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取消军衔制后,怎么分辨谁是兵谁是官,学问也不少

1955年授衔,有打完天下论功行赏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便于管理和交流,谁大谁小一目了然,不至于不知道该听谁的,而且外国将军来了,也便于对等接待。

不过,军衔制只实行了10年,到1965年就给取消了。为什么取消?很简单,官大一级压死人,原本为了方便管理的军衔,成了一些人仗势欺人的资本,这让一向主张官兵平等的毛主席接受不了,说早就看这些牌牌不顺眼了,取消!

但没有了军衔,大家都是穿绿军装,管理上是不是会乱?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乱,没有军衔,不代表部队就没有级别,比如在衣服上就能看出来。

站在远处看,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穿的都一样,连面料都一样,但走近了

看,区别还是有的。

首先看上衣。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穿着绿军装的上衣,有两个口袋,不用问,这是一名士兵。如果上衣有四个口袋,那他一定是军官。军官的军装是根据中山装改做的,中山装就有四个口袋,分别象征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

当时有个说法:穿两个口袋军装的,见着穿四个口袋军装的,认识不认识对方无所谓,只要行军礼就不会有错,对方级别肯定比自己高。

徐向前有两个警卫员,原来都穿两个口袋的,有一天其中一个突然领到了四个口袋的军装,另外一个就不高兴了。徐向前觉得这个警卫员虚荣心太强,就把他叫过去说:“听说你想穿四个口袋的,正好,我这套四个口袋的穿不惯,咱们换着穿。”

这个警卫员吓坏了,哪敢啊?徐向前批评他说:“在我身边,就别想攀比。真想攀比的话,比比你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当年吃什么?你现在吃什么?”

当时,四个口袋的军装,也被称为“干部装”,最低的官职就是排长,但排长没有手枪,连长以上才可以佩带手枪,还有望远镜。

1979年打越南白眼狼,越南鬼子就知道这个窍门,专打佩有手枪和望远镜的我军军官。为了避免成为越南鬼子的目标,很多干部都背个包,把望远镜藏在包里,手枪也不用,扛长枪上战场。

除了看军装几个口袋,还有个办法可以区分,就是看鞋。

如果是普通士兵、警卫员,只能穿布鞋,或者解放胶鞋,干部一般是不穿这种鞋子的,他们穿皮鞋。当然这是指在正式场合,在私下里很多干部也都是穿布鞋。

想知道对方的级别,先看鞋就行了,穿皮鞋的,基本上都是大干部。

除了衣服和鞋,配什么枪也有讲究。

如果是士兵,只能配56式冲锋枪,或者56式半自动步枪,步枪上还要挂着手榴弹包,以及装子弹的包。将军们也上战场,但主要是督战,所以一般都会佩带54式手枪,比较方便。

当然,佩带54式手枪,主要是中低层干部,如果级别更高,一般用的是64式自卫手枪。

枪支,是绝对不会胡乱佩带的,不可能出现士兵佩带手枪情况的出现。所以,看枪支,也能区分官与兵。

这都是1965年取消军衔制后的情况,在更早的八路军时代,那时更没有军衔,大家都如何区分呢?也是有窍门的。

那时,八路军没钱,不管什么级别,统一着装,全是布鞋或草鞋,毛主席也不例外。不过,八路军的干部有个特别之处,一般都要戴挎包。看这个人身上有没有挎包,就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八路军的干部。

日本鬼子常年和八路军作战,起初,也因难区别八路军的官兵而头疼,后来就发现了八路军的干部是有挎包的,于是鬼子就下令:再看到八路军,只抓背挎包的。

电视剧《亮剑》里就有这样的情节,丁伟外出办事,被伪军发现了,伪军看到丁伟身上背着挎包,就知道他是八路军级别不低的干部,下令抓活的。李云龙也有类似情况,身上背着挎包,被鬼子追得满山跑。其实,李云龙当初要不背挎包,没打过照面的日伪军是不会知道他李某人是个干部的。

枪支上,八路军的干部一般用盒子炮,也就是驳壳枪,还有专门的枪套子。普通士兵就没有这个待遇了,用的都是长枪。你看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经典小品《主角与配角》,朱时茂扮演的就是八路军干部,有专门的枪套子放驳壳枪。而且,枪套子上还有一条斜背式的带子,这条带子叫武装带,只有干部才能佩带。

朱时茂扮演的,还只是八路军的中低层干部,如果是高层干部,身边应该都有警卫员,还有一副当时罕见的望远镜。能有望远镜的,级别至少也是八路军团长的级别。

当然,没有军衔终究是有些麻烦的,一个成熟的社会也应该有这种东西,于是,我军1988年又恢复了军衔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