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汤剂又称煎剂,系用生药或炮制后的药加水直接煎熬而成。方法简便、吸收良好、作用较快,是中草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一般地讲,煎药容器应采用砂锅或搪瓷锅,也可用铝锅、铜锅,但不能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或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药锅应根据药量选择大小。若过大,则底部受热面积大,容易煎干;若过小,则会因药物压缩过紧,不能添加适量的水而使其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同时,煮沸后药液还容易溢出。
一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山栀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煎前最好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下,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便于煎熬;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水面。加水量以淹过药物二横指为宜,第二煎时,水稍高出药物表面即可。
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煎至沸腾,定时搅动,再用文火(慢火)徐徐煎煮约半小时许(第二煎可二十分钟)将药液倾出。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在一起,分两次服用。有入主张剂量大和滋补一类药物,应煎三次,兑一起后分两次服。
上述是一般的煎药法,但许多不同的药物尚需采取不同的煎熬方法。例如发汗解表、理气、质地轻清和芳香挥发的药(如苏叶、荆芥、二花、菊花),应该武火速煎,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以防减损有效成分、降低药效。而质地粘腻、滋补一类的药(如人参、黄精、当归、熟地)应文火久煎,待沸腾后再煎半至一小时或更久,以尽量煎出其有效成分。第二煎的时间可比第一煎缩短1/3或1/2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
矿石及贝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石膏、石决明、龙骨、牡砺、鳖甲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下煎煮,即先以武火加热至沸,煎15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麻黄则需先煎2~3副,掠去水面的沸沫,再投入其余药物。
质地轻清的芳香、解表药,如薄荷、浮萍、藿香、佩兰等,大多含挥发性成分,不能煎煮过久。钩藤久煎亦会失去药力,昕以应在其他药物将要熬好时再下锅,复煎5~10分钟即可,以免减低药效。
有些含有粘性成分的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加水煎煮后易使锅底焦糊;另一些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均带有细小毛刺,煎煮后药汁内的毛不易除去,服药时刺激咽喉。困此,这些药物均需包入纱布袋中,再和其它药物一起煎熬。枇杷叶预先去毛或蜜炙后,可不另包。
还有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金石斛等,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须另煎,煮沸30分钟后,滤出药汁。然后再加水,同时加进其它药物一起煎煮,最后将另煎药汁和合煎药汁兑一起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避免浪费。
此外,在煎药时应当用筷子时时搅动,以免药物粘于锅底而致糊锅。若发现糊锅则不能服用,需另煎一剂。
关于汤药的量,每次以服用120~150CC为宜。但也有例外。发热病人吃清热解毒剂,药液可多一些,以助药力;烦渴或脱水病人吃的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而小儿和重症病人,服用过苦或带有怪味的药,药液量应少。若煎出药液太多,可再加热浓缩,待药量少时再服。
有些中药不能煎煮,只能烊化,如芒硝、饴糖、蜂蜜、阿胶等,都需在汤药煎成去渣后加入,微微加热搅拌,俟溶化后再服。
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的服法也很有讲究,有温服、热服、凉服之别。温服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目前大多数中药均用温服法,特别适用于补托、温养之剂。而热服适用于大寒证,冷服适用于大热证;热药冷服适用于假热真寒证、寒药热服适用于假寒真热证。
有些贵重而用量小或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犀角、羚羊角、珍珠、牛黄、朱砂、琥珀等,须另制成细末。当药物煎好后,取少量药汤调入药末,和匀服下;或者将药末倒在舌上,用温开水将药末送下,立即再将汤药喝下,这就叫冲服。冲服和烊化药,在每天两次服药时,要各用一半。
某些外感风寒患者,服用解表方剂(如桂枝汤)时,在服药后要吃半碗热粥,并盖被而卧,以助其发汗解表之力。
关于服药时间,《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现在一般仍沿用此法,即治疗四肢血脉病和驱虫、攻下时,均宜空腹服,病在下焦的宜饭前服,病在上焦的宜饭后服。而抗疟药则必须在发作前三小时服用。
解表发汗药宜3~4小时服一次;治疗急性病的药,宜4~6小时服一次。但一般药物都是早晚各服一次。
泻下药和驱虫药都应“中病即止”,就是说,达到了泻下目的,或驱出了肠寄生虫后,就不再继续服用。而滋补强壮药,则需较长期服用。
由此可见,许多中草药在煎服方法上各有不同要求。如果不遵医嘱、不依据病情和药性,而千篇一律地煎熬服用,则往往出现药方开得好、中药炮制也好,疗效却不好的情况。