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没有护士?老百姓说 “在我们眼里,你们都是医生”
与其说《中国医生》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纪录片。
这部电影努力展现了疫情期间的每一个细节:疫情爆发、武汉封城、资源紧缺、医护奋战坚守、方舱医院里带着大家跳舞打太极、社区配送物资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疫情期间大家在社交媒体上能看到的所有新闻,基本都在这部电影中逐一体现了出来。
为了还原真实的抗疫过程,电影中所有的医疗场所、设备都是按照真实场景一比一打造。电影中大家看到的插管,心肺复苏等医疗技术也都演员封闭培训两个多月,并且在参加抗疫的医护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的。
钟南山院士称,这部电影非常严谨,把小细节都真实的表现了出来。比如上体外循环之前,病人的面色是苍白的。
张文宏医生也说,自己在观影时,挑了两个小时的医学错误,但是并没有找到。
《中国医生》可能不是一部特别好的电影,但它确实是对疫情一个很好的记录。
电影上映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或者说,在医护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说,《中国医生》忽略了护士的重要性。
所有派出的援鄂队伍中,68%都是护士。
护士是和新冠患者接触最长时间的人。
护士在抗疫中,是暴露风险最大的人群。
《中国医生》应该改名为《中国医护》。
话题一出,评论区全是护士的声援。
刷到这些评论时,身为护理背景的我,也非常激动。太赞成了!
但是,直到我看到这些。
原来,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穿白大褂的都叫做 “医生”。
原来,不是护士没有被尊重。
在学护理之前,我走进医院,站在人来人往的门诊大厅。周围全是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我分不清谁是医生,谁是护士,谁是医技人员(哦对了那个时候我完全没听过医技这个词),分不清谁是药剂师,谁是行政人员。
当我面对这些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时,无一例外的,我都会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医生”。
在我心里,他们都是一样值得尊敬的人,都是可以救死扶伤的人。
想到这些,我瞬间就明白了。
大家没有恶意,也没有故意忽略。
只是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眼里,医生=所有穿白大褂的人=所有救死扶伤的人
也许,这只是一种温暖而浪漫的偏见的吧。
爱奇艺有一档讨论女性问题的名为《姐妹俱乐部》的综艺,就讨论过和这个类似的偏见。
比如,当我们为以下内容填空时:
农民_______
外卖_______
护士_______
保洁_______
我们很容易第一反应就是:农民伯伯,外卖小哥,护士姐姐,保洁阿姨。
这些虽然都是大家的语言习惯,但这种习惯里确实包含了一定的刻板印象。
这种偏见不仅体现在性别上,其实也体现在职业中。
医生,涵盖所有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其实就是一种偏见。
但这种偏见,也不是单纯的因为刻板印象,也有认知缺乏。
比如很多老百姓确实分不清医院里所有工作者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就像在我进入医院工作之前,也不知道什么是“医技科”,什么是“辅助科室”。
再比如,我们也会用“程序员”以偏概全的称呼所有的电子科技行业工作人员。
程序员其实只是搞软件开发,负责编写程序的IT技术人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还有做前端的,做后端的,做软件的,做硬件的,做开发的,做维护的,做测试的等等。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由于我们对于这个行业了解的缺乏,所以统称为了程序员。
所以,《中国医生》这个名字,只是一个统称,是一种短促有力量的艺术考量。
并没有否定在抗击疫情中,付出重要努力的护士、药剂师、医技师、护工、流调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
电影中其实有很多关于护士的刻画。
电影中,一位婆婆出院时,对一直照顾她的护士说,“小姑娘,你能把口罩去掉吗,我想仔细看看你的脸”。
“最先拥抱我们的是护士,最后一个拥抱我们的还是护士。”
婆婆深深鞠了一躬,说了这句让人感人至深的话。
采访时,主演朱亚文也眼含泪光说到,自己的母亲,其实也是护士,在护校任教超过35年,向医院输送了很多优秀的护士。这次疫情,她也有大量学生奔赴前线,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些护士很不容易的。”
简单的一句话,都是对无数护士最大的安慰和肯定。
电影宣传合影时,张文宏医生还主动让护士们站在舞台中央,给护士更多的曝光机会。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这些在背后默默保护所有安全的低调的英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记得,在这一场心系每个人的疫情抗击中,医生身上湿透的防护服,护士脸上口罩的压痕,挨家挨户敲门送菜的社区工作者,免费接送病人的出租车司机,给工作者免费提供盒饭住宿的小生意老板...
这场抗疫的胜利,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胜利。
当每个老百姓,都纷纷戴起了口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赢了。
100年前,有一群人站在街头,冒着生命危险,去团结所有的学生、工人、农民,他们呼喊着:只有民众才能救中国。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的结局不难猜,《觉醒年代》里早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当每个中国人都站起来的时候,
当每个人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时候,
我们就赢了。
向所有的,付出努力的每一个普通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