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九八)《“明日遥无期”》(《湖北招生考试》)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明日遥无期”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三(3)班颜玫
逛花鸟市场回来的父亲将一棵绿油油的水培植物捧到我面前。
“我把它送你,以后就由你照顾它了。”他说。
“这是什么?”我疑惑道。
“不知道。”
“怎么养?”
“不知道。”
没等我继续质疑,“甩手掌柜”就一脸坏笑地离开了。
经过一番打听和百度,它的“芦荟”身份终于浮出水面。为了养好它,我还特意买了一大瓶水植营养液,立志要好好养一回植物。
前几个星期,我还勤于换水,清洗瓶身,但那之后,我开始懈怠了。有时从窗边经过,看到瓶底有些浑浊,我也只是想着等一会再换水,然后接着去做自己的事。当然,这一等,就是好几天以后。
最终,芦荟为我对它的不管不顾伤透了心,它开始烂根,并且根部已披上菌丝般薄薄的绿纱,叶片也有些蔫黄。
见它这般模样,我着实吓了一跳,赶紧把它拿到水龙头下冲洗。尽管我轻轻地十分小心地为它抚去绿纱,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蹭掉了一些细小的新根,给原本就遍体鳞伤的它带来了新的负担。对此,我感到愧疚和后悔——如果我在营养液浑浊时及时清理和更换,而不足一再拖延,那么芦荟便不会遭遇烂根和萎蔫的命运。
由此,我想到了拖延症。拖延症让我成为了一位不称职的主人,同时,它也是困扰着现代人的一大难题。人们常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刷文章,看到感兴趣的便“收藏”,心里想着等到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品味,慢慢学习,然后,这些文章便没再被光顾过。对于学生来说,在假期末尾集体狂补作业不是新鲜事,尽管放假前规划挺好,但面临实践,却一拖再拖,假期快结束了还未曾拉开过书包……
拖延症,实际上就是放纵惰性后丧失行动力。本来挺好一件事儿,在正确的时间去做便可无患无忧,但我们总是禁不住惰性的诱惑,自我安慰说:“等一会儿再做也是一样的。”结果要么是忘了,要么是在无数次的拖延后,“等一会儿”变成了“太晚”。所以在这个拖延症蔓延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理智的头脑,一颗强硬的心和说到做到的行动力,在拖延的念头涌上心头时,我们应该立刻理清事情的利害关系,坚决否定拖延的选择,然后马上专心致志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给自己丝毫松懈的机会。
西方有句谚语叫“Tomorrow come never”,钱锺书先生翻译为“明日遥无期”,明天永远不会来——因为明天之后永远还有明天。中国古代也有一首《明日歌》,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看来拖延症不仅是困扰现代人的一种病,还是自古以来困扰着人类的一种病,病了几千年,病得可不轻!
然而,于我而言,明白“明日遥无期”,摆脱拖延症,从养一棵芦荟开始。
简评:
本文由养芦荟由于拖延,致使芦荟根部长满绿色菌丝,清除时碰触细根,让它再次受伤讲起,由此延伸到拖延这个话题。在分析拖延症时,由己及人,指出拖延症是“困扰着现代人的一大难题”,并以微信好文收藏而不再看、作文开学前狂补为例来说明,然后指出拖延症的本质是“放纵惰性后,丧失行动力”,并引用西言谚语和《明日歌》加以深化且点题,最后以“于我而言,摆脱拖延症,从养一棵芦荟开始”收束全文,与前文呼应。全文叙述流畅自然,形象生动;分析逐层深入,入情入理,说服力强,给人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