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色彩纷呈的彩绘瓷器

       彩瓷亦称“彩绘瓷”,指在瓷器表面加以彩绘装饰的瓷器。青花从广义上说,也属于彩绘瓷器,但青花是单色的釉下彩绘,并且,青花有它独立的发展轨迹,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大类。我们今天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彩瓷,即至少应用三种以上颜色的彩绘瓷器。

清 乾隆 青花一束莲纹大盘

       我国古代瓷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商代就出现的原始青瓷到唐代成熟的青瓷,其后又出现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结束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时代,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色彩纷呈的新时期。  
       成熟的彩绘瓷器,从明代一直到晚清民国,先后出现了五彩、斗彩、素三彩、珐琅彩、粉彩、浅绛彩等众多的主流彩绘瓷器。           早在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无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驱。

宋 磁州窑 黑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宋 磁州窑 红绿彩波斯文兽耳罐

       
        五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将彩料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到800摄氏度二次锫烧而成。其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为主,实际应用中不一定绝对是这五种颜色,可根据题材需要或多或少,但一般会包含红色,这类瓷器统称“五彩”。
      五彩瓷最早出现在明代,由景德镇烧制。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洪武、永乐为创烧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明 嘉靖 五彩鱼藻纹大罐

       但明代五彩的颜色其实并不健全,缺少一种蓝色。通过对明代留下的五彩瓷器以及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明代的五彩没有蓝色,需要蓝色的部分用青花来代替。这倒不是因为明代烧不出蓝釉,明代烧出了洒蓝釉、霁蓝釉等传世珍品。之所以明代用青花来代替五彩的蓝色部分,是因为明代的青花相对更为成熟,可以实现量产。而霁蓝和洒蓝釉烧制难度较大,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明 万历 五彩婴戏开光方碗

明 万历 五彩蝴蝶花草纹盖盒

明 万历 青花五彩仙人图大碗

      到了清代,康熙时期的五彩工艺达到了顶峰。明代的五彩,由于釉色的不稳定,一些瓷器可能还存在流釉的现象。这种问题在康熙朝都得到了解决。康熙的五彩以图案庄重大气,色泽饱满、明艳而著称。

清 康熙 五彩龙纹大盘

清 康熙 五彩人物盘

清 康熙 五彩龙纹大盘

      相较于明代的五彩,康熙五彩施釉更为均匀、更为饱满,颜色更为丰富,在蓝釉的使用上,康熙朝烧制的蓝釉比明代青花的蓝色更为深邃且釉面充满光泽。除了蓝釉的使用,康熙五彩还应用了黑彩。康熙五彩实现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釉彩的搭配及应用。康熙以后,由于帝王的审美偏好以及珐琅彩、粉彩的出现,五彩逐渐边缘化,到了光绪时期又略有起色。
       斗彩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再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

明 成化 斗彩鸡缸杯
      斗彩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品质最高倍受推崇,如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技法。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高足杯、小把杯等。
明 成化 斗彩花鸟纹高足杯
       到了清代,康、雍、乾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三代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美,图案性也更强,但同时也失去了成化斗彩清秀飘逸的风格。

清 康熙 斗彩山水人物束腰笔筒

清 雍正 斗彩葡萄纹葫芦瓶

清 雍正 斗彩花卉纹大碗
 清 雍正 斗彩花卉纹天球瓶

清 雍正 斗彩 加粉彩 花卉纹 成化寄托款菊瓣瓶

     
       清三代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仿烧出足以乱真的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绘工日趋粗糙、笔法日渐草率。
      素三彩,是在未上釉的素胎上,主要施以绿、黄、茄紫三色低温烧成。实际上素三彩并不限于此三色,但绝对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素三彩的烧制当以明代成化制品最早,明正德时的品质最好,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细润,色泽浓艳厚实,纹饰洒脱自然。

明 正德 素三彩八宝海兽纹梅瓶

明 正德 素三彩荷叶洗

      康熙时期的素三彩极负盛名,不仅数量是其他朝代所不及。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饰装点,釉色变化之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清 康熙 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折沿大盘

清 康熙 素三彩暗刻龙纹大碗

清 康熙 墨地素三彩龙纹大盘

清 康熙 墨地素三彩龙纹罐

      康熙时期对成化、正德两朝的三彩瓷和嘉靖、万历时期的色地重叠工艺多有继承,还烧成了釉上蓝地素三彩和墨地素三彩。其工艺标新立异,黄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复交替使用,品种丰富多样。康熙以后,随着珐琅彩、粉彩的兴起,素三彩逐渐没落。到了光绪至民国时期,复古风潮兴起又开始烧制。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是康熙晚期仿铜胎画珐琅效果而生产的彩瓷新品种,景泰蓝是“铜胎錾珐琅”,改为“瓷胎画珐琅”则称之为珐琅彩。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负责彩绘烧制,所需白瓷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

清 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

清 雍正 珐琅彩过枝梅花盘

清 雍正 黄地珐琅彩多子福寿大盘

        康熙时多在色地上彩绘,色彩浓厚,花纹庄重。雍正、乾隆时产品工巧精细,日趋精美,多在白釉地上直接施彩,画面布局承袭了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传统。

清 乾隆 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成本高,产量低,属于专供皇室玩赏的艺术珍品。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受到清廷的极严格控制,致使珐琅彩瓷器成为清代瓷器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清 乾隆 珐琅彩浮雕龙纹盖尊

      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再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与中国瓷器完美结合,集中西风韵于一身。抛开审美水平,单从工艺上说,乾隆珐琅彩瓷确实是清代珐琅彩的巅峰之作。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工艺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创烧的新品种。粉彩充分吸收了传统绘画的技法,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乃至乳浊柔和的变化。同时采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并使用芸香油调色,一般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低温烧成。由于色彩柔和清丽,有柔软之感,故又称之为“软彩”。
       粉彩的特别之处,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

清 雍正 粉彩过枝梅花纹大盘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利用玻璃白的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使彩绘更有立体感与纵深感。
       粉彩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多种绘画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风。

清 雍正 粉彩 雉鸡牡丹纹大盘

        雍正彩瓷处清代早期最鼎盛时期,粉彩是这一时期陶瓷制作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雍正粉彩瓷无论从造型、胎釉和装饰图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质量之高,工艺水平之精湛,令历朝都望尘莫及。雍正彩料提炼之纯净、施彩及洗染技法之精确熟练、绘画之生动也是绝无仅有。

清 雍正 粉彩 过枝福寿双全大盘

清 雍正 粉彩花鸟鎏金五口瓶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器型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

清 乾隆 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浅绛彩,是晚清创烧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其画家代表人物为黄公望。
        流行于清末的浅绛彩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风貌。

清 同治 浅绛彩人物花觚

清 光绪 浅绛彩山水纹盘

       浅绛彩多借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浅降彩瓷还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使浅绛彩瓷器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民国 浅绛彩 诗文花鸟节盒

        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是浅绛彩的“黄金时期”,这时浅绛绘手名家辈出,蔚然成风,浅绛彩瓷器的书画水平空前发展。到了光绪末年,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同时也给浅绛彩画上了句号。

民国 浅绛彩 山水人物瓷板

        浅绛彩虽然文人画气息浓厚,但运用在瓷器上,色彩略显浅淡单薄,彩也易剥落。整体上给人一种落寞之感,正如日薄西山的清王朝。
         民国之后,许多陶瓷工厂、研究所和私人都致力于复烧各种彩釉。民国时期著名的“珠山八友”很多人在早年都曾画过浅绛彩,但后期亦都转用新粉彩了。到了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