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才女多诗意 爱国情深铸传奇
——昆曲首演《林徽因》再现“人间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2021年10月21日、22日两晚,北方昆曲剧院的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将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为观众立体演绎这位“第一才女”的传奇人生故事。
林徽因是现代杰出的建筑师、学者、诗人、作家、爱国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作为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与梁思成一起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完成新中国的国徽设计,是在得知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之后,虽身体抱恙,仍克服困难、全情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当得起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虽身躯娇小虚弱,但始终满怀着崇高的敬业献身精神和矢志不移的爱国之情。
戏曲无奇不传,昆曲文本旧称“传奇”,特别擅长塑造和表现奇人奇事。而林徽因“一身诗意、一世传奇”,正契合昆曲的中和雅正之美,其绚烂人生值得艺术再现、大书特书。基于此,北方昆曲剧院邀请全国知名创作者和艺术家,协力打造了这台崭新的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该剧着重展现林徽因作为一代才女的人格独立自省和情感自持的时代意味,表现出在时代风云和巨大转折时,一个现代女性的人格养成和情感发展。全剧通过“英伦岁月”“佛光寺”“李庄苦难”“人民英雄纪念碑”“拆城之争”几个林徽因人生重要节点构织为戏剧情节,细腻深入地抒写林徽因致力于建筑与美术事业,付出一生心血,并由此达到文化自觉的时代高度,以及林徽因、梁思成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感与作为知识分子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
北方昆曲剧院创排昆曲《林徽因》,是在尊重昆曲艺术的核心特色同时,有意识地将现代诗歌、当代审美融入剧目中,突出主题意蕴的现代挖掘和人物情感的艺术表达,力图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清新优雅的文化名人形象,还原一个真实生动的林徽因。
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的编剧是著名剧作家颜全毅,谈到该剧的主题意旨,他引用了剧中的台词,林徽因的一生“不愿做盛满太阳光辉的月亮,愿做独自微光的一个星辰”。他认为这出戏用了五个篇章,看似写了林徽因从青年到离世,坎坷顽强的一生,其主线所表达的,就是一个女性,在民国和新中国时代巨变中,独立自主,从投身建筑事业到文化认知的坚持与坚守。近些年来,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都表现过林徽因,但舞台剧,特别是戏曲舞台,却还鲜有呈现。创作昆曲《林徽因》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现代女性价值观的抒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林徽因一生始终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求真求实、不畏艰难的高尚精神,她的成就和情怀都为同时代及以后许多年轻人向往和学习。这位风华绝代的奇女子,必将被后世人们所铭记。
导演杨小青已经79岁高龄了,她曾导过百余部戏曲作品,涵盖京昆越绍瓯桂等数十个剧种,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以“诗化”镌刻国韵,以“传承”推陈出新,对推进当代“戏曲现代化”进程贡献卓越。由于对林徽因这个人物的喜爱,她推辞了众多邀约,加入创作团队。她将剧本描写的五个篇章定位为“选择”“升华”“坚守”“登峰”和“终其一生”,非常感慨在那个年代,以林徽因、梁思成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文化认知和远见。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永远的命题,而他们在很早就有着非凡的觉悟,用艰辛的实践工作保护我们的文化和文物。所以昆曲《林徽因》以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情节场次为戏剧高潮,并以北京老城是拆是留之争作尾声,呼唤文化自信,弘扬文化精神。“昆曲虽然擅长演传统戏,但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国家强盛之时,现当代题材的故事,昆曲创作也不该缺席,昆曲人必将奋进,与时代同行。”杨小青导演动情地说,“我觉得林徽因这个人物的表达,是适合昆曲的。她温文尔雅,外在安静婉约,内心的情感和理想却是浪漫的,这与昆曲的艺术特质和韵味有相通的地方。选择这样一个人物来创作,对昆曲题材的拓宽也有好处。”
副导演衣麟曾是京剧演员,现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任教。他与杨小青导演相识多年,这次能深入合作,既作为一次挑战,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他特别敬佩杨导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这样的高龄却依然思维活跃、激情满怀,从案头到排演,每个细节都不松懈,经常忙碌到深夜。对戏的整体把控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对每个角色的解读分析都十分深刻到位,对每一场戏的基调风格、起承转合,都做足了功课。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顾卫英,是许多昆曲爱好者熟知的著名演员,她在传统戏中扮相端庄秀丽,气质雍容华美,表演细腻传神,唱腔悠扬规范。然而演出现代题材的剧目,这还是第一次,何况昆曲《林徽因》是为她度身定做的剧目,林徽因也是顾卫英一直深为喜爱的人物,得到这么一个心仪已久的角色,让她欣喜万分,又倍感压力。“无论旧时代还是新时代,林徽因都是女性的先锋和代表,具备所有女性心目中追求的完美形象。”顾卫英谈到创作感受时说,“昆曲舞台上还没有过类似的题材和表演方式,怎样才能塑造好这样一个大众喜爱的人物,用昆曲来演绎她,对演员有着多重的挑战性。故事情节是片段式的,但我希望用她的品质和精神将它们串联起来,丰富她的情感,展现她的才华,表达当代所需要的文化引领和美感认知。”为饰演好林徽因,体会这位“灵魂带着香气的女子”,顾卫英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排练中与导演反复沟通推敲,逐渐才进入角色内心,为各场次不同时期的林徽因所感动。她将这个过程形容成自己的一次蜕变,是表演上的一次探索和提升。
与顾卫英不同,饰演梁思成的演员杨帆,之前有着比较丰富的现代戏演出经验。他认为昆曲应当传承,但更要让当代人接受和理解,昆曲不是博物馆里的艺术,它与当代生活不应该脱节。梁思成之所以再次走进大众视线,被新时期的媒体不断宣传,正是因为他严谨而不畏艰险的探究精神,和真切而博大创新的文化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梁思成勇于担当、默默坚守、务实勤勉,这些都值得后世学习,有着现实意义。
为了打造一台“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佳作,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市宣传和文化部门的指导及大力支持下,上下齐心、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力争为首都舞台和全国观众奉献一出原创精品剧目。北昆院长杨凤一提及创排昆曲《林徽因》,难掩激动的心情说:“每个时代都需要偶像,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更需要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范例,舞台上要有正能量的指引。现在的青年人喜欢追星,什么样的明星值得追捧,一定是像林徽因、梁思成这样具有爱国情操和爱国精神的时代偶像。我们希望用昆曲诗情画意的舞台呈现,来演绎现代题材,用传统艺术在舞台上感化和影响更多的当代青年人,要不断充实自己,注重品德的修为和培养。”她表示“昆曲《林徽因》首演后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继续修改加工,然后再演出再完善,直到最终满意为止。昆曲艺术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需要'守正创新’,不能背弃昆曲的'根’和'魂’,但是也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守正创新’,昆曲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呈现了林徽因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整部剧舞美设计追求写意化和现代感,巧妙地运用旋转舞台,配合灯光等元素,实现时光流转、空间转换的效果。舞台布景在简约中不乏新意,些许留白则为观众拓展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林徽因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她的美丽和才华,也不仅仅是丰厚的学术成就,更多的是她的铮铮骨气,以及她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林徽因身上有太多值得这个时代探讨与思考的特质,而她的传奇人生,通过昆曲展现,独具韵味,相得益彰。观众们相约走进剧场,观赏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回顾一代才女的独特性情、学术追求和爱国情怀,一同感受林徽因幽兰雅韵带给当代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