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家长,像文中教练一样与孩子沟通,孩子才能高效成长!

教练技术之我见

提起教练,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老师、训练师,、咨询师等,那教练和这些角色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在这里,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教练未必知道的比你更多, 未必比你做的更好,但是他能让你做得更好。这既是对教练精神最好的表达,也是对教练技术学习应用之后最深刻的体验。

我们来看看教练技术的定义:教练技术是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确切地说,他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咨询技术使用,也可以从整合的角度纳入生涯咨询、心理咨询等“干预”环节作为可选择的解决方法。

目前教练技术应用最常见的是体育界,企业管理等,可以预见的是教练技术将会走入更多的教育场景和家庭场景,如果学校老师,家长们都能掌握教练技术的理念和方法,我相信必将成就更多学生。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教练技术的人性观,核心理念、关键技术来看一看教练技术带给我们的思考。

剖析人性观:每个人都有自我思考、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潜能。

我们来看看非教练与教练的对话:

家长:“事实证明,我教给他的方法是有效的,中考前他按我给的方法坚持行动了2个月,他的数学成绩从70分考到了90分。”

教练:“如果是一个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科,你将如何完成对他的辅导?另外,作为一名非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你的建议到底促进了他的自我成长,还是限制了他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家长:“他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那对于他来说,就是白日做梦!”

教练:“这是你的判断,还是他的判断?他此刻认同吗?你的这种结论是帮助他成长了还是抑制他发展?”

家长:“我总是因为无法提供更多更完备的信息而受挫。”

教练:“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位信息搜集者,还是一位思想引导者?”

家长:“当我问他自己的想法时,他总是表示很茫然,怎么办?”

教练:“每个人的内心,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备自我引导、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潜能,当一个人真正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和尊重时,这种潜能才会表达出来。所以, 营造这样的关系,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

核心理念:放下自己,保持好奇。

先来看一段对话:

问:“老师,我的理想,就是将来能够成为亿万富翁。”

答1:“哦,其实,幸福并不是金钱就可以衡量的,金钱买不来一切的。”

答2:“你还是先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再考虑这个梦想吧。”

答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我想知道,你说的那个将来是什么时候?”

假如,你是那位学生,你更愿意和谁继续此刻的话题?

第一位的回答,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或者说“完全和对方不在同一个频道”。

第二位的回答,潜台词是“就你这种德性,只要顺利熬到毕业,就烧了高香了,还什么亿万富翁?我有时间和你玩笑吗?”

第三位的回答,表达的意思是“我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我很好奇,那是个什么样 的计划?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打算如何去实现?”

再来看一段对话:

问:“老师,我也想多看一些书,但就是没有毅力,常常半途而废。”

答1:“你要增加自控能力,别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心。”

答2:“其实,现在的学习任务就挺重的,另外,我也面临这样的困扰。”

答3:“我想知道,希望自己多看一些书,是哪些方面的书呢?这些书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答4:“为了应对这类问题,你做过哪些尝试呢?”

答5:“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你来说,会带来哪些你期待的结果呢?”

假如,此刻你就坐在对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是愤怒?——废话,我要是能够做到,还用来问你?

你是失望?——你也遇到了问题,不代表这个问题不需要解决啊!

你开始澄清——似乎一直只是在想要看书,究竟哪些书对我更重要呢?

你开始对内思考——其实,我自己还是在不断努力寻求解决方法的。

你开始从自我挫败的阴霾中努力看到一丝曙光——是啊,我为之服务的目标是什么呢?

通过这样的对照分析,我们感受到的是放下自己,保持好奇在建立关系和澄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这几句话的意义——

(1)、当我们愿意以一种“未知者”的态度,放下自己内心的主观判断时,我们才有机会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2)、我们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专家,我们不是信息顾问,我们只是一面忠实反映来访者心智模型的平面镜。

(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如此。

关键技术:发现可能性,并且促进行动。

再来看这一段对话:

问:“老师,怎样才能把高中数学学好呢?”

答1:“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答2:“我觉得你首先要有自信心,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有机会搞好成绩。”

答3:“想要把一门学科的成绩提高,我想知道,在过往的学习经历中,你都尝试过哪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答4:“我不是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如果要针对这个问题本身寻找专业的指导或者成功经验的分享的话,你觉得你可以在哪里找到帮助和答案呢?”

答5:“我想,在来这里之前,你肯定有过一些思考,我想先听听你想到了哪些可能的途径和方法?”

这些对话的背后,使用的技术有哪些呢?

答案式的——“我告诉你吧,想要学习好,就要这么办,虽然未必我是这么做的。”

答非所问式的——“数学?我不关注,我觉得我在处理不自信问题方面很在行,你看,我还没有听懂你要问什么,就开始干预了,这就是我的自信。”

对内发现潜能的——“其实,过去的成功经历,往往可以成为我们此刻最有价值的借鉴。”

对外发现可能的——“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更有效的途径可以尝试,还有哪些 更实际的资源可以争取,我是引导思考的专家,不是数学系的老师。”

推动式的——“你一定有想法,也许并不坚定,我们不妨来看看,怎样可以迈出通往理想的第一步。” 所以,我们的定位到底是一位“引导对方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专家”还是“徘徊在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欢乐与无法提供相关经验的挫败之间的人”。

最后,看这一段对话:

问:“老师,我总是和班里的同学无法搞好关系,我该怎么办呢?”

答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要学会宽容。”

答2:“这些都不重要,学习应该是第一位的,只要你足够优秀,身边是不会缺少朋友的。”

答3:“在你看来,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打算先从谁开始练习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答4:“从那些你感觉还挺好的关系中,你觉得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呢?”

答5:“如果要与这个人建立这样的关系,以你对她的了解,你觉得有哪些方法可以 尝试呢?”

答6:“假如这一周,你可以让你们的关系比现在稍微有所改善,你觉得你最有可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样的对话和引导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是自责?——原来一切关系的不好,都是因为我自己不够宽容......。

是怀疑?——难道学习好,就一切都可以不用去管了吗?可是这些不好的关系,与我的学习生活是分不开的啊......

是澄清?——原来还有一张清晰的关系程度图,让我可以从混乱中逐渐寻找到可以行动的方向。

是锁定?——由简到难,原来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可以逐渐掌握的。

是希望?——原来还是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看来我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搞不定的嘛。

是转换角度?——从被动到主动,我要开始观察、揣摩、行动。一切都是我在为自 己的目标而努力。

回到此时此刻?——从现在开始,向自己的目标出发,哪怕只是从0分到0.01分,那也表示我在接近我的目标。

教练技术的关键就是:以来访者的标准澄清目标,以来访者的标准进行评估,然后对内激发潜力,对外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接着建立实际可行的计划,并且马上促进行动,之后开始对结果进行保持或者调整,最终实现或者最大限度接近目标。

最后,让我们一起坚信:每个生命都会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