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电影,郭敬明这次成了?

最近又一部青春电影上映了,一部真正的“青春疼痛”电影。

悲伤逆流成成河

取材自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成河》,电影豆瓣评分5.8,评分高吗?真心不高;值得看吗?值得。

关于小说,还记得那时初中的自己躲在被子里,捧着书,哭的不能自已。作为读者的共情心理的泛滥,让自己仿佛随着书页也经历过了主人公的一番人生波折。

书不厚,但它是虐的我不敢翻第二遍的小说之一。

原著《悲伤逆流成河》并不是描写校园暴力的主题,而是将更多地笔墨着重于年轻人的感情纠葛,打胎自杀强奸,这些情节被郭敬明用矫揉造作的语句描述在书中,成为一代人的“青春”。

和其他的“青春”小说一样,我们看过哭过就已经足够,因为这些虚幻的情节离真正的大多数中国孩子的被辅导班和试卷填满的青春远的许多,所以当那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为中国的新血液注入这个社会时,这些年少的记忆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这些只会成为在饭余酒后的一两句共同的话题,然后逐渐被时代遗忘。

但是有些事情永远不会被时代遗忘,因为只要有学校,就有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校园暴力。

所以这部被改编成电影的《悲伤逆流成河》也成为了数不多的我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

改编后的电影除去将原作中矫情不合理的剧情外,最重要的是将这几年的热点的话题“校园暴力”搬上荧幕,加上最近的热搜“中飞院学姐”居高不下,逐渐的“校园凌霸”成为了一种社会敏感现象。

所以对这一次的“郭敬明电影”,没有书粉对他说不,没有专业的影评人对他说无聊,没有观众对他说不值票价,因为他确确实实为这个当代社会抛出了一个问题:

对于校园暴力,我们该怎么办,学校怎么办,家长怎么办,法律怎么办?

让我们回归电影本身。

电影中的女主易遥虽然家境贫寒,母亲强势暴躁,但是尚能过着平淡的生活。

但是老天好像并不愿就此放过易遥。于是在电影隐晦的暗示下,易遥的母亲做的工作昭然若揭,而“客人”洗澡后的举动——用易遥的毛巾擦拭身体,这完全的改变了易遥的生活轨迹。

紧接着那个曾经校园暴力的受虐者唐小米,仅仅因为对易遥的嫉妒,便大肆宣扬易遥的病史,对着全校的同学说道:“你认识这个字(疣)吗?

这个曾经校园凌霸的受害者站在了她的对立面,转念之间,受害者变成了施虐者,多可笑,又多可悲。

人性与良心在青年少女那点可怕的嫉妒心下显得微不足道。

紧接着,电影院的每个人开始落泪,黏口香糖、泼红墨水、将书包扔进水池、辱骂嬉笑,那些语言和行为像刀子一样扎进易遥的心,也像刀子一样插入每个观众的心。

可悲的是没有人愿意接近易遥,那个女孩如同记忆里一样孤立无援。

还好在灰暗生活中有一点光亮:我叫顾森西,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西。

这是唯一一个在所有人欺负易遥时,对她说:“反击吧,少女!”的人。

反击啊,少女!

但是生活中有多少被凌虐的孩子在灰暗的生活中会遇到一个小太阳,又有多少人敢面对着那些施虐者大声的说出:“你们都是凶手。”,又有多少人能勇敢的活下去呢?

很少,因为大多数人像齐铭:你生活在光亮里,就觉得的全世界都是光亮的。多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往往不能感同身受。

幸而,改编后的电影让原著粉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因为原著中的女主易遥远没有电影里的易遥坚强,顾森西远没有电影中的温暖。

即便结局不尽如人意,电影仍然带给了我们区别于大团圆美好式结局的希望,像是岩石中胜出的绿芽,虽然脆弱,但是却在成长。

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更加可怕真实。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其实不然,因为往往艺术作品会带给观众们温暖,酸甜苦辣的现实却很难一一呈现,在现实中很难遇见那个带给你温暖的人,很难说出口,很难勇敢的活着。

在我看来,如果有着和易遥一样的经历,那么大部分的人生会更像是书中的结局:易遥跳楼,齐铭自杀,顾森西转学

这个电影或许拍摄手法和情节叙述比不上许多优秀的电影,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电影。

这种“好”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一部青春电影敢大胆的采用没有流量的新人演员,虽然这种勇气就已经达到了我眼中青春电影的及格线,更是由于他像《二十二》一样,为这个社会所带来的,所改变的,远远大于他的艺术价值,从而让这个流行着利己主义的社会多多关注了一些温情。

当灯光亮起,哭过之后的我们,有谁会想想自己年少时光中是否有一处角落充满不堪,毕竟不是谁的青春都充满阳光。

所以这时候有谁会忏悔,有谁会感同身受,又有谁会释然于心。

毕竟一句对不起很简单,一句没关系却需要一辈子。

----

原创:Angus(感谢投稿)

编辑校正:慢慢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