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土篇(29)原文与译文逐句对照

​​胃土篇(29)

原:少师问曰:脾胃皆土也,有所分乎?

译:少师问:脾和胃都是土,他们有区别吗?

原:岐伯曰:脾,阴土也;胃,阳土也。阴土逢火则生,阳土必生于君火。君火者,心火也。

译:岐伯说:脾,属于阴土;胃,属于阳土。阴土遇到火就会发生,阳土必须由君火升起。君火就是心火

原:少师曰:土生于火,火来生土,两相亲也,岂胃土遇三焦命门之相火,辞之不受乎?

译:少师问:土从火中生出,火来生土,两者相互亲近,难到胃土遇到三焦命门的相火会拒绝不受纳吗?

原:岐伯曰:相火与胃不相合也,故相火得之而燔,不若君火得之而乐也。

译:岐伯说:相火与胃土不能互相配合,因此相火见到胃土就会灼热,不象君火见到胃土而乐于生土。

原:少师曰:心包亦是相火,何与胃亲乎?

译:少师曰:心包络也是相火,为什么与胃土相互亲近?

原:岐伯曰:心包络代君火以司令者也,故心包相火即与君火无异,此胃上之所以相亲也。

译:岐伯说:心包络代替君火行使政令,因此心包络的相火与君火没有差别,这就是胃土与心包之火相互亲近的原因。

原:少师曰:心包代心之职,胃土取资心包,无异取资心火矣。

但二火生胃,土则受益;二火助胃,火则受祸者,何也?

译:少师问:心包代替心君的职能,胃土从心包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这于取资于心火没有差别。

但是,这二种火生升起胃土就会有益;二火如果助长胃中之火,反而会产生祸害,为什么呢?

原:岐伯曰:胃土衰则喜火之生,胃火盛则恶火之助也。

译:岐伯说:胃土衰弱就喜欢火的升起,胃火灼盛则恶火的助长。

原:少师曰:此又何故欤?

译:少师问: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岐伯曰:胃阳土宜弱不宜强。

译:岐伯说:胃属于阳土宜弱不宜强。

原:少师曰:何以不宜强也?

译:少师问:为什么不宜强旺?

原:岐伯曰:胃多气多血之府,其火易动,

动则燎原而不可制,不特烁肺以杀子,且焚心以害母矣,且火之盛者,水之涸也。

译:岐伯说:胃是多气多血之府,其中的火容易窜动,

窜动之后就会呈现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不仅灼烧肺金,杀害土的儿子,而且焚烧心火,危害土的母亲,并且当火势旺盛时,水势就会干枯。

原:火沸上腾必至有焚林竭泽之虞,烁肾水烧肝木,其能免乎了

译:火焰向上翻腾,必然会有焚烧树林,干枯水泽的危害,灼烁肾水,燃烧肝木,又怎么能够避免呢?

原:少师曰:治之奈何?

译:少师问:怎么治疗呢?

原:岐伯曰:火盛必济之水,然水非外水也,外水可暂救以止炎,非常治之法也。必大滋其内水之匮。

译:岐伯说:火盛必须用水来相济,然而水不是外水,

外水可以暂时救援,以抑制上延的火势, 不是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必须大力滋润体内水源匮乏。

原:内水者,肾水也。然而火盛之时,滋肾之水不能泻胃之火,以火旺不易灭,水衰难骤生也。

译:内水就是肾水。然而当火势旺盛的时候,滋肾中之水不能泻下胃中之火,因为火势旺盛不容易平熄,水势衰弱就难以立刻发生。

原:少师曰:又将奈何?

译:少师问:这又将怎么办呢?

原:岐伯曰:救焚之法,先泻胃火,后以水济之。

译:岐伯说:救助火焚的办法,是首先泻下胃火,然后再用水来相济。

原:少师曰:五脏六腑皆藉胃气为生,泻胃火不损各脏腑乎?吾恐水未生,肾先绝矣。

译:少师问:五脏六腑都借助于胃气作为生气,泻下胃火不是会损害各脏腑的气吗?我担心水还没有生气,肾气就先断绝了。

原:岐伯曰:火不息则土不安,先息火后济水,则甘霖优渥,土气升腾,自易发生万物。

译:岐伯说:火势不能平息,那么土气就不会安合,先息火后济水,那么甘霖就会充沛,土气升腾,自然容易发生万物。

原:此泻胃正所以救胃,是泻火非泻土也。胃土有生机,各脏腑岂有死法乎。

译:此时泻下胃火,正是为了救助胃火,这是泻下火气,而不是泻下土气。胃土有了生机,各脏腑又怎么会有死法。

原:此救胃又所以救肾,并救各脏腑也。

译:因此,救胃就相当于救肾,同时救各脏腑。

原:少师曰:胃气安宁,肝木来克奈何?

译:少师问:胃气安宁了,肝木来克会怎么样?

原:岐伯曰:肝来克胃,亦因肝木之燥也,木燥则肝气不平矣,

不平则木郁不伸,上克胃土,土气自无生发之机,故调胃之法以平肝为重。

译:岐伯说:肝木来克胃土,也是因肝木枯燥,木燥肝气就不会平和,

不平和木气就会抑郁不能伸张,克制胃土,土气自然就不会生发,因此调胃的方法,首先要重视平抑肝木横逆之气。

原:肝气平矣又以补水为急,水旺而木不再郁也,惟是水不易旺仍须补肺金,旺则生水,水可养木,金旺则制木,木不克土,胃有不得其生发之性者乎。

译:肝气平和后,又必须以补水为急务,肾水旺肝木就不再抑郁,

只是水不容易旺盛,仍然必须补肺,金旺则生水,水旺可以涵养木,

金旺则克制木,于是木不再克土,胃岂能不回归它生发的本性。

原:少师曰:善。

译:少师说:好。

原:陈士铎曰:胃土以养水为主,养水者助胃也。胃中有水,则冒火不沸。故补肾正所以益;胃也。

译:陈士铎说:胃土以涵养水源为主,养水就是助胃也。

胃中有水,则胃火就不再沸腾。因此,补肾水就是补益胃土。

原:可见胃火之盛由于肾永之衰,朴肾水正补胃土也。故胃火可杀,胃火宜培,不可紊也。

译:可见胃火的炽盛是由于肾水的衰弱,补益肾水就是为了补益胃土。

因此胃火可泻下,初胃土应当培育,两者不能紊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