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一定要遵循“比价不明盘”的规则,否则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前不久,微博上有位网友私信我,说是买车遇到了麻烦,他在车展咨询大众蔚领,A店给出报价11.3万,B店给出报价11.2万。且B店是朋友介绍的销售经理,所以准备在B店订车。结果,A店销售追来电话询问B店给的什么价格。客户老老实实说B店比A店低1000,A店销售说能比B店的价格再低1000,还能送N多装潢。客户转而投奔A店订单。可是订单后的第3天,A店销售打来电话,告诉客户当时车型配置弄错了,现在要客户补4000元差价。问我怎么办?
这件事,无论4s店销售是有心还是无意, 客户肯定认定自己被忽悠了。但是,有合同在手,怕什么?4s店难道敢不履行合同吗?之后这名网友跟我的反馈也是,经过了沟通,对方还是愿意按合同价格给他提车。只不过这回客户开始担心了,会不会给他一台问题车,问我提车时该如何检查。
买车本是一件开心的事,老百姓赚钱都不容易,花钱图的都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哪个消费者愿意花钱买罪受。可是这名网友,即使按合同价格提车,还是提心吊胆,生怕4s店给他一台问题车。
我不禁要问,我们买车比价的方式真的正确吗?
货比三家不吃亏,这一点没有错。当A店给出11.3万报价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选择离开,继续选择咨询其他店。B店咨询到11.2万的时候,也可以离开,继续询问第三家店。
这里的转折点在于,B店询价之后,A店追来电话,客户主动透露了B店的成交价。很多朋友应该觉得,客户这个做法没有毛病。客户告诉商家另一家店的底价,很正常啊。你能再多优惠我就去你这买,不能再多优惠我就立马在其他店定车了。
这个逻辑没有错,可是往往这么做之后客户得到的是一个好的价格,却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在我做一线汽车销售管理的这么多年里,不择手段抢竞争对手客户的销售顾问有很多。这类销售顾问业绩一般都很好,但是投诉率也非常的高。因为,他们只追求结果,不考虑过程和后果,服务质量都非常的差。
不夸张的说,同城最低价永远是最后一家店的报价。哪家店都能做成全城最低价,只是看我们消费者给不给他机会而已。
而如今很多消费者 ,只认价格不认人。
大家回想一下,还记得卖自己车的销售姓谁名谁吗?
其实,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位购买大众蔚领的客户,当A店追着要抢单的时候。B店的销售没有做任何动作,这有两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B店是客户的朋友介绍的销售经理,往往朋友介绍的人报价都是一口价,再还价感觉是对朋友能力的否定,因此没有把A店抢单价格告诉B店。另一方面可能客户告诉了B店A店的抢单价格,但是B店明确表示做不了。
无论是哪种可能,熟人介绍的价格无形中成了一个跳板。客户只追求最低报价这一个目标,而不顾一切客观环境的变化。那一头,又遇到了一位不择手段要用底价抢单的销售。我相信很多客户对于4s店销售的服务期望值趋于零的时候,自然唯一的要求就是最低的价格。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我主张“比价不明盘”,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对比不同店的价格。也可以告诉其中任意一家店,自己不满意他的报价。对方肯定会问你心里预期的成交价是多少,我们可以说具体的心里预期价。但是我们不要说,这是某某店给的价格,这就是“比价不买明盘”。店家针对你的心里预期,会自然调整他的让价幅度。
但是明确告诉A店,B店的报价是多少, 这相当于是“明盘比价”。这时候,4s店的每次报价都是有攻击性的,是带着情绪的。他的目的,不一定是把你留下,而是不要让对方成交。至于服务,那更是后一步考虑的问题了。
所以,写这篇文章我想呼吁各位网友,货比三家的确不吃亏,但是比价的方式也是有讲究的,记住“比价不明盘”的方法。毕竟,花钱买的是开心,不是麻烦。
精选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