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别急着打,研究发现:越会说谎的孩子越聪明!

大家在带孩子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儿:
孩子没坐过飞机,却跟同学吹牛说自己曾经坐飞机去旅游;
明明自己弄坏了电视机,孩子却不肯承认,说是小狗弄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天真无邪的孩子居然学会了撒谎?到底是谁教他的?孩子说谎以后,大人又该如何应对?
今天的文章,咱们就来仔细聊聊。

01

在许多家长的认知中,孩子至少也要等上了小学,在同伴影响或大人不良教导下才会开始说谎。
但其实,大多数孩子早在幼儿期就开始说谎了,并且还是无师自通的。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李康就曾在TED演讲中,分享他们团队曾和孩子们玩过一个测试游戏。
游戏中,工作人员将一张卡片反扣在桌面上,让孩子们猜测卡片上的数字,并且承诺,猜中了会大奖。
之后,他们借故离开,并且告诫孩子不能偷看。当然了,这期间,房间里的摄像机会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结果,因为太想赢得奖励,有超过90%的孩子偷看了桌面上的卡片。
当工作人员返回来并且询问孩子是否偷看了卡片时,孩子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2岁的孩子中,有30%撒谎了;
3岁的孩子中,撒谎人数达到了50%;
而4岁的孩子中,撒谎人数超过了80%。
这个结果是不是出乎大家意料?
这个实验总共针对了全球范围内的1200名儿童,样本量足够大,可信度很高。
可见,孩子撒谎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撒谎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不过,孩子说谎也不是件坏事。
咱们先想想,什么是谎言呢?
谎言,就是通过将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在脑海中虚构,并说出来,这是一种从无到有,再具现的过程,这不正是创造力的一部分么?
换句话说,孩子撒谎也是创造力的体现呀。
英国著名六所红砖大学之一的谢菲尔德大学,也进行过相关研究。
他们发现,孩子们想要欺骗大人,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小朋友想要撒谎,就得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还得具备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
其次,他们还要大量动脑,区分什么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编织更合理的逻辑,把虚构的故事串联起来,让谎言行得通。
最后,孩子还要揣测对方的想法和情绪,营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若无其事地隐藏自己的私心……
通过撒谎,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知性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换句话说,越会撒谎的孩子越聪明。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学会了撒谎,并且还能说得“以假乱真”,那么,恭喜你,中奖了!

02

我见过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很紧张,很生气,觉得这么小就会说谎,长大了岂不是跑嘴跑火车。
于是着急上火要教训孩子,更有甚者,还会把孩子打一顿,想让他长长记性。
大可不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某种程度的说谎其实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想想咱们自己,平时与人交往是不是也离不开谎言?
朋友买了一身不太适合她的衣服,满怀期待地问你:我穿这衣服好看吗?你不想扫兴,于是说:好看呀,适合你;
有销售电话打过来,你觉得心烦不想继续沟通,直接挂断又不太礼貌,于是撒谎:我现在要开会,不方便讲电话;
有志愿者邀请你做个调查问卷,你不想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于是谎报了名字和手机号码……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做过一个试验,让所有参与者在身上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
分析结果是,人们平均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就会出现3个谎言。 
美国一名心理学家甚至称,人就是爱讲大话的动物,而且比自己所意识到的讲得更多,平均每日最少说谎达到25次。
可以说,因为有了谎言,能够让人类的社交运转更加顺畅。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孩子一点谎都不会说,以后出来社会要吃多少苦头。
我一个同事甚至笑言:不会说谎的孩子,长大后寸步难行。

03

当然了,虽说我们应该接受孩子撒谎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提倡父母放任不管孩子「有意识的撒谎行为」,由得他成为一个不知诚信为何物的人。
这里为什么强调是有意识的撒谎呢?
那是因为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孩子(一般是6岁以下)还不能很好的区分现实和想象。
比如他们会说自己抓到过些奇奇怪怪的动物?说自己见过观音菩萨,说自己的叔叔有一辆会飞的车……
甚至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所以,对于这种“非现实的语言”,不应该把他归结为谎言。也不用焦虑,因为等孩子的生活经历丰富后,自然就会消失。
那么对于有意识的撒谎,该如何引导呢?
这个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像李康教授将孩子的谎言分为五种类型:
白色的谎言为了客气说谎,如生日礼物不满意,却说很喜欢;
橙色的谎言:为了奉承说谎,如夸老师长得很漂亮。
蓝色的谎言:为了集体说谎,如帮朋友保守秘密。
黄色的谎言:为了谦虚说谎,如考了满分,却说考得不好仍需努力。
这四种谎言也叫善意的谎言,无关道德品质,也不会对孩子产生恶意的影响,不管也无妨。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种黑色的谎言:为了自己说谎。比如做错了事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骗人。
如果遇到孩子说了黑色谎言,建议大家记住7字方针「一回二聊三告诫」,洞察孩子谎言背后的需求,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
✦ 一回:就是回顾反思最近孩子的情绪和表现
孩子的谎言下常常包裹着内心的真实需求,我们需要反省自己和孩子最近的相处,才能找到事情的源头。
例如孩子偷钱撒谎,我们不止要看到偷钱这个行为的严重性,还要想想孩子为什么不大大方方跟家长要而是要选择偷呢?
是不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机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有没途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 二问:就是即使我们已经认定了孩子是在撒谎,也不要直接责问,而是顺势提问,引导他重新还原谎话本身。
像涂磊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就可以作为范本。
孩子要交五十块书本费,孩子却问爸爸要了一百块。
面对说谎的孩子,爸爸没有责骂,而是干脆地给了一百块。
然后顺势问:“听你们老师说这次书本费是五十块,你要一百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呀?有困难要和爸爸说哦。”
孩子也是有尊严的,不直接拆穿谎言,给他面子,孩子才会愿意沟通。
一旦孩子愿意开口,那么你和他的交流就会开始,这样你才会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明白谎言背后到底是什么,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三告诫:让孩子明白说谎这个行为在本质上是不对的。
引导孩子说出实话后,我们要告诫孩子,说谎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可能会引发不好的后果:比如丢失了父母的信任、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等
遇到问题时,首选的应该是告诉父母,而不是选择说谎。
这样做的话,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慢慢改掉说谎的习惯。
因为他们会觉得没必要撒谎啊,父母是爱我的,能理解我的行为,能听见我的话,不会因为自以为是,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惩罚我。

04


撒谎≠坏孩子,父母无需过度反应,伤了孩子,也伤了亲子关系。
想想如果真话可以被接受,谁会选择撒谎呢?
在选择撒谎的那一刻,孩子面对的不仅仅是犯错后的愧疚,还有对父母的心虚,谎言被拆穿的恐惧。甚至为了圆谎,不得不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言的心理压力......
与其去焦虑孩子说谎骗人,我们更应该耐下心来,去倾听、理解他们谎言背后的“真话”。
毕竟等到成年后,谁不是一边扛着生活的重担,一边在电话里笑得阳光灿烂:“妈,我在外好着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帮妈聊育儿(ID:BBMyGod),一站式教你轻松育儿;③8090后家长的学习交流圈,点击下方“关注”,现在开始,成为更好的自己。已获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