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从以形写形到以形写意,董其昌小品画一帧
明末山水画呈现出浓厚的文人画风格,按照专家的说法,文人画在此时历经了重要的转型期。文人画始于唐代王维山水画,历经宋代文人墨戏,至元代有了极大发展。到了明朝末年,已经有人专门研究文人画的时代特征,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董其昌。
董其昌的文人画和前人相比,有两大优点。其一,重点表现绘画作品的文学性特征。其二,在创作技法方面,从以形写形发展到以形写意。下面,就根据这幅董其昌的小品画,重点聊聊以形写形和以形写意。看看董其昌在创作中的高妙之处。
何为文人画,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的特征。唐代的文人画,融合宗教思想,表现超脱出尘的主题。宋代的文人画借用笔墨自由,表现文人的淡泊旷达。元代的文人画有一股“憋屈”的感觉,无奈之下投身艺术创作。文人画有了这么多的表现形式,对于明末画家而言,既是宝藏也是压力。
在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异军突起。随着吴门画派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画坛上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有些画家为了钱财,使得绘画作品越来越世俗。雅俗共赏可以提倡,但过度世俗,就会变得庸俗。董其昌为了扭转这一现象,提出了一套理论,即“画坛南北宗论”。
《平湖远岫》中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感觉,这种“淡”就是董其昌追求的高级美。画中旷远幽深的空间感,配合墨色层次微妙变化,达到一种“蕴藉中痛快沉着”的感觉。笔墨精妙,还原笔墨自身的美感。董其昌从笔墨的角度,提出了审美标准。
从董其昌的画中可以看出,他重视笔墨语言。看下图局部的用笔用墨,就会发现山石的结构没有追求嶙峋感。百分百还原自然景象就是以形写形,客观还原是创作的基础。董其昌以笔墨为核心,完善了以形写意的审美观念。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原本是文学创作中的观点,被董其昌借用到了绘画里,这就是以形写意的本源。置身事外,不受现实因素的干扰。董其昌据此强调了艺术的本质要高于生活。传统国画山水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就在于此。
董其昌用墨色变化表现出树石的结构向背,他采用平远法,契合淡远清新的情趣。通过这些表现手法,董其昌描绘出空灵的意境。空灵,就是山水画中的“意”。
董其昌喜欢用淡墨,淡墨的表现形式富于变化,让画面看上去又干净又有层次。由此可以看出来,董其昌倡导以形写意,并没有想要彻底摆脱作品的形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