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中鼻道微环境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鼻变态反应
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qE生成细胞,且其液体内gE水平増高,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
4、细菌超抗原学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
5、遗传学因素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一些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因素的潜在影响。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疗法:
1、初发息肉较小或鼻甲息肉样变较轻者:口服强的松30mg/日、共7天,然后用鼻可灵鼻腔喷雾,每次50~100ug,每日3~4次,可阻止息肉生长甚消失,控制复发。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口服强的松30~60mg/日,连服2周。
3、术后:鼻腔喷入,每日两次,连用1~2月。
手术 鼻内镜手术:
1、单纯鼻息肉摘除术。用于根蒂清楚,以前无鼻息肉切除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根蒂部,收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拉出。
2、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息肉摘除术。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代替,有多次鼻息肉切除史者。术中充分开放筛窦,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
手术适应症:
来自中鼻甲或中鼻道、单侧或双侧的鼻腔息肉,或后鼻孔息肉。已将鼻腔大部或完全堵塞,影响鼻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
心脑疾病或全身其它严重疾病,如哮喘发作期、出血性疾病或急性炎症期等。
术后早期表现:
术后当天鼻腔少许渗血,头部胀痛,眶周痛,由于鼻腔填塞导致张口呼吸。待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上述症状即可改善。通常鼻腔填塞物取出的时间为24--48小时。术后早期黏膜肿胀和渗出。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的2天,手术创面的渗血在鼻腔内凝固、干硬,形成黑色的血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