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两味药, 温补上焦的首选方
小编导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最近几场秋雨下过,秋天的凉意逐渐明显。天气转凉,阳虚的人群对于日渐寒冷的天气更为敏感,各种不适症状也会增多。在中医学看来,阳虚也分为不同病机和病位。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一张甘温补阳的代表方,尤其是在温补上焦方面它尤为见长。
甘草干姜汤(气虚、补法)
方药组成: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病机:气虚证、阳虚证(上焦、中焦)
阴阳盛衰:阳虚
方解:
此方与四逆汤为典型的甘温升法的代表方,是诸多经方的方根。
方中重用甘草,取其补益甘缓之功,配以辛温的干姜,共奏补益之效。值得关注的是两药的配比,甘草的用量是干姜用量的两倍,足量的甘味可以缓解干姜之辛味,以达温补而不升散耗气之目的。
点击加载图片
方证
遗尿,小便数,腹部恶寒,便溏等。
解读:
此方能够温补中焦、上焦的阳气,而以温补上焦见长。
遗尿、小便数的症状,在临床中非常容易根据经验,判断为下焦虚寒,仲景提示我们,符合甘草干姜汤证的“遗尿”“小便数”症状,病机为“上虚”,这些症状是“上虚不能制下”的表现;腹部恶寒、便溏是中焦阳虚的表现,临床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此方方证,就比较全面。
临床中,在上焦、中焦阳气虚的病机下,还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因此,以把握能够直接指向病机的脉证,同样是此方既广泛也能准确应用的关键。
脉证图
脉证特征
右手寸部不及脉(沉迟)
脉证解读:
图中右手关尺部空格留白,提示关尺部的脉基本正常,重点是强调右手寸部的特殊。
病属虚证,所以为不及脉;不及脉主要表现在右手,提示阳气虚的病机;寸部与上焦对应,因此,甘草干姜汤的脉证特征是右手寸部无力。
临床中,体会此方脉证,以右手寸部表现为一个显著的“塌陷”为指下感觉的特征。
甘草干姜汤对中焦阳气虚的病机,同样有治疗作用。因此,临床中在前述脉证特征的基础上,右手关部也比较无力,属于不及脉,同样是此方的脉证。
脉证鉴别:
临床中,把握甘草干姜汤的脉证,应当与理中汤、四逆汤进行鉴别,详见下文。
在寸部探及一个显著的“塌陷”,是临床当中经常容易遇到的。左侧寸部不及提示阴虚,应用麦门冬汤的机会较多,而右侧寸部不及提示阳虚,甘草干姜汤应用机会较多。桂枝甘草汤脉证也会在左侧寸部出现显著的不及脉,属于仲景一种“急则治其标”的治法,后文会详解。
经方药学重磅新书
之前悦读中医为大家推荐过陈建国老师的经方医学著作《仲景阴阳脉法》,相信大家对于陈老师以“阴阳盛衰”解析脉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陈建国老师“阴阳盛衰”理论体系新书《神农升降药法》和《经方脉证图解》正式出版,将为大家从更多方面展现陈建国老师的“经方世界”——
临床中应用一张方治病能够取效,是因为符合了这张方对应的病机,而相应的病机会客观地体现在脉诊信息中,对应于某一张方病机的脉诊信息,就是这张方的脉证。临床中,只要准确把握一张方的脉证和方证,就可以准确地应用方药治病。
本书以图示的方式,通过对50张常用经方“病机脉证图”的详细阐释,既能够帮助读者领会经方对应的病机,也能够帮助掌握其对应的脉证。书中还解读了经方的方证,对药物组成相似或病机相似的经方,从脉证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鉴别,对于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内容是脉证经方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作者所著的《神农升降药法》和《仲景阴阳脉法》,更便于理解和指导临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