功能训练,病人感到轻微疼痛
2月后:下地训练,病人感到下肢疼痛
3月后:侧位片可见有移位
4月后:明显移位,病人疼痛到无法站立
从术后几个月的随访结果,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失败的病例,最后与病人充分沟通后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的翻修手术......
尽管最后的补救顺利完成,但首次固定复位失败背后的原因,不容忽视。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了手术的失败?是过早开始功能训练等人为因素,还是因为没有及时抗OP治疗?
下面就逐个来分析,看本次病例是不是由上述因素所导致的。
原因分析1:TAD值(顶尖距)
TAD值的概念
顶尖距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顶尖距的安全距离是5毫米到25毫米,当顶尖距大于25毫米时,易切割股骨头;当顶尖距小于五毫米时,易磨穿股骨头,刀片或钉子头易从股骨头里面穿到关节腔里面去。
因此顶尖距要有合适的值,这个合适值一般在15到25之间。
股骨头的软骨厚度一般是2到3毫米,软骨下骨的厚度为1到2毫米,加起来厚度应该是5毫米,因此导针应置入距股骨头软骨面下10毫米处,也就是说去掉软骨的厚度,透视上看应该是距软骨下骨5到10毫米,这就意味着选择一个合适的螺旋刀片非常重要。
确定螺旋刀片长度的规范操作
将导针插入到软骨下骨5-10毫米处,根据套筒紧贴着股骨的外侧骨面,用特定工具测量,但是为了避免透视太多,注意钉子打到估计的范围之内以后就停用,然后将套筒插进去进行测量,这时测量的值并不准确,因此将测量值减去套筒和骨面的距离(套筒骨间距),以及导针的顶尖和软骨下骨关节面之间的距离(真钉距),即可得出合适的螺旋刀片长度。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钢板固定。当然DHS对于反转子骨折或者转子下骨折来说,应该是禁忌,但可以考虑采用DCS、LISS倒打或新的一些PFP等。
本次病例中这位病人测得TAD值为31.7毫米,这个值明显大于25毫米这一上限。
TAD值的关联评估:
TAD值或CalTAD值
一般TAD值或CalTAD值如果增加的话,颈干角就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会出现阴性支撑,导致切割问题的发生。
下图提示钉子打在不同的位置所发生的切割比例,打在正中间,切割比例的值最小,即发生切割问题的几率最低。
阴性支撑和颈干角
第一张图是一个解剖复位,临床当中所追求的效果。
第二张图尽管不是解剖复位,但是其近端的距的皮质是在远离钉子的位置,是覆盖在远端的皮质外侧,即阳性支撑。
第三张图内侧距的值在远端的髓腔里面,属于阴性支撑,是最容易出现切割问题的情况,多数的人如果有阴性支撑的话,其颈干角通常很小。
这位病人TAD值是30.7,TAD值超过30以上的话,颈干角和支撑是逐渐在变化。
2M:解剖复位,颈干角达到135度左右;
3M:变成阴性支撑,此时颈干角变为130度左右;
4M:阴性的支撑更加严重,颈干角变成120度左右。
所以随着固定的失效,其颈干角、TAD值、阴性支撑、阳性支撑都在变化,最终导致切割问题的发生。
原因分析2:内固定选择问题
从这位病人内固定取出的透视片上,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一个透亮影,通过这个透亮影可以判断冠状位骨折线的存在。
对于冠状位骨折或外侧壁不完整的病人,用螺旋刀片或者PFNA治疗时,钉子打进去后,会造成雨刮样效应,使得病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会出现摆动。
对于有矢状位骨折或者外侧壁不完整的时候,多数人还是选择解剖板的固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这位病人术后复位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骨折线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摆动,导致其间隙越来越大。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摆动,导致了骨折愈合的障碍,甚至说内固定的失败。
预防策略:选择长钉
选择很长的钉子,从近端一直打到远端,锁在最远处,就可完全避免摆动的存在。
原因分析3:功能锻炼太早
本次病例的这位病人,术后第2天就开始进行肢体的运动,4到6周便开始下地活动......
对于这样的病人,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过早运动,因为过早运动可能会导致内固定的失败。
尤其是病例中这样存在着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过早进行功能训练可能会导致固定物的松动,另外也不要过早下地行走,因为他们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再次摔倒,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
原因分析4:骨量的问题
这位82岁的女性病人,在术前测的骨密度当中提示明显的骨质疏松问题,再加上手术以后因卧床出现废用性的骨丢失问题。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是否需要及时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这也是骨科医生要考量的问题。
骨量影响手术效果
病例信息:95岁男性患者,A1型粗隆间骨折,行PFNA固定治疗。
从上面这张片子上可以看到,复位稍微差一点,但是他存在阳性的支撑,还是可以接受的,唯一的缺点是从侧位看,其间隙比较大。
此病人不下地行走,长期卧床,当他到了100岁的时候,屈髋时有疼痛的感觉,体检发现其髋部有轻度肿胀,轻度的压痛,屈伸活动受限。拍片发现钉子已经穿出且将髋臼磨穿了,同时他的粗隆间骨折仍旧没有愈合。
磁共振结果显示其周围有很多液性的暗区,可能是脓肿,也可能是其他的东西。
因为粗隆间骨折血供很好,所以不开刀的情况下通常也能自己痊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其粗隆间骨折的不愈合?
原因探寻:
慢性感染:CRP、ESR、PCT,穿刺;
骨质疏松;
复位不佳,穿入,退出。
查房时患者状态:
心肺检查结果:
心电图:
胸部CT:两肺上下叶间质性炎症伴双侧胸腔少量积液,随访双肺上叶肺气肿。
心超: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左心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血气:呼吸功能、交换能力比较差。
处理方法:
在局麻下将螺旋刀片给拔出来,然后取了一点标本进行培养和化验,最后也没有感染的支持。
废用性骨质疏松
概 念:
老年患者手术以后,由于长期卧床,骨量丢失都非常厉害,这里骨量丢失被叫做废用性骨质疏松。
一般的病人卧床前三个月,其骨矿盐的含量丢失很多,分别丢失2.6% 、7% 和11.2%,最多甚至达到40%,所以这类病人一定要关注他的骨质疏松及骨量丢失的问题。
治 疗:
骨化三醇 钙剂: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
降钙素:可以镇压疼痛;
复泰奥:即甲状旁腺素,因为甲状旁腺素是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且它不受卧床影响;
康复训练:可达到肌肉收缩,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1.根据骨折特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
2.如何良好的复位 TAD值 基底面接触
3.在良好复位的基础上,PFNA良好的固定作用
4.合理的功能训练
5.老年特别注意钉子的长短
6.老年粗隆间骨折是种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