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蒂的人生和雕塑艺术
张得蒂是一位富有才气的中年女雕塑家,1932年生于山东济南,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矿冶工程师,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归国,母亲曾为“五四”学运骨干,他们给予她宽松的教育环境,造就了她追求自由、爱好幻想、追求诗意的性格。父亲与许多中国传统文人一样,擅长画画,还有酷爱美术又极富天才的舅父,成为张得蒂学习美术的启蒙者。张得蒂从小就剪着男孩子的发式,混在男孩子群里,练武术、爬房上树,梦想着成为一名探险家。然而父亲在中日战争期间过早地去世了,因战乱而导致生活的困顿、离乱,但母亲在艰难中把她养育成人。
1949年,17岁的张得蒂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因为体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女孩子很少学雕塑的,因为必须具备承受大型雕塑、石刻、金属等工艺所必需的体力,然而她不是循规蹈矩的女孩子。这是一所有着丰厚根基和严谨学风的艺术学府,当时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法国学成回国的。在这里,她得到艺术和思想多方面的修养,开始走上了艺术之路。1953年本科毕业后,张得蒂又在本校读研究生继续深造,1955年底毕业,毕业后留校从事专业创作。
自50年代开始,在意识形态和创作方法上,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则是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艺术,苏联的雕塑家也曾来华执教,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校学习期间,张得蒂严格承袭了以罗丹为代表的法国雕塑学派的写实风格,同时,在“创作思想上”,又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一起,被统摄于来自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之中,这两者的“结合”,成为新中国雕塑艺术的主流。在张得蒂的作品中,这类创作也占有一定比例。如《农业新手》(中国美术馆收藏),《叶挺将军像》(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等。
她的第一件完全意义上的“创作”,是作于1962年的汉白玉石雕《医生肖像》,这件石雕的模特是为她接生的大夫,年轻、美丽如天使,激起了她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就有了这件作品。经历一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苦干,她把全部的冲动和激情,都通过钢钎传递给冰冷坚硬的大理石,使其具有生命和灵性。这尊高70厘米的汉白玉石雕,准确严谨的结构、细腻成熟的钎法与独到的东西技法相结合的处理,体现了女大夫天使般的圣洁。在人物眼球的处理上,与所有现代肖像不同,她采用了不挖眼球的处理,为她蒙上了一层超凡的神韵。这件作品的遭遇和命运也是颇富戏剧性甚至象征性的,雕像完成不久,适逢1964年全国美展,这件肖像当然入选,并曾准备给美术学院作教具,但突来的“社教”运动将它卷入是否代表人性论的争论的旋涡,最终未能参展,只能放在露天的院中,承受凤吹雨淋,“文革”中,它被一锤击断最脆弱的脖颈,身首异处。她当时正在单位接受批判,每天看到那具无头的身体和脸面朝下落在不远处的头颅。最后,它被碾成粉末,成为翻制其他作品的填充料。留下的只是一张泥塑完成稿的照片。
张得蒂着力最多的是架上雕塑,革命现实主义已在相当程度上被淡化(《医生肖像》的多舛命运,也正因这种淡化),突出显现的,是对法国雕塑传统和中国民族传统的借鉴。如《诗人艾青》、《小达娃》、《日日夜夜》、《梦》(女人体)等作品,体现了严格的“西洋技法”和法国浪漫主义风格。其中尤以《诗人艾青》最为恣肆。扎实的写实功底,飞扬灵动的处理手法及材料(青铜)流畅沉实的质感,与诗人的浪漫睿智的气质完美契合,使其成为传神佳作。
但是这种良好的创作局面只维持了一年多,1957年开始“反右”, 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廿年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张得蒂多数时间都不得不从事最单纯的体力劳动。直到1974年、1975年,张得蒂有机会到世界屋脊——西藏体验生活,走遍了西藏的草原、雪山和宗教圣地,那炫目而神奇的天空,辉煌而神秘的宗教建筑,以及藏族人民彪悍强烈的形象和性格,给了她极大震动,激起了一个艺术家不可抑制的冲动。在那里,她雕塑和绘制了大量藏族人民的形象。她力图使欧洲的写实艺术与中国传统的写意艺术相结合,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身为女人而作雕塑家,这本身就注定将为其选择付出巨大的代价。1957年以后,由于遭受不应有的灾难,使她不能专心于雕塑创作,一直到1978年,张得蒂才能自由地从事创作。那时候她已是早过了不惑之年的中年妇女。这对于一个雕塑家来说,实在是历史的遗憾。张得蒂17岁迈进雕塑艺术之门,几十年承受莫须有的磨难,终以不屈、不悔的信念,在中年以后开始她的艺术之旅,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85年,她的青铜浮雕《东方的邀请》参加意大利拉文纳但丁中心艺术双年节国际雕塑竞赛,获得最高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五年之后,她的又一件青铜浮雕《历史的航船》再次参加这一比赛并获银奖。这两件作品虽然都以“东西方文化相通”立意,但在选材上都选用了但丁与其精神上的恋人贝亚特里奇的相知相遇,及贝对但丁的“引导”、“超渡”。她再次为自己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在东、西方古老文化中找到了共鸣,并使之获得一种永久的生命。
其实许多年来,她一直在积累,在酝酿,她多么希望用艺术把自己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来。她不分昼夜地创作,把积聚了二十多年的生活和感情尽量用雕塑表现出来。创作的冲动促使她创作了在逆流中搏斗的《激流勇进》,力图表现人在艰难抗争中迸发出来的人格力量。一段有三百年树龄的大柏木,它的树干纹路如倾泄的江水,一支树杈坚挺地伸出,如水纹被迫分流。它正符合张得蒂的构思,她把树干竖锯作两半,一半刻成一裸体的搏斗者,全身肌肉因拼搏而凸起,脚指紧扒船板,把它镶入另一半树干纹路的激流中。在这件作品中,他以拼尽全力的身体动态和咬牙瞠目、近乎狰狞的面目表情,突出了一位历经沦桑的中年男人在激流中撑船逆流而上的勇气和和力量,突出了人生之艰难和对人的意志的挑战。她放弃了惯常的细腻手法和汉白玉材料,而是选用了她极少使用的木质,以柏木芯部密实的质地和红褐发亮的色彩,突出成熟、坚实又处于搏击中的人体力度,施以狂放、写意的粗犷刀法,确有惊心动魄之感。
张得蒂深深感到,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都是艺术家本人独特经历、思想、性格、理想的体现。于是,她用她的手,她的艺术,来表现和歌颂人类最真实、最具体的善良和美好及人生的哲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而她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生命的执着和虔敬的热爱,和表现生命的强烈欲望永远不会变。在张得蒂的身上,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的美好、纯洁、温柔、善良的执着、向往。这,就是张得蒂雕塑艺术的全部内涵。
张得蒂力图表现苦难的人们对纯真与善良的珍爱。从她得到创作的自由开始,她就用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表现孩子的纯真和少女的温柔,如《小达娃》所表现的儿童的天真和俏皮的微笑;《日日夜夜》所表现的一个少女的纯情和善良;甚至用《猫》来表现一窝可爱的猫咪温馨的天伦之乐。其次,她还创作了宋庆龄、艾青、丁玲、吴晗、张权等人的肖像,因为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学识和成就,都是最值得尊敬和歌颂的。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些伟人,张得蒂研究他们的作品和成就,他们的生活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和品德,并且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材料,来反映他们不同的形象和性格特徵。
中国曾是一个雕塑大国,有着丰厚的雕塑艺术遗产尤其是佛教艺术,但是这一丰厚传统及由此形成的完整、独特的艺术手法,却由于佛教的衰微和与现实生活题材无法契合,而产生了断裂以至失传的危险。张得蒂的老师辈如滑田友先生等从西方归国之日起,即感慨于此,在恢复中国雕塑艺术及与西方传统相结合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并将其热爱和成果授之于他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张得蒂进行了长期自觉的探索。
如《医生肖像》、《丁玲印象);《宋庆龄纪念像)、《初登舞台》、《琴声》等一系列作品中,在严谨的形体造型基础上,大胆吸收了佛教雕塑艺术中流畅、严谨又充满装饰意味的线条以及体、面处理手法,使其作品获得—种饱满的体积感和内在的沉实充盈的生命活力,同时具有装饰美感。而在《东方的邀请》中,她则借题材之便、构思之巧,将东、西方雕塑技法极巧妙地直接并陈于同一作品之中,产生出令人惊绝的效果。她的新作《太极》,以流动的线条来表现太极之“气”,已经脱离对佛教艺术的临摹,有了大胆突破;而利用民间窗花、剪纸形式构成的《喜迎新春》,更表现得毫无羁绊,大胆自如。
多年来,如何在雕塑创作中融汇东、西方艺术,尤其是如何吸收东方艺术的浪漫气质和写意构思,一直是张得蒂苦苦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方向。她曾作过很多尝试,如为著名作家丁玲作像,用当时一般的主题先行、写实手法的创作方法,屡遭失败,只好中止;一年后,张得蒂在分析我国古代陶俑及非洲雕刻时,突然得到启示,于是突出强调她对封建礼教的卑视和反抗精神中,不求细枝末节的肖似,故名《丁玲印象》而非肖像。这次历时三年多的肖像创作,反复多次的失败,终于在吸收祖国遗产和学习非洲艺术那共有的写意构思、夸张手法的启示下,前进了一步。另外,在与其它雕塑家合作的《宋庆龄纪念像》中追求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在《东方的邀请》、《生命的摇篮》、《历史航船》中追求浪漫主义、寓意象征的构思,在《初登舞台》《凤凰涅槃》中追求民族雕塑以形传等。
如果将张得蒂的所有作品一一罗列,人们将诧异于其数量之众和题材、风格之多样,但一以贯之的是对中西艺术的相互借鉴和探索,和对生命的执着张扬。时代的局限使她难以成为划时代的大师,但她的才华、她的努力,她的挚情,她的执着,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迹。
小达娃
陈毅元帅
日日夜夜
宋庆龄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